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
義烏與中亞國家發展跨境電商的可行性分析
王 妍
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國際商業活動。我國的跨境出口貿易在2007年以來有了飛速的發展,外貿電商B2C卻在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外貿出口最大的五個國家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和巴西的交易總額分別為497億、74億、52億、38億和18億元,預計到2018年美國和巴西的交易額將增長至增至981億元人民幣和114億元人民幣。2014年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超過30%。目前,中國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外貿企業已超過20萬家,平臺企業超過5000家。其中不僅有阿里巴巴傳統電商的進一步深入發展,面向消費者的速賣通、敦煌網、蘭亭集勢等公司的業務擴展也非常迅速。此外,跨境電子商務進口的發展也非常迅速,不僅包括亞馬遜和天貓國際這樣的電商巨頭進入,還包括各種中小型的跨境進口平臺,甚至一些金融企業如中國銀聯、建設銀行等也紛紛推出進口商品銷售網站。
近年來,義烏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速融合發展。2015年1~9月,義烏小商品城實現成交額577億元,而同期義烏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714億元。目前,義烏國內快遞日均出貨75萬票,成為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第一大縣(市)。義烏網商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注冊的賬戶總數達21.37萬個,是義烏小商品城商戶總數的3倍。義烏初具規模的物流產業、顯著提升的物流服務能力以及高效、便捷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義烏在探索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協同發展方面先行先試,具有一定的先決優勢和條件。義烏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也積極利用貨源、快遞、結匯等優勢,不斷創新跨境運營模式,拓展海外市場。其中80%電商實現了eBay、Amazon、速賣通、敦煌等全網營銷,近50家跨境電商自建銷售平臺。經營品類也朝著多元化發展,目前,跨境電商企業經營品類已由初期的以飾品為主,逐漸發展到涵蓋服裝服飾、珠寶手表、母嬰用品、家居用品、手機配件等我市大部分傳統優勢產業,如吉茂科技產品品類由去年的3000多個,發展到今年的2萬多個,飾品占總銷售額比重由2012年的70%降到30%。義烏商家在速賣通平臺銷售國排名前五國家分別是俄羅斯、美國、巴西、阿根廷和中東,新興市場迅速崛起。義烏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也積極利用貨源、快遞、結匯等優勢,不斷創新跨境運營模式,拓展海外市場。義烏購海外合計劃通過發展海外合作伙伴,將海外買家對接義烏市場,目前已與澳大利亞等13個國家合作伙伴簽約,澳大利亞站和日本站先后于今年4月1日與5月1日正式上線,匈牙利、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分站也將陸續上線。浙江易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收購澳大利亞當地公司及其網站www.soldsmart.com.,成功進入當地市場,通過新公司網上交易B2C平臺鏈接義烏購平臺,實現了對“B2C”和“B2B”的整合。
中國對中亞各國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紡織品、服裝、鞋帽等日用消費品、小型農機、機械和通訊設備、交通工具、建筑材料、日用百貨、五金工具、瓷制餐具、家電、石油和機械設備、化工和塑料制品等; 主要進口商品為鋼材、金屬礦產、石油及石油制品、棉花、牛羊皮、黑色和有色金屬、舊金屬和農產品、塑料等。
義烏市場匯集了20余萬家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的180萬種商品,貨源優勢明顯。同時義烏市場具有豐富的外貿渠道和經驗,2013年國家八部委批復義烏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增值稅免稅備案、聯網信息平臺等為發展義烏的日用消費品出口提供了獨特的政策優勢。如下表所示,義烏近年來向中亞五國的出口呈現出上升的態勢,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中,伊朗、印度、伊拉克、埃及等國已經成為義烏以“市場采購”方式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根據義烏海關的統計,2014年1-8月,義烏的外貿進出口達到945.7億美元,其中出口達925.6億美元,增幅達13.3%,其中與中亞五國的出口增速最快,1-7月達到3888萬美元。
