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印
身份證號:370403798011305231
建筑工程節能對于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其主要是指建筑工程規劃設計、新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運用節能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劑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的能耗。目前我國能源產量與需求相比缺口很大,其中建筑在我國能耗中占社會總能耗的三分之一,如果現代建筑都采用節能措施,對能源緊缺的緩解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規劃中的建筑節能設計要求主要表現為:(1)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能源耗損。建筑工程的科學規劃可以達到最小資源消耗,同時保障建筑內的冬暖夏涼。但是現在大多居民樓特征是冬冷夏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建筑的圍護結構隔熱性能不佳。由于其隔熱層的不足,當處于冬天時,室內的熱量容易揮發掉。而在夏天時,室外的高溫又可以迅速傳入室內。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加重的就是室內供暖與制冷成本,同時也就加劇了整個建筑對于能源的消耗度與依賴度。所以,要想達到綠色節能提高建筑的宜居性,做好建筑的圍護結構隔熱設計就相當重要。(2)不斷提升建筑工程節能效率。太陽能、風能等都是屬于可再生資源,綠色節能理念下的建筑規劃應立足于開拓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渠道,提高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范圍。第一、提高自然光線采光利用率。自然光線是對眼睛與皮膚傷害最小的光線,天然的節能效果是完全滿足建筑規劃中對于綠色節能的要求的。所以在進行設計時,應利用盡可能的一切施工工藝與手段,把自然光多引入建筑物內。第二、提高對于太陽能的利用率。太陽能作為最廣泛最持續的熱源供給,應用對于建筑綠色節能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太陽能應用將遍及建筑的供電與供暖方面。第三、擴大風能的利用。風能可以轉化為電能與熱能,應用時多以提高建筑的通風透氣性為主。通過合理布局與設計,以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風度,達到宜居度的提升與建筑能耗的降低。
1、科學選址。建筑規劃中的建筑選址要緊密聯系建筑物的實際功能。能否做到科學、合理地選址,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空間的日后使用情況,且與周圍環境有著重要關聯。例如建筑選址應盡量避免“霜洞效應”的發生。冬季時,冷空氣氣流通常會聚集在山谷、低蛙地的凹形地帶及溝底,導致“霜洞”,最終造成建筑某些部分的氣候變得較惡劣,所以建筑選址應盡量不選這種地形。此外輻射干擾也會給建筑環境帶來較大的消極影響。地塊周邊若有較大面積的高層建筑或玻璃幕墻,均會以反射形式促進地塊局部氣溫的升高,進而導致小片區域的溫室效應。城市中的光源,如果使用過量,就會形成光污染,這也會對人類的正常活動造成較大的影響,且嚴重影響到了人體的身心健康。因此建筑選址應盡量避開以上區域,也可以采取有效的綠化手段消減這些因素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2、合理布局。建筑規劃中的建筑布局需要結合平面和空間兩方面進行合理規劃。平面布局形式有:行列式,錯列式,周邊式,混合式,自由式等,在不同的氣候,地理等條件因素限制下可選用不同的平面布局形式達到節能,例如:在嚴寒地區和部分寒冷地區,在考慮房間日照和通風因素時,適合周邊式的布局形式;在空間方面要考慮高層建筑物對低層建筑物的影響,當一棟建筑物遠高于其他建筑時,由于氣流的影響,在建筑物之間容易形成高速風及渦流,從而加速熱量的損失。通過對建筑群平面和空間布局形式的合理設計運用,形成優化微氣環境的良好界面,建立氣候防護單元改善外界環境,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做到節能。
3、理應用建筑物體形系數。建筑物體形系數(S)是指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F)(不包括地面,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的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V)的比值即:S=F/V(1)體形系數越大,表明單位建筑空間受到外界氣候環境冷熱作用的外圍護結構面積越大,越不利于節能。有研究表明:建筑物體形系數每增加0.01,耗能熱量指標增加2.5%左右,所以從降低建筑物能耗的角度出發,在滿足使用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建筑美學的前提下,建筑物的體形系數越小越有利于節能,節能型住宅體形系數在0.25到0.28之間較為合理。
4、合理選擇建筑朝向。建筑朝向是指建筑物正南立面的法線與正南方向的夾角,朝向的選擇涉及到建筑物的地理特點,氣候環境,建筑用地等等情況。在寒冷季節獲得更多的日照,房間內避免寒風侵襲;酷熱季節減少太陽輻射,并有良好通風,同時也要照顧到其他建筑物的需要。最佳朝向和適宜朝向都能夠滿足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要求
5、規范建筑間距。建筑規劃中的建筑物間距要結合當地的日照情況,日照標準,建筑節能設計原則及防火規范等因素綜合考慮,建筑的間距要根據當地在冬至日的太陽高度角進行合理的計算,計算出的間距要保證住宅室內有一定量的日照,還需要有一定的日照時間來提高室內的溫度,減少空調的能耗,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在規劃中還可以適當加大部分建筑物間的間距,對改善建筑物之間的通風有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對能源需求日趨增多。使得能源短缺越來越嚴重。而建筑能耗在社會能耗中占比較大,所以需要對建筑工程實行節能設計,因此對建筑規劃中的建筑節能設計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1]郭重陽.研究建筑節能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
[2]張磊.小議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建筑節能設計[J].建筑建材裝飾,2016
[3]吳志勇.建筑規劃設計中的節能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