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永乾 王 瑞
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六八大隊
關于當前金礦地質勘查現狀的研究
黨永乾 王 瑞
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六八大隊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各界對黃金需求量在不斷上漲,這無疑給我們地質企業在金礦勘察工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闡述了金礦地質研究的現狀,分析了金礦礦床地質的主要特征,并對金礦礦床成因進行了探究,最后對金礦地質勘查工作提出的幾點要求。
金礦;地質;勘查
隨著當前工業生產和人們對黃金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極大的促進了黃金找礦勘察的發展,首先,在基礎學科方面,對金礦地質的相關理論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也充分認識到大地構造學與成礦的關系,新成礦理論的不斷提出促使了以成礦區的綜合研究為中心的總體勘查。其次,在應用研究以及勘察技術方面,逐漸有傳統的單一模式朝著綜合化模式發展。當前金礦地質研究的現狀具體歸納如下:
1、長期以來,在實踐當中,勘察工作者一直都沿用著其他金屬礦床的研究方法進行金礦床的地質研究,而沒有根據金礦床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導致金礦找礦工作突破困難。
2、在以往地質研究工作中,著重強調的是成礦元素本身的作用,而對在成礦過程總礦化劑所起的作用卻不夠重視。而通過長期的金礦床地質研究經驗表明,金遷移、沉淀的溫度、壓力等的變化,主要取決于礦化劑的穩定性。
3、在對金礦的成礦動力學以及控礦構造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夠,金礦床的構造控礦特征表現極為突出,但過去對這一“運動”在成礦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研究遠遠不夠,而偏重于研究“相對靜止”的礦物成分和同位素組成等等,使得人們對于金礦床的成礦過程不能建立一個完整的概念。
1、礦體特征。通常,地層特點、構造及巖漿的活動直接影響著金礦礦體特征,而金礦礦體主要集中在構造破碎帶中,金礦礦體與礦體周期巖石是逐漸過渡的。礦體總體為透鏡狀,平面為分支復合脈狀,剖面呈“S”型,且礦體中部延伸較大,礦體厚度較大。
2、礦石特征。由于礦石的形成環境復雜,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使得礦石結構和構造也不相同,通常,可分為原生礦石和氧化礦石兩類。
1)原生礦石多形成于熱液成礦期,礦石中金礦呈微細粒侵染狀分布,顯微鏡觀察難以察覺,可用電子探針的方式確定是否含有金礦。原生礦石中,黃鐵礦和輝銻礦是主要的載金礦物,黃鐵礦中金的含量是由黃鐵礦晶的形成決定的,五角十二晶體含金量最高、立方體晶體含金量最低。
2)氧化礦石多形成于熱液成礦后期,載金礦物多為褐鐵礦和粘土礦物,這是由于褐鐵礦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礦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礦體。
1、成礦控制因素
1)地層對成礦的控制作用表現為地層為金礦礦床的成礦提供了一定數量的成礦物質。金礦礦體形成的必要條件是斷層構造,礦體的形成是熱液期,巖漿充填在在破碎構造帶中并通過運移、交代等作用,逐漸形成礦體;
2)構造是礦體成礦的基本條件。巖漿活動在金礦成礦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巖漿活動將地層中的元素待到成礦環境中,為成礦過程提高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3)巖漿在破碎帶中發生運移、充填等現象,是金礦成礦的重要條件;
4)巖性對成礦的控制主要體現在具有特殊性質的巖石為礦體成礦提供了環境,例如角礫巖和碎粉巖等,這類巖石中有較多的裂隙和空隙,給成礦過程中礦液提供了良好環境。
2、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成礦物理化學條件包括包裹體基本特征、成礦溫度、成礦壓力、包裹體鹽度和密度等,礦體包裹體按照形成原因的差異可以分為原生包裹體、此生包裹體以及假次生包裹體三種,包裹體一般呈密集狀分布,原生包裹體多為不規則狀或圓柱狀,多數包裹體密集分布,少數為分散分布,次生包裹體類型多為氣-液包裹體,一般沿礦體裂隙分布。成礦壓力大小決定了礦床的深度,礦體成礦溫度變化范圍較大,因此礦石屬于高中低熱液礦床。
3、成礦過程分析。金礦礦體成礦過程分為以下幾點階段:
1)成巖沉積期是金礦成礦的初始階段,巖石沉積是后期巖石在熱液期發生成礦的準備工作。
2)熱液成礦期是礦體成礦的關鍵步驟,首先,熱液成巖期早期,流體溫度較高,圍巖在高溫環境下發生硅化現象,圍巖中的成礦元素進入流體中,流體逐漸成為含礦熱液。其次,熱液成因中期,在早期形成的含礦熱液沿圍巖斷裂面不斷運移,圍巖中成礦元素在運移過程中不斷進入含礦熱液,熱液含礦量不斷增加。最后,熱液成礦晚期,含礦熱液溫度進一步降低,礦體周圍圍巖的蝕變以輝銻礦化為主,輝銻礦元素逐漸沉積,呈細顆粒狀。
1、加大資金投入,盤活金礦勘查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往的金礦勘查預算逐漸無法滿足當前金礦勘查需求,其原因是由于近年來地質勘查行業逐漸蕭條,人員富余愈加明顯,退休金、人員工資都占據著歷年來的預算,使得真正投入到金礦勘查工作中的資金越來越少,因此,要認清金礦地質勘查工作實際,通過提高勘查費用資金投入從而更好地確保日常的資金需求及勘查找礦,從而推動金礦地質勘查步伐。
2、政府給予支持,推動金礦開采新機制。隨著找礦工作深度的不斷加大,使得金礦找礦工作的難度和風險都越來越大,但是勘查工作者所得到的工資待遇卻沒有及時得以提升,這就使得金礦找礦工作者工作積極性受到了影響。因此,政府應該在金礦勘查工作方面進行合理的調控,從而提高勘查、勘查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通過與經濟利益掛鉤,可以更好地穩定勘查隊伍。
3、加大勘察工作的科技力量投入??萍际堑谝簧a力,加大科學的投資力度,能有效促進金礦地質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當前,在金礦勘查工作中隨著金礦埋藏深度的加大以及新類型礦床的發現,對于金礦勘查難度有了新的挑戰,金礦勘查工作者需要更為先進的金礦探測技術裝備及技術支持,從而能夠探明更富有開采價值的金礦,在這方面,國家要通過科技創新,組織好科技攻關,并將先進的技術成果應用到金礦地質勘查工作中來,從而更好地為我國金礦業的發展提供有力幫助。
總之,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應用現代化高新技術開發礦產資源已成為資源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而對于金礦礦床的研究會為后續的金礦選礦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由于我國資源“貧、細、雜”的特點,未來也將會有更多簡單、高效、經濟的新的勘探方法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