面向中亞及環中亞地區的運輸主要是通過鐵路進行,在CAREC中已經規劃和開發的有六條走廊,包括歐亞走廊、地中海-東亞走廊、俄羅斯-中東和南亞走廊、俄羅斯-東亞走廊、東亞-中東和南亞走廊、歐洲-中東和南亞走廊。這些走廊中最為重要的、發展最快的就是歐亞走廊,在這條走廊中不僅有原有的北京-莫斯科的鐵路運輸線,近年來陸續開通了渝新歐、蓉新歐和鄭歐鐵路。
2011年,起始于中國重慶經新疆出阿拉山口至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國際大通道全程開通。2014年,義新歐鐵路的開通運行無疑拉近了義烏與中亞地區的距離?!傲x新歐”(義烏—馬德里)中歐班列經新疆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最后到達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穿越7個國家,全長13000多公里,運行時間約21天,幾乎橫貫整個歐洲,貫穿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目前所有“中歐班列”中最長的一條。
為打通這條小商品出口的“新絲綢之路”,杭州海關隸屬義烏海關先后與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口岸海關建立小商品便利轉關聯系合作機制,并為“義新歐”國際集裝箱專列提供優先查驗及快速進場等差異化服務。開通至今,已有超過2600標箱的小商品成功出口至中亞、歐洲。使得原先從義烏發貨到阿拉木圖的運輸時間從平均50天以上縮短至12天,極大地提高了運輸速度、降低了運輸成本。隨著義烏航空港的建設和航空口岸的開放,以及義烏港作為“始發港”和“目的港”建設的進一步深入,義新歐鐵路的開通運行,義烏保稅物流綜合園區(B型)的正式封關運行,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區的設立,義烏將成為現代物流體系和信息化高效的集輸運平臺,使出口物品更有效率、更加暢通,助推進口商品的快速運入。總的來說,義烏在物流體系打造方面強調調整優化交通布局,著力構建便捷的國際物流和貿易通道,主動對接上海,強化與寧波-舟山港陸海聯動,加快建設輻射全國、聯通全球的國際陸路港,為國際貿易便利化提供“硬件支撐”。
此外,在跨境電子商務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國際快遞公司DHL、FEDEX、UPS和香港郵政、新加坡郵政、比利時郵政等郵政快遞都在義烏設有分支或代理機構,中郵集團還在義烏建設了中國郵政義烏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和中國郵政速遞公司國際郵件處理中心,東航、國航、林德物流等都有意向在義烏建設跨境電子商務集貨倉,本土貨代公司華億國際開通了俄羅斯專線,現每天運量3000多票,巴西專線即將開通,拉浪飾品、吉茂科技等紛紛在英國、美國等設立海外倉。
1.移動電話用戶數量
從世界平均水平上來看,獨聯體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高的移動電話用戶比例,高達140.6%,而世界平均水平僅為95.5%,亞太地區僅為89.2%。從移動電話的用戶數量來看,中亞五國都有明顯的增長,其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增幅非常明顯(見圖),而其余三國增速較緩。從2013年每100居民移動電話的擁有量上來看,哈薩克斯坦(180.5%)、吉爾吉斯斯坦(121.45%)、土庫曼斯坦(116.89%)和塔吉克斯坦(91.83%)均超過了中國(88.71%),只有烏茲別克斯坦為74.31%,而這些國家近年來的移動用戶增速均比中國強勁,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移動互聯網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2.互聯網用戶
根據ITU的統計數據,中亞五國的互聯網使用人群比例差異較大,以2013年為例,哈薩克斯坦擁有54%的互聯網使用人群,超過了中國的45.8%,低于俄羅斯的61.4%。烏茲別克斯坦為38.2%,吉爾吉斯斯坦為23.4%,塔吉克斯坦為16%, 而經濟較為發達的土庫曼斯坦僅為9.6%。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個國家的互聯網用戶人數呈現出極高的增速,在2000年,五國的互聯網用戶比例幾乎都不到1%,而哈薩克斯坦從2009、2010和2011年的增速達到65.5%、73.6%和60.1%。
3.寬帶用戶
中亞五國的寬帶用戶數量除哈薩克斯坦外都很低,哈薩克斯坦在2012年超過150萬,2013年達到近200萬。從比例上來看,哈薩克斯坦每100位居民達到11.6,和中國的13.63和俄羅斯的16.62相差不大。但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僅為0.07和0.03,烏茲別克斯坦為1.06,吉爾吉斯斯坦為0.96。如前所述,中亞五國的移動用戶比例很高,因此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效率較高。如圖2-9所示,國際電訊聯盟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獨聯體地區的移動互聯網使用率達到48.9%,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也高于亞太地區的平均水平22.8%,這表明中亞地區發展移動互聯商務的潛力很大。
