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艷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論文網
建筑業“營改增”工程造價對策研究與影響分析
劉平艷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論文網
近年來,隨著稅收體系的不斷深入,“營改增”成為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由于建筑業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營改增”對建筑業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影響,建筑業“營改增”將面臨哪些問題?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也對建筑業“營改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營改增;建筑業;對策
近年來,中國的稅制改革一直都是一項重要任務,其中“營改增”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建筑行業中,建筑材料等諸多方面還沒有做增值稅發票,“營改增”工作尚未出臺。基于現實情況來講,本文分析了建筑行業的“營改增”,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許多建筑公司都有很多承包商,建筑項目位于全國不同地區,部分項目位置非常偏僻,許多建筑材料和零星建筑材料都是原位采購。
在“營改增”前期,我國租賃行業沒有進項稅進項抵扣,“營改增”后期,新購置的租賃資產進項稅將能夠抵消“營改增”,建筑機械設備等房地產租賃稅率為17%,但原始機械設備等資產包括在進項稅不能被扣除,這樣會使建筑企業可以扣除進項稅被動的減少,從而會增加整個建筑行業的稅務負擔。
“營改增”后,建筑業按照一般稅法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等于可扣稅額。因此,建筑企業稅負的“增加”主要取決于稅率和進項稅。對建筑業的投資規模很大,項目設計非常多,特別是購買建筑材料和設備的采購或租賃,巨額費用需要承擔沉重的稅費,實現“營區”,購買或租賃設備生產的增值稅進項稅不能扣除,需要增加稅收強度。
“營改增”對建筑業工程設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對項目工程造價有比較大的影響。那么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研究“營改增”對建筑工程的影響。首先,在沒有“營”稅政策的情況下,建筑業稅基是基于綜合稅率,建筑行業的綜合稅率一般為項目總成本的3.41%。改革后的“增加”制度,原來的營業稅被禁止,新的稅收方法和基礎與原來的稅收方法的差異。二,建筑行業包括生產和銷售,包括所有環節,這些都是要收取增值稅。而增稅減免、進項稅和消費稅抵扣、機械、勞動力和原材料,這些都需要實現成本和稅收的分離,同時對工程設計需要更嚴格、更復雜的定價制度。
實施“營改增”以后,建筑企業不能購買在非增值稅或小規模納稅人手中的原材料,這樣一來扣除進項稅的同時需要交納企業增值稅,這對企業現金流有著影響;建筑行業與其特殊銷售企業之間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建筑企業都會選擇預售商品,涉及大量貨幣的業務交易,以確認時間和實際時間之間的收入,而企業在申報稅后不繳納稅款,不能支持企業在有現金充裕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這將導致現金流增加,從而增加經營資本壓力。
實施增值稅企業比實施營業稅在企業管理中更加規范,嚴格,因為增值稅要考察納稅人資格,對票據需要進行檢查,納稅申報的審批,這就要求企業加強標準化管理行為,促進企業從傳統的廣泛企業到企業轉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加強建筑企業,特別是金融部門的增稅稅收政策培訓,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水平,使財務人員按照相關稅收增值稅務政策調整會計核算提高采購價值采購稅專用發票意識和注意加強增值稅發票的采集,審計,認證工作,充分執行相關政策增加營地。
在建設勞動服務過程中,盡可能選擇大型專業合格的勞動服務公司,建立增值稅發票作為企業就業條件,增值稅發票可作為建筑企業的進項稅額扣除。我們除了要加強現代施工水平的建設以外,更需要的是完善我們的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減少外地農民工的使用量。
完善建筑企業的發票管理制度?!盃I改增”之后,增值稅發票對于企業稅負的負面影響很重要,因為增值稅發票是抵消增值稅進項稅的重要憑證。因此,大型建筑企業應設立專門部門來管理發票,加強發票管理。
“營改增”之后,企業承受了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其中建筑材料、人工費用造成的稅收負擔尤為顯著,建筑企業可以合理的增加招標報價,簽約一定比例的協議來減少所承擔的部分稅負,降低企業成本,維持穩定的利潤率。
建筑行業需要積極引導節能減排,鼓勵倡導節能減排,以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一般來說,我們可直接向納稅人發放增值稅發票,例如:企業發行的水,電,氣增值稅發票。即使是個人增值納稅,也可以要求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3%的發票。甲方不能發票,但是建筑企業可以直接向水,電、氣等能源供應部門支付費用,能源部門發出增值稅發票抵消進項稅。
企業應當規范相關合同,所有外貿合同都必須簽署企業名稱,增值稅發票的價值必須與企業的全稱一致。同時,企業機構所在地應及時收回項目當期的所有原有增值稅收據,并在申報現行增值稅時提交稅務機關申請扣減。
“營改增”后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可能需要在企業的注冊地進行抵扣,如果企業繼續遵循原有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造成扣除期較長;另一方面,轉讓增值稅發票更多的鏈接,很容易導致發票損失。如果企業擁有更先進的信息共享平臺,使用先進的管理工具將會被這種困境所緩解。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營改增”體制是必然趨勢。實踐證明,“營改增”不僅可以減輕建筑業的稅收負擔,而且也可能增加企業的稅負。由于試點體系的實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因此建筑行業應該以營增改為基礎,發展和建設企業,抓住重要機遇,加強自身管理,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1]葉智勇.建筑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分析和建議[J].財政監督.財會版,2012(12):112~114.
[2]徐崗.“營改增”全國十大政策下多元化發電企業稅收策劃[J].現代商業,2013(15):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