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國
煙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
徐秀國
煙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從商業銀行自身經營而言,首要的目標是創造經濟利益,因此,金融創新工作成為了當前的主要內容,各類金融產品、金融理念層出不窮。然而,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在金融產品創新帶來逐利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不能忽視的相關金融風險。商業銀行要對事實進行了解,必須要不斷改革和創新,認清自我,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基于此,文章就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進行分析。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風險管理
所謂商業銀行指的是以經營存款以及對工商業發放短期借款業務為主的銀行機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指的是在貨幣經營及信用活動當中,因為很多因素不可預期令銀行的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產生差異,蒙受經濟損失或者獲得額外收益的機會。導致銀行風險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從事貨幣經營活動的不穩足性。然而,這種不確足性必然會導致實際收益及預期收益的背離,令銀行有蒙受經濟損失或者取得額外收益的機會,銀行風險才可能出現。我們通常所說的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主要指的是商業銀行經由風險識別、風險衡量及風險控制等手段,來規避、轉移經營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進而降低損失、保障資金安全的管理活動。具體而言,其包含兩層含義!首先,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其次,收益一足的狀況下實現風險最低。因商業銀行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所以說它們的風險管理也是動態的。商業銀行對于金融風險管理應當保持不斷的再評價,對于工作效果實行持續的監督。
2.1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現狀
第一,商業銀行本身缺乏足夠的自主創新能力。例如,根據中債資信的統計研究數據,有財產擔保的債權總體清償比例為71.07%,大大高于普通債權。而重整、和解下的普通債權清償比例分別為30.02%和24.25%,又高于破產清算下普通債權14.01%的清償比例。為此,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滯緩問題,重點表現為數量多、規模小等,無法產生廣泛的積極效應,沒有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第二,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外力推動的作用來完成的,內部的驅動非常不足。很多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都是通過“借力打力”的方法來完成,自身完全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即便是出現了問題,依然可以逃避消費者的追討,由此留下了非常惡劣的印象。
2.2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
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現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商業銀行的外部環境并不是特別的成熟。第二,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的理念上,表現為較大的落后情況。任何一個商業銀行在運作的過程中,都應該站在第一線上,對各類風險進行考慮和分析,并時刻準備好應對。可從我國的商業銀行來看,其針對風險管理的態度非常平淡,日常行為及措施也極其表面化。
3.1 樹立正確的金融創新風險觀念和思路
從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的邏輯關系進行思考,這兩者間的關系是矛盾的,也正因為二者互相影響的復雜關系,我們在制定相應的金融創新方案或者推出金融產品前,應當正確認識二者的深刻內涵和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的關系做出較為客觀的正確評價,也必須采取正確的措施面對由金融創新導致的金融風險。不能完全依賴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金融風險,也不能因為考慮不到金融創新有可能導致新的金融風險,便完全放棄對金融創新的研究和應用。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工作中的計算機技術以及通訊技術應用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能夠有效解決一定程度的金融風險,在一定時間內,可以保證金融風險不對市場造成大的影響。但是在進行金融操作過程中,仍是會偶爾觸發金融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仍然是比較明智和有效的解決措施。
3.2 利用商業銀行資金流動性減少金融風險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仍存在著大額度的不良債權,這是在長期的發展歷史中不斷積累多產生的,正在伴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逐漸暴露。我國所承受的金融風險有其獨有的特征,可以用“內憂外患”來進行簡單概括。我國國內金融市場上所遭受的風險大多是由于國有商業銀行有較多不良貸款,再加上不恰當的證券市場管理以及各種非法的金融犯罪。美國的次貸危機的爆發便是低估了借款人的信用風險,從而造成了危機的爆發,因此一個完善的征信體系十分重要。在授信過程中容易出現信息的不對稱產生的誤導現在,容易造成糾紛,因此建立和完善征信體系刻不容緩。根據客戶的信息和客戶的信用高低,依照完善的征信體系,可以定制與信用度掛鉤的中間業務,既可以實現高收益,又能保障其安全性。
3.3 完善商業銀行內控機制建設
第一,商業銀行必須要對自身的短處和劣勢進行直接面對,要在相關的會議和討論中,大膽地分析與假設,找出具體解決的策略,然后強力執行。商業銀行目前在這方面還不是特別的健全,只有將最嚴重的問題徹底解決,才可以避免風險的發生。第二,內控機制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單獨成立有效部門。該部門的設立目的在于,針對風險方面從事專業的分析工作、解決工作,而不是臨時成立的某某小組,這種小組既無法對現實情況進行把控和處理,也無法對將來的事情負責,只不過是一種障眼法的手段,日后要堅決杜絕。第三,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建設,可適當地借鑒國家銀行。國有銀行的風險內控機制是比較健全的,且是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通過進行借鑒后,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適當的更改,由此在內控機制的條文、措施、方法等方面進行優化,處理問題的效率和質量也將得到提升。
總之,我國商業銀行仍然面臨著許多風險,需要我國相關工作者加強對風險的分析,加強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
[1]王歡.論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租賃業務的風險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6,15:75-76.
[2]張冠男.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管理策略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