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光 張曉斌
河北大學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市噪聲污染的防治與管理
劉立光 張曉斌
河北大學
在新型城鎮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城鎮化建設面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由于新型城鎮化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過快的城鎮化建設步伐,滯后的城市規劃,日益沉重的城市承載力,使得城市病日益嚴重。在城市環境問題中由以噪聲污染為重,嚴重危害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所以積極有效的噪聲防治措施勢在必行。本文從新型城鎮化飛速發展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城市問題這一角度出發,首先分析了城鎮化建設過快對噪聲污染的影響,同時介紹了噪聲污染的概念、噪聲污染的幾種類型和噪聲污染的現狀,進一步闡釋了噪聲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最后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入手,并結合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提出了城市噪聲污染的防治措施。
新型城鎮化;城市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1 城市交通噪聲
交通噪聲是指汽車、火車、飛機和船舶等交通工具在行駛過程中發出的聲音,是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集聚,機動車的數量將持續增加,城市交通也將愈發擁堵,而由此產生的噪聲污染也將持續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由于城市交通的覆蓋面極為廣泛,有的交通路段會穿過很多繁華的商業中心和居民小區,當機動車駛過時,產生的噪聲會使人們的生產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
1.2 城市社會生活噪聲
社會生活噪聲覆蓋城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生活噪聲無處不在;娛樂場所的重金屬音樂,商家招攬顧客的高音喇叭和超大音量的流行音樂,近年來興起的廣場舞的嘈噪聲,小區棋牌室的各種叫喊聲,家庭生活噪聲和小區商鋪的噪聲轟鳴等。這些社會生活噪聲就夾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論白天黑夜,無處不在,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迫于無法忍受,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因為社會上缺乏完善的行為規范,人們的投訴收效甚微,甚至與噪聲制造者產生了不必要的糾紛。根據環保部的城市環境滿意度調查,人們對城市噪聲環境的滿意度不到一半,噪聲污染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一項重大難題,并引起了公眾的強烈關注。
1.3 城市建筑施工噪聲
城市建筑施工噪聲雖然是臨時性的,但施工過程中,各種大型的機器產生的噪聲強度非常大,對施工附近地段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又由于很多工地選擇在半夜施工,很多施工地段附近的居民半夜經常被吵醒,苦不堪言。由于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城市規劃布局很不合理,許多地區工程一直反復建設和規劃,建筑施工噪聲循環往復,持續困擾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
現今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無時無刻不經受著嘈雜的噪聲襲擾。無孔不入、如影隨形的噪聲污染如幽靈般,撥動著人們的聽覺神經,一點點吞噬著人們的健康,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城市噪聲污染會破壞人們的聽覺系統,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誘發多種疾病。
2.1 損害人們的聽力系統
噪聲污染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破壞人類的聽力系統。據臨床醫學統計,人們如果長時間處于強噪聲環境之中,就會感到耳根不適,產生耳鳴、耳痛等癥狀,并會損傷聽力。人們如果長時間在超過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聽覺疲勞得不到及時的恢復,耳內的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即形成噪聲性耳聾,嚴重者可能會長期失去聽力。據測定,如果噪聲超過了85分貝,人們患噪聲性耳聾的幾率將達到80%;如果噪聲超過115分貝,人們將不可避免的耳聾。
2.2 影響人們的睡眠
睡眠是人們緩解疲勞、養足精神、恢復體能的最為重要的方式,而噪聲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的恰恰正是睡眠。噪聲會刺激腦細胞,引起大腦興奮,導致人們難以入睡。長期在嘈雜的噪聲中休息會導致噪聲失眠癥,根據對一早市附近居民區的居民調查,80%的男性和74%的女性患有失眠癥,因為這里的早市五年以來,凌晨三點半就有人搶占攤位,4點大街上就已經很吵鬧,室內的噪聲高達60—70分貝,嚴重影響小區內居民的睡眠,而小區內的失眠者最多只能睡5個小時,最少的更是只有2個小時。專家研究發現,50分貝以上的噪聲便會影響人們的睡眠質量,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睡眠,不僅會得噪聲失眠癥,還會出現耳鳴、記憶力減退、心率不齊,嚴重者還會導致神經衰弱。
2.3 損害女性的生理機能
據有關專家對北京、哈爾濱和長春等7個地區耗時三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噪聲對女性的危害要遠高于對男性的危害,噪聲會導致女性月經失調,增加孕婦流產的幾率,還會導致孕婦早產,胎兒畸形。女性在噪聲的環境中工作,會導致女性性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等,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
3.1 建立完善的城市規劃,合理劃分城市功能分區
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缺乏合理的城市規劃,破壞了城市生態環境,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城市噪聲污染。在新型城鎮化推進和老城區的改造過程中,政府要防患于未然,從城市生態文明的角度,建立完善的城市規劃,市區道路系統的建設要盡量避開居民區,設立隔音墻,修建綠化帶;工業區的選址要遠離市中心,工業廠區降噪達標排放。用科學環保的手段對城市功能區進行劃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源。
3.2 加強宣傳力度和道德約束,培養市民減噪意識
城市噪聲污染的治理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有成效的,減少噪聲污染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都成為降噪源頭。社會公眾要加強噪聲防護意識,在進行這些娛樂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門窗緊閉,或者選擇非休息時間再進行娛樂活動。只有當每個人都有很好的降噪意識,從自身做起減少噪音源,城市噪聲污染才能得到改善。
城市噪聲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根治的,但是我們要從自己做起,樹立減噪意識,做好噪聲防治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全社會建立噪聲防治聯動機制,從源頭上治理噪聲污染,隨著專家、政府和人民對噪聲污染的日益關注,噪聲污染的治理將邁入新的階段,只有全民合作,城市噪聲污染才能根治,生態文明城市才能建立,人民也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
[1]鄒飛.我國城市噪聲污染及其防控對策探討[J].北方環境,2011(Z1).
[2]楊楠.淺談城市噪聲污染及其防治[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1).
劉立光(1990-),男,漢族,河北省邢臺市人,法學碩士,單位:河北大學,研究方向:人口經濟學
張曉斌(1991-),男,漢族,河北省邯鄲市人,法學碩士,單位:河北大學,研究方向:人口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