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曉夏 2.宋成國
1.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2.玉溪元江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有著特殊的金融生態環境和特殊的金融政策,民族特質深刻的影響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金融發展,其中突出的問題是這些地區出現了金融服務需求少、農村信用社“放款難”的現象,嚴重制約了貧困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金融發展,加劇了這些地區的深度貧困。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 的重要思想后,闡釋了精準扶貧是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本論文以習近平同志“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從云南少數民族聚居地方最根本的“原生態”金融演進路徑出發,結合其特有的“邊界效應”、“民族特質”等,深入實地調研云南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平掌鄉和水塘鎮的金融供給實際案例,從而提出符合云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際情況的“精準扶貧”治理政策建議。
2017年6月12日至14日期間,筆者選擇同為信用鄉(鎮)、鄉土人情相似、物產資源相似、金融服務同質同量、同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新平縣平掌鄉和水塘鎮進行實地調研,采取與鄉(鎮)黨委政府、村(居)民委員會座談、深入農戶家中走訪的形式,實事求是地調研金融供給狀況。
1.平掌鄉情。平掌鄉位于新平縣西南部,距縣城150千米,距紅塔區240千米。東北鄰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東南鄰建興鄉,西南與墨江縣接壤,西部接鎮沅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2600米,最低海拔800米,土地面積244平方千米,具有明顯的寒溫—暖溫—亞熱帶立體氣候特征,轄平掌等10個村(居)民委員會、116個村(居)民小組、147個自然村、農戶4502戶、15182人,其中:少數民族占77.4%。
2.水塘鎮情。水塘鎮位于新平縣境西北部,哀牢山中段東麓,距縣城86千米、距紅塔區176千米。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3137米,土地面積302平方千米。轄水塘等9個村(居)民委員會、108個自然村、86個村(居)民小組、總戶數5857戶、人口2132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64.7%。
平掌鄉和水塘鎮主要由農村信用社提供金融服務,信用社除提供柜面金融服務外,還通過布放存取款自助設備提供24小時不間斷金融服務,建設惠農支付點讓村民足不出村辦理基本金融業務;提供手機、網上、電話銀行業務讓村民隨時隨地辦理支付結算、貸款等金融業務;提供農戶短、中、長期農戶、農業經濟組織、農村工商業貸款,抵質押農戶、農業經濟組織、農村工商業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助學貸款,金碧惠農、惠民、惠商卡貸款、貸記卡以及各類國家政策性貼息貸款。
1.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化水平是決定農村信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經過整理調研數據發現:農村經濟及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與農村信貸需求呈正相關關系。
2.農村金融風險抵補機制的缺失嚴重制約了農村信貸的供給和需求
(1)抵押擔保機制缺失。
(2)風險補償機制滯后。
3.農民階層分化進程加快制約了農村信貸需求
4.金融機構貸款的落地時限影響了農村信貸需求
5.信貸期限與農村現實不匹配影響農村信貸需求
從調研案例可以看到金融供給的滯后進一步加深了云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貧困,從而深刻的影響著這些地區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穩定。結合“精準扶貧”思想,我們必須根據云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特征,更多的從其自身社會經濟、金融發展實際情況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金融“精準扶貧”治理政策建議。
政府應根據貧困民族聚居地方的資源稟賦情況,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力度,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努力培育一鄉一品農業產業,盡快形成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經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農民收入,留住農民,提高農村消費力,擴大農村信貸需求,進而形成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的良性互動。
加大協調和整合農村經濟不同參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協調農村與產業界、金融界的關系,實現金融支農體系與經濟技術支農體系的有效結合,為農村經濟的發展營造寬松的外部環境,使發展更具長期性、穩定性。
建議政府和農村信用社共同組建農村金融知識宣講隊伍,整合宣傳資源,經常性地開展“上山下鄉,進村入戶”的金融知識宣講活動,把農民最需要了解、急需要掌握的金融保險常識、信貸政策、征信知識、支農惠農政策等送下鄉。通過開展農村金融教育,豐富農民金融知識,增強農民誠信意識,激勵農民正確申請和有效運用支農貸款和農業保險,促進金融產品與農民生產生活的結合,從而提升地方金融支農的效能,促進農村金融與經濟協作發展。
一是進一步加大農村信用社員工的思想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力度,不斷堅定農信員工支農富農的理想信念和提升綜合服務技能,從而為農業農村更好的服好務。二是進一步加大農信物理網點建設力度,完成產品和服務分區布局,增強農民辦理金融業務的體驗度。三是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斷采集“三農”生產經營、農戶消費及信用信息,建立“三農”大數據中心。四是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結合不同地方的資源稟賦情況,開發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扶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