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琦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經濟類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唐 琦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我國高職教育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工學結合是新時代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改革的新要求,也是高職教育培養思想的重要創新。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日漸深化,高職院校實施教學改革中探求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全方位高職人才,實現高職畢業學生的職業標準與日后工作崗位緊密銜接的目標,最后達成提高高職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工學結合人才模式培養新目標。
高職教育;經濟類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是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的熱門話題,政府提出把工學結合貫徹落實到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中,對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重大改革。所謂人才培養模式,是指按照制定的人才培養戰略,采用想對穩定的教學課程和管理制度對高職生進行教育教學的一種模式。本文通過高職經濟類專業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研究,并淺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踐中的探索與思考。
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無法達到行業的需求,主要因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受到國家宏觀背景的影響,高職教育的運行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致使高職畢業生的職業證書與學歷達不到就業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高職院校自身問題,高職院校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沒有達到行業對人才的需要,在高校的教學體系設計上,沒有把教育目標和課程體系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另外高職院校的學業考核較為古板,仍以應試考試為主,資格證書為輔,忽視職業技能的考核。
目前我國的高職教育,說到底就是針對學生畢業找工作的就業教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應該準確定位,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明確指向就業。但是現在很多的高職院校仍然受到很多社會的束縛,受到其他高校教學影響,知識人才培養的定位模糊,對此現象,需要高職院校進行教育改革,與相關行業專業人才具體探討,研究行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結合實際確定專業崗位需求,制定針對崗位的教學內容,縮短高職教育和行業之間的距離,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系統理論性,要求教師的教學內容完整且連續,但高職教育與傳統教學模式強調的內容不同,高職院校強調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崗位與課程進行無縫銜接。高職教育應強調教學目標的準確性,著重培養學生能力,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多角度進行教學。高職院校在教學體系上,應該根據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進行課程的構建,針對上崗要求著重培養學生能力,從崗位的工作流程出發,將高職院校的課程合理分為若干個模塊,重新組織教學內容。落實證書考核方式,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中,堅持落實證書考核方式,要求學生考取國家級職業資格證,貫徹國家對學生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的要求。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要明確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國家職業要求相符合,課程設置時達到中高級的國家職業標準,將證書培訓教材和高職學生使用教材進行融合,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國家級證書的考取,構建合理的高職院校教學體系[1]。
培養崗位性人才,要求高職院校瞄準崗位,立足國家級職業證書,在職業教育中滲透崗位性理念,實施高職教育的精細化。例如,陜西航空職業學院的經濟管理學院下設6個專業,進而推行“與工作崗位,職業目標相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學院盯住6個專業覆蓋的職業崗位,通過實行崗位實習,將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貫徹落實,實現畢業與上崗之間的無縫過渡。其次,該學院瞄準職業證書,針對職業證書進行專業化培養。最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為高職院校,應該依托行業,爭取行業部門的支持,建立一支適應工學結合的教學團隊。目前,我國重視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引導并支持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合作溝通,但是落實到具體政策上,仍存在很多問題。作為高職院校,需要爭取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建立一批學校與企業互通、專職與兼職并存的師資隊伍,著重強調理論與實踐水平相結合,改變注重學歷的陳舊態度,注重培養具有實踐經驗的職業人才,在學校與企業合作中,發掘培養高質量的人才,組建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2].
高職院校為保證學院的活力,要與企業建立密切的關系。高職院校的經濟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目標就是如何與客戶進行業務交流,對本專業的業務內容進行精細操作,但是高職院校教給學生的都是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生只有通過親生實踐,投入到企業進行實際操作,才會對書本內容有新的認知和體會,這就要求學校與行業企業建立密切聯系,按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進行考試改革,著重培養崗位性人才。傳統的考試模式無法適應高職院校的發展,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取消傳統的考試制度,進行學生職業能力的考核。例如,針對經濟類專業,高職院校可以在期末考核中,取消試卷答題,讓學生投入行業實踐,依托超市行業設計三大實訓模塊,其中包括收銀管理操作規范、商品營銷管理策略和貨物存儲管理規范三大板塊對學生的從業能力進行鑒定考核[3]。
高職院校把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作為院校發展的重要內容,推動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新模式的開展,對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中順利開展具有重大作用。工學結合要求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保持緊密聯系,加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逐漸做到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與工作崗位實際工作內容相吻合,幫助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成為優秀的職業人。
[1]徐博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以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為例[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7,5(04):68-72.
[2]劉沛奇.關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8(3):70-71.
[3]邢世海,高明,米曉晶.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黑龍江信息科技,2010(3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