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彤
華北電力大學
發展曲折但前途光明的政府與市場間的關系
梁曉彤
華北電力大學
政府與市場關系是涉及到政府治理和市場運行的基本問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對比分析中西方的政府與市場關系。西方主要經歷了重商主義、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再到新自由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來回擺動的幾個階段,最后出現了政府、市場、社會三方相互融合共同治理的理論,在理論發展上呈現出了百家爭鳴的趨勢,逐漸擺脫了政府和市場非此即彼的二元理論。我國十八大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跟隨時代腳步的創新之舉。國內學者在多學科的視角之下,研究重點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達成了一定的理論共識。在研究國內外理論之后,本文的思考是政府與市場間的關系應是合作共贏的關系,引入社會治理機制,加強三方治理的力度,是新時期下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不二之舉。
政府與市場關系;歷史發展;中西對比;理論前沿
我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表明我國已經進入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在新形勢下,研究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對于國內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16世紀中期以來,關于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問題,學術界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狀態??傮w上來說,倡導干預主義或放任主義的經濟學理論在西方國家的政府與市場關系中交替占據主導地位,呈現出一種鐘擺運動。鐘擺運動屬于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在這里抽象的象征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的發展歷程。政府對市場的兩種極端的態度位于鐘擺的兩端,分別為完全放任和完全干預。在政府與市場關系發展歷程中,某一時段處于某一極端(放任或干預),當出現一系列問題之后,轉向另一極端(干預或放任),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發展在這兩種極端之中不斷擺動。但是經過政府和市場幾百年的不斷發展與相互磨合,鐘擺的擺動幅度越來越小。從經濟學說史與政府實踐的歷史來看,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大致經歷了自由市場、市場失靈、政府干預、政府失靈這四個來回擺動的過程。政府與市場關系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以來,我國學者們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研究十分廣泛:第一,研究方法不斷深入,其中不乏針對很多案例進行兩者關系進的研究;第二,在多學科視角下進行研究;第三,研究關鍵各有側重;第四,關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我國學者們基本上達成了理論共識。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深化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對我國學者研究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學術界通過對西方政府與市場關系理論以及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的分析,通過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與現狀的研究,基本上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研究形成了一些共識如: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具有多樣性,要根據國情來正確看待。
西方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經過幾百年的鐘擺式運動后,學者們反思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開始倡導政府、市場與社會三方共同治理。強調社會治理的作用,打破了舊的研究框架,形成了新的“三足鼎立”式的研究框架。薩拉蒙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與國際接軌,中國學者從非營利組織的培育和管理以及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兩個維度展開了有關三方治理的研究,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創新了解決機制。
通過對西方“鐘擺式”運動的政府與市場關系歷程探究、對中國學者有關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文獻的梳理,進行中西方各時期關于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研究比較,總結特點。進而結合理論前沿,探討中國特色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經過西方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幾百年發展,大致呈現出三個特點:擺動的速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擺動的幅度隨著理論的創新越來越小;理論學說逐漸呈現出百家爭鳴的趨勢。
陳振明在廈門大學學報上的論述到,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握好政府干預行為的限度,確定好這種干預的范圍和內容,明確政府應當補充市場機制,而不是取代這種機制。曹冬英的研究則更加理論。他認為,我們不能盲從西方國家,西方國家政府與市場關系發展歷程已經表明,西方國家所采納的任何一種經濟學理論都有其明顯弊端,這些弊端通常在該理論被政府采納一段時期之后顯露出來,政府不能一直采用某一種經濟學理論,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所采納的經濟學理論,具體表現為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力度。
政府與的市場關系是公共管理領域的基礎問題,從重商主義到古典自由主義,再到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新凱恩斯主義,最后到政府與市場二元結構的打破,提倡三方共同治理,學界都有不同程度的爭論,呈現出百家爭鳴的趨勢。在十八大三中全會之后,我國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認識逐步更新,在新時期下,主張政府簡政放權,就要加強政府監管,在政府干預上弱化,在保障公民的安全和基本需要上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同時,充分發揮社會的作用,努力進行三方的融合,推動三方治理的機制創新。政府、市場、社會各在三角形的三個端點,只有相互平衡,才能保證象征著人民根本利益和幸福的三角形不扭曲。
[1]陳振明.市場失靈與政府失敗──公共選擇理論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思考及其啟示[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02:1-7.
[2]曹冬英.西方國家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鐘擺運動及其啟示[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