吳文英
(臨滄衛生學校,云南 臨滄 677000)
化學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吳文英
(臨滄衛生學校,云南 臨滄 677000)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與質量。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談談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以生為本,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并以“五步法”教學模式等實現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從而更好地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化學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五步法”
在新的化學課程標準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再是化學知識與能力的陪襯、附屬,而是化學課程的終極目標。其具體內容是化學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和學習價值觀,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環境保護意識、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那么,如何在化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呢?以下是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基礎上總結的幾點教學經驗,現介紹如下。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掙脫傳統的知識本位思想的束縛,領悟在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兩個目標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網絡信息發達的社會,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豐富,他們真正缺乏的不是學習的能力,而是學習的愿望。在課堂上,學生不是不能聽懂,而是根本就不聽,不是不能學會,而是根本就不學。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是實現三維教育目標的根本途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學、愿學、會學、學好。
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很多教師往往迫于教學任務,總是受知識本位的束縛,急于求成,結果常常會事倍功半、力不從心。因此,轉變觀念一定要徹底,以生為本,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 利用化學史實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堅韌的意志和愛國熱情
例如講到苯時,通過介紹苯的發現趣聞和苯分子結構學說的發展,引導學生認識苯的發現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講到鹵族元素時,向學生介紹氟的發現過程中許許多多科學家做出的貢獻和犧牲,介紹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并制取氯氣的經過,培養學生鍥而不舍的精神;講到元素周期律時,介紹門捷列夫敢于懷疑和創新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講到純堿碳酸鈉時,介紹近代化學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打破了洋人的壟斷,生產出了中國的純堿,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2 利用生產生活中的事例培養學生對化學的熱愛之情
例如在講到乙醇時,不僅可以拓展乙醇在生活中的應用,還可以補充酒的釀造方法,接酒時講究“掐頭去尾”,頭酒中含有高濃度的甲醇,10 ml可以導致雙目失明,30 ml可以致死,所以頭酒不接;尾酒中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質乙醛,也不接。同時,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講一講酒駕的檢測方法和原理。另外,根據乙醇的生物氧化過程,引導學生認識為什么經常醉酒的人容易患肝硬化。又如講到“功能高分子材料”時,可以給學生展示功能型吸水毛巾,讓學生真切地感受神奇的吸水能力;講到甲酸時,可以給學生介紹被蚊子、跳蚤、螞蟻或蜂子蟄了,為什么可以用稀氨水或肥皂水止癢的原因;講到膠體的穩定性時,可以適時地給學生介紹當血液中的蛋白質減少時,就減弱了對CaCO3、Ca3(PO4)2等微溶性溶膠的保護作用而形成結石。
2.3 關注化學未來發展的方向,增強責任感
迅猛發展的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它在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化肥農藥的使用,促進了農業增產豐收,但同時也使土壤板結,農作物質量和產量下降;新的藥物、新材料的合成,幫助人類戰勝疾病,但同時抗生素的濫用也嚴重地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降低了人體的抵抗力;塑料的誕生、橡膠的使用、石油資源的開發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世界,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等。通過這些化學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引導學生辯證地認識化學,增強學生努力學習改變現狀的責任感。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科學實驗具有形象性、生動性、新穎性的特點,中學生都比較好動,對實驗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實驗一方面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特別是通過親自操作或親自設計小實驗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通過實驗能驗證所學知識或發現新知識,使所學知識得以鞏固,從中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因此,巧設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3.1 增設趣味實驗和對比綜合實驗
例如學習過氧化鈉時,演示“滴水生火”;學習焰色反應時演示“引小花蛇出洞”,通過這些趣味實驗,不僅能使學生感到化學妙不可言,又能使學生從中學到化學知識。又如講二氧化硫的性質時,在二氧化硫的制取裝置后面用導管和雙孔塞連續增設連接6個集氣瓶,依次盛放鮮花、品紅溶液、石蕊溶液、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將二氧化硫的性質概括出來。
3.2 改變實驗手段
俗話說“聽過不如看過,看過不如做過”,為增強學生的興趣可把有些演示實驗改為并進實驗或學生演示實驗。如鋁鹽溶液中滴氫氧化鈉溶液,偏鋁酸鈉溶液中滴鹽酸溶液等這些實驗遠距離觀察可視性差,但操作簡單,準備方便,改為并進實驗,可以使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又如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實驗操作程序多,可由學生相互推舉學生代表進行演示,改教師演示為學生演示,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表現欲和自信心,同時又能引導學生評價操作的規范性。
3.3 增強可視效果
例如氫氣、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燒現象遠距離不易觀察到,可用一張紙點燃檢驗,易于觀察;又如運用試管、燒杯等玻璃儀器做實驗時將有色紙板放在背面可增強可視效果,且現象明顯。
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充分挖掘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但要把這一成果鞏固下去,形成穩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轉化成一種對知識和方法目標的推動力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常態化,并以此為終極培養目標設計課堂教學。以下是筆者探索出的“五步法”教學模式。
4.1 創設情境
結合教材內容適時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實驗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生產生活問題情境等,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4.2 自主學習
讓學生在學習目標和學案的指導下進行自學,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事可做,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方法。
4.3 動畫演示
將涉及復雜反應原理的實驗用多媒體動畫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將微觀問題宏觀化、抽象問題形象化。
4.4 小組合作討論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討仍然存在的疑難問題,培養小組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并以小組為單位推舉成員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從而促進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4.5 檢測反饋
檢測反饋不僅可以促進任務驅動的引導,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發展,并通過檢測反饋鞏固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三維目標中的終極培養目標,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長期堅持、潛移默化,需要循序漸進,需要具體的方法策略和模式,更需要教師的耐心和信心,需要教師崇高的師德,方能實現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真正意義上的培養。
G420
B
1671-1246(2017)08-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