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周 易
承德市環境保護局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
王 磊 周 易
承德市環境保護局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建設進程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與此同時我國的農村生態環境卻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和污染治理工作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本文主要就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現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著工業化建設的不斷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污染物排放程度也在逐漸的增大,已經達到了全國污染總排放量的40%以上,面對如此大的污染物排放量,很多的農村管理部門卻沒有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因素方面很多,并且治理起來也比較復雜,所以目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的農村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卻沒有重視起來對環境的保護,只是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目前很多地區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當地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勢在必行。
(一)農藥污染嚴重
我國很多的農村地區,經濟水平不如發達城市,教育水平也比較落后,很多的農民對農業種植的知識水平一直是處于落后的狀態。對于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和農業種植設備了解不多。為了更高的追求農作物的高產,對農田進行化肥和農藥的噴灑,土壤和水資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在冬季和早春時節,為了避免農作物凍傷,很多的都是選用塑料薄摸或者加蓋大棚的方式來進行保護,塑料薄膜是屬于很難降解的物質也是會對土地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沒有垃圾處理站
在農村生活的人民,隨著時代的進步,生產生活使用的物品都和城市并無差別,但是卻沒有像城市的建設一樣,設立生活垃圾的處理站。很多的生活垃圾隨處的丟棄、堆放。以前農村使用的生活物品可降解的比較多,平時即使是丟棄了的垃圾也能再短時間內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現在經濟水平有所提升,為了更好的提高生活質量,使用的物品質量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因為降解上比較困難,垃圾在對方了一段時間后,并不能有所減少。并且農村并沒有設立相應的污水處理裝置,垃圾桶有的都沒有,人們的生活垃圾隨處的堆放,對土壤和水資源、空氣資源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三)畜牧業的發展不符合衛生條件
農村的畜牧業發展迅速,很多的人都投資農村畜牧業發展,并且前景也很好,但是畜牧業的發展很多都沒有響應的衛生部門許可,衛生條件很差,糞便堆積很容易滋生細菌,對當地造成一定污染的同時還會威脅到居民的身體健康。
(四)很多化工業遷到農村
我國政府為了更好的帶動農村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了減輕城市的污染壓力,將很多的工廠遷移到農村。但是農村污染物的處理達不到一定的標準,所以造成了污染物亂排的現象,嚴重的影響了農村的空氣質量、水質和土質。
(五)政府部門不重視
現階段,政府部門對于農村生態的保護上重視程度不夠,對此投入的資金也不夠,總體呈現的局面就是重經濟發展,輕生態保護。
(一)大宣傳力度,完善建設規劃
對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國民整體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識。對當地的居民可以采取發放傳單,知識講座的方式,提高對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政府部門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腳步,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同,提出不同的應對措施。
(二)提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把科技的引入作為農村農業發展的基礎,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建立相關的研究學科,更好的進行農村農業的發展,加大科技的投入也可以更好的替代化肥和農藥帶來的弄產品豐收。以科技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支撐點,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加強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有了良好的裝備,產量也就隨之增加,運用科技手段,突出重點,對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行良好的解決。例如使用秸稈粉碎處理的裝置,將農村的秸稈通過一定的手段壓制成為長時間可以重復使用的農作物薄膜,如果丟棄也不會對水質和土壤產生污染。
(三)加大資金的投入
政府的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村地區環境治理資金的投人,治理手段的實施都離不開資金的運作支持,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進行對比,經濟水平相對落后,所以資金投入是實現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保障,所以,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支持。
(四)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系統
要實現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首先就是要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建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團隊,專門的針對農村的生態環境的治理工作。設立垃圾處理站和污水處理站,時時進行巡查。選拔當地具有一定號召力的人,作為管理隊伍的管理者,加強對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力度。
(五)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法律
加強對于農村地區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能夠有法可依。設立相應的生態環境管理辦法,并做好落實工作。對于農村地區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企業,要實行嚴厲的處罰,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進行處理,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是個人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也要給予嚴厲的懲處,從而加強當地居民對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復雜且艱巨的工作,需要政府、企業、個人通過共同的努力才能夠實現。要建立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的意識,走可持續發展路線。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一定要秉承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法,通過政府部門出臺相關的政策,加強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更好的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規劃,從而更好的建設可循環生態系統國家。
[1]劉淑華,侯建敏,荊培才,等.京津冀一體化視域下的河北省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對策研究[J].江蘇商論,2017(2):174-175.
[2]李會影,鄭禮平.關于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思考—以浙江省寧波市四明山區域為例[J].現代化農業,2016(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