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怡
南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工業化與勞動力成本的關聯分析
張 怡
南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新時期,我國逐漸呈現出人口老齡化趨勢,勞動力的成本也在持續上升。而為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建筑行業仍然在擴大建設規模,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勞動力作為支撐。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筑行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工業化是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借助于先進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文主要分析促進建筑工業化的因素、分析建筑工業化和勞動力成本的關聯。
建筑工業化;勞動力成本;關聯
建筑工業化主要是一種新型的建筑生產方式,其生產方式是預制化生產構件、施工裝配式,其特征是機械化施工、部品化構件和標準化設計,能夠對設計、施工等全部產業鏈進行整合,建筑產品能夠達到環保、節能和最大化的生命周期。建筑工業化的實現,有助于我國勞動力成本提高問題的有效解決,并且可以提升建筑質量,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我國對建筑工業化較為重視,從2004年就發布了推進建筑現代化與工業化的有關政策,并且把提升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減小資源消耗,提升建筑功能,保證建筑質量作為目標。在2006年又提出了建筑工業化的要求,包括裝配式結構技術的整體發展,施工現場機械化和裝配生產的全面提升,使用可循環利用、能耗低、性能高的建筑材料,從而提升建筑品質,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
在推動建筑工業化的進程中,主要的社會因素是:(1)昂貴的勞動力成本。我國近幾年的勞動力成本一直處于增長趨勢,特別是東部的沿海地區,改變了勞動力的供求關系,普遍出現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人難找的問題;(2)國民提高了對住宅質量和住宅數量的需求,建筑行業必須加大建設規模;(3)受制于資源。建筑行業屬于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同時也是能耗比較高的行業,重污染、建筑能耗的總量比較大、比例比較高等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在擴大城市化規模的進程中,加劇了建筑行業的矛盾,也就是較大的住宅需求量、日益提高的住宅品質要求和昂貴的勞動力成本、有限資源及生產方式滯后之間存在的矛盾,要想解決這一矛盾,必須要盡快實現建筑工業化。在發達國家,建筑工業化已經有了很長的發展歷史,將人類社會帶入現代文化之中,比如日本、新加坡等國的住宅建筑中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預制構件率。我國建筑工業化水平還相對較低,所以要推動發展建筑工業化,促使住宅工業化盡快得到落實與健全,使我國建筑節省勞動力、環保、質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滿足。
建筑工業化和勞動力成本之間的關聯:其一,勞動力成本增長幅度大。近幾年,我國勞動力成本的價格上漲幅度要比建筑材料、機械價格的上漲幅度大。勞動力成本的增長,造成建筑成本增大,建設單位獲得的經濟效益就會相應減少。建筑行業考慮到未來勞動力成本依然會增長,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推進建筑工業化的實施。
其二,人口老齡化。近年來,我國逐漸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勞動力的年齡結構出現勞動。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逐漸提高了勞動力平均年齡;二是中青年勞動力的人口比例有所下降,而年長勞動力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通過調查發現,15歲以下年齡層、25歲到34歲年齡層的人口比例都有所下降,而35歲到44歲、45歲到59歲年齡層的人口比例一直處于增長趨勢。
建筑工業化的先導是技術,通過先進的裝備、工藝和技術,提升機械化水平,使復雜、繁重的手工勞動得到大幅度減少。同時,建筑工業化將建筑的標準化作為基礎,建筑設備、建筑制品和建筑的構件、配件等的生產得到發展,構建市場與技術服務體制之間的中介機構,促使經營活動和建筑業生產慢慢實現社會化和專業化。另外,建筑工業化可以使建設速度加快,人工勞動強度得到降低,勞動生產率得到顯著提升,推動建筑行業實現高質量和高效益。在全世界,規模化、機械化建造方式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少發達國家已經將建筑工業化作為裝配式建筑的重要施工方式,我國也已經在建筑工業化的路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業之所也能夠迅猛發展,其中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勞動力成本比較廉價。然而,近幾年市場經濟變化較大,勞動力的供求關系也發生比較的轉變,慢慢暴露出勞動力的年齡結構出現老化、人工成本出現大幅度增長等問題,對我國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造成制約。如今,我國的建筑行業三低一高階段,也就是較低的產業集中化程度、較低的勞動生產率、較低的產值利潤率和較高的市場交易成本,而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慢慢消失,建筑行業必須實現轉型才能夠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也就變成促使勞動密集型行業進行調整、升級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客觀方面來說,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可以推動建筑行業實現轉型,使其技術含量得到提升,盡塊實現建筑工業化。勞動力的短缺和成本提高能夠推動建筑企業對施工技術進行優化,從而提升建設效率,實現建造方式的工業化和機械化。
因此,勞動力成本的上漲能夠推動實現建筑工業化。通過預制裝配式的結構體系發展建筑工業化,使人工需求量得到降低,勞動生產率得到提升,是建筑行業應對上漲勞動力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
近幾年,我國勞動力價格一直處于增長趨勢,其中增長幅度要比機械、材料的增幅高,再加上建筑行業逐漸老化的年齡結構,導致我國缺乏勞動力、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問題越發嚴重。而建筑行業規模一直增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只有推動建筑工業化,使勞動力成本的困境得到緩解。同時。建筑工業化具有施工安全、建筑質量好、能源和資源消耗比較低、較高的勞動生產率等優勢,是未來社會的必然選擇。
[1]吳水根,郭睿,劉勻.建筑工業化與勞動力成本的關聯分析[J].建筑施工,2013,35(2)
[2]張程程,劉春梅,趙永生.工業化建筑建造成本影響因素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自然科學版,2015,28(4)
[3]陳迎春.建筑施工企業勞務成本控制因素分析與實踐[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