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攀麗
荊門市國土資源局東寶分局
淺析我國耕地保護與節約集約用地
楊攀麗
荊門市國土資源局東寶分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耕地保護與節約集約用地的主題顯得越來越重要。耕地是糧食生產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生活保障。嚴格保護耕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對耕地保護與節約集約用地的必要性進行了概述,詳細探討了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措施,旨在促進我國耕地的可持續發展。
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與生態的保護,都有賴于經濟的發展。2007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的重要一年,促進經濟工作從“又快又好”邁向“又好又快”,將成為經濟工的一大亮點。因此,發展經濟即要保證效益又要保證速度。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是需要建設用地,這就不可避免的會威脅到現有耕地。耕地是土地的精華,是人類不可出讓的生存條件。據調查,在人類所需農產品中,80%以上的熱量、75%以上的蛋白質、85%以上的食物、95%以上的肉蛋奶都是由耕地生產或利用其副產品轉化而來的。可見,耕地為人類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農產品,是農業存在與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國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經濟要發展,占用一定數量的耕地不可避免。如何協調保護耕地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提高耕地保護績效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1.1 社會穩定以耕地保護為保障
我國是農業大國,有8億多農民,其中相當部分以耕作農地為生。建國以后乃至改革開放以來,一些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往往都涉及土地問題。耕地是農民重要的生產資料,不僅具有生產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保障功能。保護耕地對億萬農民的生計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對農村乃至全社會具有穩定作用。
1.2 耕地保護是生態安全的組成部分
耕地本身對生態環境就有改善功能,另一方面,過度的毀林開墾、毀草開墾以及圍湖開墾擴大耕地面積會導致水土流失等問題,引起生態環境的惡化。同時建設占用耕地對生態安全還有間接影響。建設占用耕地一方面會造成耕地生物生產功能的喪失,對耕地總體生產能力形成直接危害,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對糧食需求的持續增長,可間接引發邊際土地的大量開墾,或加大單位面積土地上化學能投入而引發土地和環境化學污染,進而對土地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1.3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必要性
(1)土地資源不可再生要求節約用地。
從我國來看,土地總面積9600千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10%,永久性牧地占土地總面積43%(1994年),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14%。而耕地面積占本國土地總面積比重超過中國的有:美國21%、法國35%、德國35%、意大利37%、印度57%、英國25%,人多地少的日本為12%。因此,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土地的人口承載力處于“臨界狀態”,并將長期處于這一狀態。節約是最主要,因為再怎么增加,我們土地總量是固定的,開墾的荒地也不多,整理出來的土地也不多,所以還是要提倡節約。我國土地供給極為有限這一現實表明,我們必須珍惜每一寸土地,高度重視節約用地。
(2)土地利用方式轉變要求集約用地。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發達國家對土地利用方式早就采取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講求單位用地的土地產出率和土地效益。我國面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任務,需要高度重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人與經濟、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其中土地利用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
2.1 借地挖潛,盤活存量
在嚴格控制用地總量的基礎上,從挖掘潛力、盤活存量上做文章。把節約集約用地落到實處。一方面,必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按規劃用地,保護基本農田,全面落實基本農田“五個不準”,堅決守住基本農田這條紅線;嚴把征地和土地轉用審批關,堅決落實對非農建設用地“六個一律不批”的規定,同時,加大復墾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建設用地供應監管力度,新上項目首先要利用存量土地。
2.2 轉變土地利用方式
我們國家現在還有40%的土地是低效利用。建設用地利用率,特別是城市的建筑密度還很低。比如,一些地方發展工業唯GDP至上,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拼資源、高浪費、低產出;一些地方城鎮建設盲目鋪攤子,建寬馬路、大廣場,大量占用城郊良田。有些城市搞大花園式的廠房、花園式的大院等。公共基礎設施匹配性差,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等都造成了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因此,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擴大土地有償使用范圍。不計成本的劃撥用地模式和習慣,是造成目前城鎮存量土地閑置、粗放、低效利用的根本原因,通過經營性基礎設施用地、競爭性工業用地逐步有償使用,制定協議出讓土地最低價制度,促進土地的節約和集約利用水平。
2.3 統籌兼顧,科學規劃
我們堅決反對建寬馬路,大廣場等大量占用土地的行為,但建設用地利用強度也不是越高越好。特別是城市用地,建筑密度、高度和建筑容積的增加,人均擁有綠化、休閑、廣場面積減少,交通、噪音、安全隱患等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從而會降低土地利用的價值。不利于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也不符合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因此,要搞好土地利用規劃,增強土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科學規劃是節約集約用地的基礎。
綜上所述,我國耕地保護與節約集約用地對耕地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必須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耕地保護與節約集約用地措施,這樣才能最終實現我國耕地的可持續發展。
[1]黃尚寧.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廣西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建軍談第26個全國土地日[J].南方國土資源,2016,(07):15-17.
[2].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河南省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掠影[J].資源導刊,2016,(07):65.
[3].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N].鶴崗日報,2016-06-27(002).
[4]本刊編輯部.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紀念第26個全國土地日[J].青海國土經略,2016,(03):1.
[5]蘭偉香.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N].麗水日報,2016-06-24(008).
[6]唐廣生.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N].廣西日報,2016-06-20(006).
[7]祝桂峰.節約集約用地 切實保護耕地[N].南方日報,2016-06-17(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