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利,陳 晨,盧 偉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淺議如何將學生資助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結合起來
劉 利,陳 晨,盧 偉
(四川中醫藥高等??茖W校,四川 綿陽 621000)
新形勢下,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這對學生資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分析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并提出學生資助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結合的途徑。
學生資助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貧困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數量在高校當中也呈上升趨勢,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在開展學生資助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其中。
目前,在本??平逃A段,國家和學校建立了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應征入伍國家資助、師范生免費教育、新生入學資助、退役士兵學費資助、勤工助學、校內獎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多元化的資助體系,資助金額也在逐年提高。然而,在開展資助工作的過程中,在抓經濟資助工作的同時,卻忽略對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目前,貧困生人數在各高校比例均不小。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貧困生比例約占40%。貧困生群體的穩定性關乎學校的穩定,從而進一步影響社會的穩定。面對眾多的貧困生,除了要在經濟上和物質上給予幫助外,還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個高校教育活動中應占重要的位置。
3.1 人力不足、重資助、輕教育
國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加強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人員隊伍建設。原則上按學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研究生在校生規模1∶2 500的比例,落實編制,并配備相應的專職工作人員,為進一步做好資助貧困學生工作提供組織保證。但各高校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均難以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配足資助專職工作人員。因此,高校資助部門多因人力不足而將資助工作重點放在資助對象的評選、確定上,各項資助發放完成后,這項工作就告一段落,缺乏后續的管理和人文關懷,導致部分貧困生認為資助是國家政策,是理所應當的權利,因而不積極上進,過分依賴無償資助[2]。
3.2 觀念落后、方法單一、內容脫節
目前,部分高校還未足夠重視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未充分認識到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資助工作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組成部分。很多高校的學生工作者認為,保證每一名貧困生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取得畢業證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實際上,貧困生除了生活壓力外,還有就業、人際交往等心理障礙,在對其經濟資助的過程中若不能及時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就可能會影響他們順利畢業走向社會。同時,目前針對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仍以理論說教為主,不是講座就是活動,方法單一,缺乏現代教育手段和新的教育模式,且教育內容未聯系貧困生實際,未能做到因材施教[3]。
在學生資助工作中,我們要牢固樹立“資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的工作理念,學生資助部門要把資助與育人工作結合起來,推動助學工作向縱深發展[4]。
4.1 加大資助育人效果在資助工作考評中的比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貧困生的成長有著關鍵的影響,因此在開展學校資助工作考評時,要加大資助育人效果在資助工作考評中的比重。如通過了解貧困生的誠信意識、感恩意識、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學生工作與社會服務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來增強資助工作考評的綜合性和客觀性,再以高校資助工作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實現兩項工作的同步開展與完善。
4.2 針對貧困生特點,做好貧困生的自我教育工作
部分學生即使不是很貧困,但抱著“國家的錢能拿就拿,有總比沒有好”的態度,故在申請資助的過程中,難免有不誠信現象。同時,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和關懷,讓貧困生處于被施恩地位,此狀態讓部分貧困生不懂得感恩。針對此類情況,學校資助部門應積極開展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并培養貧困生的自強精神。
4.3 建立貧困生檔案,關注其心理健康
學生資助部門要及時建立全校貧困生檔案,設立貧困生庫,并按年度適時更新。要動態了解孤兒學生、特困學生、殘疾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尤其是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要與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共同建立完善的貧困生心理援助系統,開展貧困生心理普查、咨詢,消除他們的消極心理,塑造健康人格??梢圆扇€別約談、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形式指導貧困生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
4.4 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學崗位,引導貧困生由他助轉為自助
國家早在2007年就出臺了《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以規范管理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工作,促進勤工助學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培養學生的自強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校資助部門應鼓勵貧困生積極申請校內外的勤工助學崗位,并進行崗前培訓,培養綜合素質。指導學生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培養自立、自強、自尊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5]。
4.5 鼓勵貧困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實現由他助向助人的轉變
我們要讓貧困生懂得“得到愛更要傳遞愛,得到的同時更要學會給予”,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實現由他助向助人的轉變[6]。學校資助部門可以利用校內外資源,為貧困生提供志愿服務活動的機會,例如參加福利院義工、“三下鄉”社會實踐、中小學義務支教等活動。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也充分鍛煉了各項能力,體現了自身價值,感受到了助人的快樂。
綜上所述,學校資助部門在開展資助常規工作的同時,應以經濟資助為契機,開展資助育人系列工作。學生資助工作從根本上說就是做好貧困生的工作,必須圍繞貧困生、關照貧困生、服務貧困生,不斷提高貧困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貧困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當然,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是資助部門的事,還需要思政部、學工部門、心理健康教育部門等的共同努力。
[1]2015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 [EB/OL].http://www.xszz.cee.edu.cn/ tongzhigonggao/2016-08-31/2677.html,2016-08-31.
[2]張延賓.實踐視角下經濟困難生思政教育模式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18):191.
[3]張大衛.人文關懷視域下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探析[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18):79-84.
[4]賈靜,張昊.淺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財富觀教育[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3):155-157.
[5]林玲.高職院校貧困生不良心理及應對措施[J].教育探究,2008(3):84-87.
[6]趙鋼.通過資助育人等方式合力做好高職弱勢學生思政教育工作[J].赤子,2015(20):56-57.
G40-03
:A
1671-1246(2017)12-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