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蕊
哈爾濱金融學院投資保險
投資連結保險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劉妍蕊
哈爾濱金融學院投資保險
自從我國衍生出投資連結這類保險服務之后,便令既有的保險產品體系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不過因為長期經受傳統的資本市場和保險公司等因素交織化作用,涉及投資連結保險的發展歷程也變得愈加艱巨,尤其是在保監會針對這類保險項目的銷售渠道進行約束之后,對于投資保險事業來講明顯屬于一類巨大的挑戰危機。與此同時,因為國內資本市場處于回暖趨勢,又令投資連結保險的需求空間全面擴張。所以,筆者決定針對當前我國投資連結保險發展過程中遺留的問題,以及日后富有針對性的處理對策等內容,加以有序地論證解析,希望為相關工作人員作為參考之用。
投資連結保險;發展問題;應對策略
所謂投資連結保險,即在融合保險保障和投資理財特性之后形成的特殊性產品,包括投保人日后獲取的身故賠償、滿期給付,以及現金價值等,都會在投資賬戶變化基礎上接連出現波動跡象。因此,投資連結保險主張將投連賬戶與普通賬戶的資產獨立開來,進一步設置獨立化的賬戶并加以妥善性監管。所以說,投資連結保險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形式和基金沒有太大差異,其間保險公司主要扮演著托管和投資等不同類型的角色,至于投保人則負責進行一切投資風險承擔,在此類條件下,開始對保險公司提供的賬戶管理能力提出愈加嚴格的規范要求。所以說,預先理清當前我國投資連結保險發展中遺留的問題,并規劃出協調性的應對策略,顯得十分必要。
(一)投資連結保險營銷隊伍的業務實力不佳
縱觀我國傳統的投資連結保險銷售工作人員,發現它們基本未曾預先接受完善化的專業培訓,即大多數屬于一般形式的保險代理人員,業務實力不強的情況下,他們在銷售產品環節中過分關注短期受益,而忽視相關風險的特征。正因為銷售人員對于投資連結保險的風險隱患,以及相關特征認知不夠深刻,許多投保人員在產品保單份額上出現明顯地下滑現象,主要就是怕會因此受到欺騙,隨即出現大規模的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贖回狀況。而如今我國購置投資連結保險的人員大多數屬于經濟條件不夠豐富的工薪階層,這類人群通常擁有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相比之下,投資連結保險原本屬于一類高端化的壽險產品,其想要得到理想化發展就必須要業務水平較高的營銷人員加以科學人性化地指導服務,但現實往往事與愿違,我國目前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營銷活動中根本未能衍生出上述強調的專業化隊伍。
(二)投資連結保險沒有保底收益且需要投保人獨立承擔一切風險
如今我國既有的投資連結保險產品,基本上不會設置保底的固定化受益,許多投保人的保單價值必然會在投資賬戶價值波動前提下產生適當的變動跡象。尤其是和股票市場關聯較強的產品,一旦說遭遇到大熊市之后,有關投資賬戶的價值便會出現極速的縮減跡象,在此類條件下,保單持有人的保險保障條件就會變得愈加不夠理想。市場之中可以視為單純投資標的的產品類型極為紛繁多樣,包括公募與私募基金,以及券商理財產品等,而投資連結保險和這部分產品相互對比之后,呈現出一系列獨特的保證功能,在此類條件影響下,如若說保單價值出現極速削減跡象時,便難免會和其具體產生的保障功能背道而馳。
(一)創建專業化的投資連結保險銷售團隊
自從我國發布進一步強化投資連結保險銷售管理的通知文件之后,便第一次針對我國既有的投資連結保險銷售模式進行一系列嚴格性的規范控制,具體就是主張投資連結保險銷售工作人員預先通過統一化的資格認證考核基礎上,及時參與到妥善性的銷售團隊業務實力和綜合素質培訓活動,保證日后精確化鎖定相關代表客戶群體、精確化講解諸多保單條款,為日后整個投資連結保險市場愈加健康和穩固性的改革發展,提供應有的保障條件。與此同時,作為保險公司,需要與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及時建立可靠的合作關系,力求在理財中心和試點的券商營業網點等支持作用下,令這類保險企業的投資連結保險銷售路徑得以持續性拓寬。
(二)積極地設計和沿用變額年金保險的服務模式
這里所強調的變額年金保險,實際上就是年金和變額保險諸多特性交互式融合所衍生出的產品,簡易地來講,就是主張將變額年金保險視為投資連接保險、最低保障條件、年金華支付形式相互結合的產物。這類產品的優勢特征具體表現為:不單單保留了投資連結保險應有的信息透明、受益潛力高等優勢特征,同時又可以像萬能和分紅險等進行收益數量保障,因此可以視為現有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改良結果。正是由于上述諸多特性影響,有關變額年金保險形式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保險市場體系之中的主要投資類保險。而我國正式引入這類保險服務形式是在2011年之后,因為其間同步融入了投資連結保險、萬能險、分紅險等特征,因此會被視為我國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改良結果;而在后期愈來愈多保險公司進行變額年金保險凸顯之后,作為投資連結保險投資人員將獨立承擔當中的一切風險,涉及以往無保底保障的消極現象將得到妥善性控制。
再就是考慮創建由保險和證券監管機構合力工作的監管體系。因為投資連結保險產品屬于保險產品與投資工具的融合產物,本身保留投資類金融產品既有的特性,作為一類現代優質化的保險監管機構,應該保證將證券監管機構豐富的實踐經驗借鑒過來之后,針對以往投資性產品監管工作中的諸多弊端加以消除。而在投資賬戶管理和評價認證層面上,涉及保險和證券兩類監管機構要盡量協調合作,重點任務是維持獨立賬戶對應投資基金單位價值的精確和公允性,目的則是為日后保險金額與保單現金價值確定,提供可靠的指導性依據。
綜上所述,關于目前我國投資連結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日后富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分析工作,原本就是極為繁瑣的。筆者在此闡述的意見十分有限,希望日后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持續加以完善。長此以往,真正令我國投資連結保險事業得以可持續性的經營與發展。
[1]吳迪.我國投資型保險之投資利益保護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2]李健煒.我國投資型保險的發展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2.
[3]劉曉暉.我國投資連結保險發展問題研究[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4(02):77-89.
劉妍蕊(1996 -),女,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民族:漢,學歷:在校大學生,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投資保險,研究方向:投資與保險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