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立,陶小軍,李紅艷,閆宇輝,楊靜嫻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大連 116600)
PBL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
徐志立,陶小軍,李紅艷,閆宇輝,楊靜嫻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大連 116600)
藥理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提高藥理學實驗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效果提高,應用PBL教學法,結合新開發的藥理學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對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索與實踐。
藥理學;實驗教學;PBL教學法
高等醫學教育是培養我國藥學服務人才的主要途徑,藥理學是藥學類本科生的關鍵課程,是醫學與藥學之間、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藥理學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畢業后能否良好適應所從事的藥學服務或科學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藥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藥理學理論的任何進展均要以嚴謹的基礎與臨床實驗證實,因此實驗教學對藥學本科生深入理解藥理學理論知識,從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運用藥理學知識十分重要。另外,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是高校教學永恒的命題,而實驗教學是學生接受實踐鍛煉和提高實踐能力的良好途徑,在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的藥理學實驗教學方法仍多為傳統填鴨式教學,學生機械性被動訓練,不利于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忽視了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無法達到對學生科研素質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各所高校對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多方面探索,如分階段教學[1],學生自主選題[2],增加虛擬實驗教學[3],研發藥理學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等[4-6]。
為促進教學水平提高,對于實驗課教學,筆者立足于實驗課實際情況,結合新開發的藥理學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應用PBL教學法對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與實踐。主要通過運用PBL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涉及藥理學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的知識,運用兩種及以上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較為復雜的實驗。
2.1 實施對象
選取我校開設藥理學實驗課的藥學專業本科生為研究對象。
2.2 藥理學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發
選擇“β-受體阻斷藥(普萘洛爾)對高血壓、心律失常及呼吸道的作用”作為實驗項目,訓練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實驗的能力。首先由學生自主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分組討論、優化方案,接著在實驗中心教師的幫助下準備藥品及儀器,自主進行預實驗及正式實驗,從而完整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普萘洛爾對高血壓的降壓作用:家兔麻醉后,固定,頸動脈插管測定血壓,通過RPMI624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描記血壓曲線。通過阻斷右側頸總動脈制作高血壓動物模型,然后耳緣靜脈注射普萘洛爾,觀察普萘洛爾對血壓的影響。
(2)普萘洛爾對心律失常的作用:大鼠麻醉后,固定,針型電極插入大鼠四肢皮下,連接RPMI624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描記正常心電曲線。頸外靜脈插管,給予氯化鋇至心律失常,記錄心律失常持續時間。取另一只大鼠重復上述操作,誘發心律失常后給予普萘洛爾,記錄心律失常發生時間,評價普萘洛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3)普萘洛爾對呼吸道的作用:豚鼠處死后取出氣管,制備氣管螺旋條,放入盛有克氏液的麥氏浴管中,張力換能器連接于RPMI624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描記豚鼠離體氣管的收縮曲線,給予普萘洛爾,觀察給藥前后氣管收縮幅度、張力及收縮頻率的變化。
2.3 PBL教學法在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在實驗課開始階段,教師先給出實驗題目:普萘洛爾對高血壓、心律失常及呼吸道的作用,然后提出問題:(1)β-受體阻斷藥的藥理作用有哪些?我們都分別在哪些章節學到β-受體阻斷藥的什么作用。(2)β-受體阻斷藥的分類及各自作用特點是什么?(3)對于本實驗的預期結果分別是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復習理論課學習內容,加深對β-受體阻斷藥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然后針對實驗,學生查詢資料,各組制訂實驗方案。各組負責人介紹本組的實驗方案,集體討論,歸納、總結,制訂詳細的操作流程。每組學生選擇一個實驗分項目作為本組的實驗項目,準備實驗材料,實施實驗。在實施過程中,要求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團結協作,教師積極引導并幫助解決問題,保證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授課結束后,對采用PBL模式教學的學生與傳統模式教學的學生分別進行藥理學實驗技能考核,對比兩組藥理學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
采用問卷調查法,以無記名方式調查學生對PBL教學法的效果評價。
初步實施PBL教學模式后,筆者對學生基本藥理學操作技能進行考核,結果表明:采用PBL教學模式的學生由于充分調動了學習自主性,進行了更多更嚴格的操作技能訓練,考核成績普遍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同時,對于考核中教師設置的“突發情況”,采用PBL教學模式的學生更能冷靜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解決辦法。問卷調查結果也表明,大多數學生認為采用PBL教學模式后,自己的學習效果更佳,PBL教學模式優于傳統教學模式,且多數學生并不認為PBL教學模式會增加學習負擔。
PBL是醫學教育中廣泛被認可與重視的新型教學模式,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學科教學中應用,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進行PBL教學實踐也顯示出較好的教學效果[7]。當然,在目前全面推行PBL教學還存在一定困難,如:(1)藥理學實驗課學時有限,平均每個實驗4學時,而要全面進行PBL教學需要更多學時。(2)PBL是促進教學相長的良好教學模式,但是由于教學大綱要求教師完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師能夠發揮的自由度非常有限,這也限制了PBL教學的深入開展與廣泛應用。(3)PBL教學法的實施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精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及教學能力,同時PBL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并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能夠全面分析問題。由于PBL要求的教學條件難以保證,從而大大限制了PBL教學法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但PBL教學法的順利實施需要學校提供相配套的條件,需要教師與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1]蔣蘇貞.漸進性探索性藥理學實驗課程設計與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20):55-56.
[2]韓瑞蘭,范蕾,常福厚,等.藥理學實驗教學中開設科研設計性實驗研究[J].北方藥學,2012,9(1):78-79.
[3]方歡樂,衛華,馬懷芬,等.藥學本科專業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S1):96-97.
[4]李劍敏,張斌,何志軍,等.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藥導報,2012,18(8):130-131.
[5]梁翠茵,王姝,高春艷,等.藥理學設計性實驗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25-126.
[6]李劍敏,張斌,何志軍,等.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在醫學大專院校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135-136.
[7]陶小軍,楊靜嫻,徐志立,等.藥理學課程PBL教學模式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1):212-214.
G424.1
B
1671-1246(2017)08-0067-02
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高教研究課題(GHYB160162);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改革項目(LNZYJG20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