總的來看,首先,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并不一致,其中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人均GDP超過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特別是哈薩克斯坦,其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表明其已經形成了發展現代電子商務的經濟基礎;其次,近年來,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印度等國的電子商務開始加速,這些國家特別是俄羅斯會對中亞五國形成良好的輻射,再加上中亞五國的居民大都懂俄語,以及傳統上與俄羅斯的良好經濟淵源,成為電子商務加速發展的前提條件。
1、概況
中亞國家地處歐洲和亞洲的中間地帶,是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的內陸國家。從其貿易便利化程度來看,不管是交通物流、商務環境還是通關環境、通訊效率,中亞五國競爭力均較弱。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中亞國家海關在通關、貿易物流、商務環境等方面做出了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努力,但總體上表現為貿易便利化進程緩慢,各國貿易便利化發展差異大。我們借鑒世界銀行利用LPI(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來衡量物流通關效率,包括六個方面的指標:海關的清關程序和清關效率;與貿易相關的交通基礎設施質量;安排貨運的容易程度及價格競爭情況;物流服務的競爭力及質量;追蹤貨物的能力;在既定時間到達收貨人的概率。如下表所示,哈薩克斯坦在全球160個經濟體的貿易便利化和物流指數排名為88,優于俄羅斯的90,但遠低于中國的28。但其他四個中亞國家的排名均在100名之后,其中土庫曼斯坦為140,吉爾吉斯斯坦達到149。
2.中亞五國的通關便利性
中亞五國的通關便利性均在100位之后,相比而言,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通關便利性優于俄羅斯,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這些國家均存在“灰色清關”等現象,極大地影響了通關的效率,增加了進口商的成本。
3.中亞五國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效率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亞五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也較不發達,其中最發達的哈薩克斯坦(第106)和塔吉克斯坦(第108),其排名也遠低于俄羅斯(第77位)。而其余三國均在一百四十多位,在160個經濟體中居于落后地位。
4.中亞五國的國際貨運效率
中亞五國的國際貨運效率相較于其它指標來說,略好于其它指標,其中塔吉克斯坦居于第92位,哈薩克斯坦居于100位,均優于俄羅斯(102位)。但從物流的總體效率和競爭力來看,只有哈薩克斯坦(第83位)和俄羅斯(第80位)接近,其余幾個國家均在100位之后,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僅為151位和155位,位列160個經濟體的最后幾位。
由于義烏在全國以及全世界小商品市場的中心地位,中亞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其它國家從中國進口的制成品,不論其進口地在哪個口岸,很大部分的貨源地是義烏小商品市場。另外, 集市貿易在2004年以后增長迅速,2010年,通過集市的出口占到吉爾吉斯斯坦總出口的73%。通過哈薩克斯坦的消費品集市貿易在2010年達到5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產品占到90%以上。而作為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義烏,絕對應該是這些集市貿易的主要貨源地。因此,義烏小商品市場與中亞地區的貿易聯系非常緊密,在義烏也有著大量來自中東、中亞以及我國新疆地區的商人,他們成為這些義烏市場與中亞集市貿易的重要紐帶。此外,義烏也是中亞周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的重要貨源地,如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伊朗、埃及等。
因此,不管從貿易便利性或是目標市場的需求來看,義務與中亞國家的跨境電商都是有可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