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健晶
南通精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從2013年起,南通繼濠河生態圈之后,開始著力打造通呂運河、海港引河“兩河兩岸”第二生態圈,這是目前南通城區規模最大的生態圈。兩河兩岸沿線將滿足市民健身、休閑、娛樂的不同需求,形成豐富多彩的公共休閑空間體系,成為城市的新氧吧、市民的好去處。其中,通呂運河沿線綠廊項目分階段、分批次實施,作者有幸作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代表參加了通呂運河綠廊二期項目的建設。
綠廊二期工程,西起通寧大橋東至崇川大橋,沿河南、北兩岸帶狀布置,景觀帶寬約40~100米,綿延2.4Km,設置了親水平臺、架空棧道、慢行系統、健身游戲娛樂區等多個特色區域。該二期項目從2014年10月份開始整修加固運河駁岸,先后有二十余家施工單位通過招標進場,施工合同總價達到1.5億以上。該綠廊項目,工程量大,施工安排相互影響,交叉作業、流水作業時有發生,監理除了要不折不扣做好質量、進度、費用三大控制目標的基本工作,都是以往項目少見的。所幸,在建設單位的支持下,在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理解和配合下,經過全體監理的共同努力,采取了好多辦法,克服了許多困難,項目于2016年年初建設完成。
作者在項目基本完成后,回想起建設過程,覺得有必要對一些特別的做法和想法進行歸納和總結,而對一些常規的監理工作制度,比如開工審查、方案報審、計劃報審、原材料進場審批、工序質量報驗和隱蔽驗收等制度,本文就不再贅述。
根據工程建設流程和工作需要,按管理學中組織結構設計的“任務與目標原則、專業分工和協作原則以及有效管理幅度原則”等,綠廊監理部設置了三個層級,總監及總監代表負責全面監理工作,中間層設置7個專業監理崗位,并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工作量和專業監理的管理幅度的不同,分別配置了2到5名監理員成為第三層級,各層級職責范圍明確,任務目標明確,保證了項目監理的全面覆蓋。
由于監理部人員多,布置工作或聯系溝通環節也就多,根據聯系群體不同和聯系內容的不同,分別建立了多個QQ群,大大提高了效率,來自業主和上級領導的指令和要求以及變更通知等都能及時下達,并保證每個信息都有據可查,避免了扯皮、推諉。
因為監理部人員多,對外聯系多,因而不要求所有會議都全員參加,但所有的會議紀要(內部會議、監理例會、專題會議),監理部的每個人,都要傳閱并要求簽字確認,以便相關人員都能及時掌握情況、開展工作。
一般項目,需要旁站的內容,都是專業監理或監理員進行旁站或驗收,總監(總監代表)也能看到并對重要事項做好布置。而大型項目,需要驗收的點太多,專業監理驗收之后,很可能馬上就實施下道工序,總監(總監代表)很可能不知道一些細部的驗收情況,又因為相互交叉作業,施工進度受到牽制,總監(總監代表)無法面面俱到。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監理部要求專業監理必須以群內信息形式提前預報給總監代表,然后由總監或總監代表進行安排旁站,或者總監或總監代表親自到現場進行檢查旁站情況,并預告后續工作的監理安排,確保了施工質量。
內部會議主要是指內部的學習、交流、溝通和問題的討論等。以往工地上出現了問題,一般都是找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或技術負責人進行批評或教育,但問題往往會此伏彼起,這里消除了那里又出現了。
施工準備階段,是一個重要時期,施工單位大量的組織、計劃和方案的選擇以及工作制度的建立都在這個時期形成,并將直接影響項目的實施效果。
本項目監理部要求新中標的施工企業,在開工進場前,一定要首先認真熟悉圖紙,比較和對照圖紙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提前發現圖紙上的存在問題以及現場可能導致的磨合和消耗,避免進場后相互打擾相互影響,將所有影響工期的矛盾和問題,都在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時全部掃清。除了因臨時施工變更,增加了部分需協調新老標段之間的矛盾外,其余均未發生新老標段之間的相互干擾,工程進度一帆風順。
施工招標時,施工項目劃分不宜過小。大型園林景觀綜合性工程在園區內某個景點、某個位置甚至可能在綠化相對密集的部位,按景觀需要配套設計了一個建筑物或構筑物,而一般的園林綠化施工單位大多沒有實力或經驗實施建造這些景觀要求比較高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建設單位則會單獨招投標,找到有能力建造房屋的施工單位插入到綠化施工標段中進行景觀施工,造成“國中之國”,而綠化和房屋施工的兩家單位,步調、進度、利益等不一致、想法不一致,大大增加了監理的協調工作量和協調難度。作者覺得有以下三種辦法可以減少或避免以上矛盾,供建設單位參考:一、分期招標:先將建筑(構筑)物招標實施大致完成后,再招包圍著景觀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綠化標段。這種辦法雖然建設周期拉長,但范圍和責任明晰;二、部分暫定,合并招標,把建筑(構筑)物設定為專業分包工程,造價暫估,列入園林綠化主體合同工程量清單,由綠化總包單位專業發包,減少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的協調工作量;三、一攬子招標,要求同時具有相應綠化和房屋施工資質的施工企業競標,中標的施工企業全部自行施工,工期能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去控制。
當然,不管采用哪種方法,監理進場后,都必須按先深后淺、先下后上、先內部后外部的順序進行協調施工安排,確保不相互干擾。
隨著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和森林城市的推進和發展,綜合性建設項目會不斷涌現,多專業、多工序相互銜接、相互滲透,這就要求監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提升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優化創新監理內部和整個項目內部兩方面的工作制度,實現項目的全控制。
[1]韓傳峰,吳進林.淺談我國監理企業競爭力發展戰略[J].建設監理.2004(01).
[2]王兆鋒.論監理單位對現場項目監理機構的管理[J].建設監理.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