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軼蓉
身份證號:62010419900610523
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分析與研究
曹軼蓉
身份證號:62010419900610523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二十國集團(G20)與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積極提倡建設全球一致化的優質型會計準則。國內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策略的研究工作從未終止過。文章在對目前國際會計趨同形勢與發展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對國內眾多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措施進行探究。
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現狀;策略探究
會計可以被視為銜接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活動的樞紐,近些年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成為了很多國家與地域積極參與進國際財務報告團隊的內驅動力。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科學的擇選與應用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策略在推動社會經濟保值增值方面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本文以此為論點,做出相關論述。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很多的集團與金融理事會提議構建一致性的會計準則,同時強化會計數據的公開性與透明度。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率先倡議應用上述措施,但是基于國際會計之間的形勢正處于大規模調度模式中這一實況,所以可以推測的是現階段國際會計趨同目標的實現遇到了諸多瓶頸。可以做出如下的歸納:
一是國際金融監管框架正處于重新構建模式中,其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出的標準體現出高端性與前瞻性;二是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此時國際經濟衰減現象顯著化,并且不同監管部門對金融監管機制運行模式與規則提出更高的標準,從而確保國際金融機構審查與監管效率,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嚴格編制也是極為必要的。
2.1 企業會計準則國際化是基礎
秉持趨同原則,是最為嚴謹的企業會計準則國際化路線,這主要是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一體化時代中, 國際會計準則可以被視為世界各國間的共性語言,在維護國際市場運轉規范性與和諧型,強化效益共贏性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正因如此,世界各國在維護自體利益的基礎上,積極探尋一致性的會計準則是強化自體實力的有效對策。在國際性會計準則的導向下,市場經濟在發展中跨越國界,在交易、生產、貿易、金融等方面均體現出國際化特征。只有在共性規則的指引下,國際市場運轉的規范性才會得到切實的保障。但是應該明確的內容是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絕非是各國會計準則的等同。
2.2 深度解讀國際準則內涵是關鍵
實質上就是深度解析公允價值。發展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絕非是原封不動的執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計量規范,其可能與國內經濟市場運轉模式不相符,甚至會出現排斥現象。 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過程對公允價值的解析不只是體現在對其最終計量成果環節上,對其產出流程進行系統化研究也是不容忽視的工作內容。對Ⅰ級、Ⅱ級市場價格定位與貿易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從性質上去探究其對有關項目,特別是對金融資產定價的影響程度,借此方式去處理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運行效率問題[1]。總之,只有對國際準公允價值內涵有全面認識以后,企業會計準則國際的實際價值才會彰顯出來。
2.3 參照實況制定會計準則內容與完善報表是重點
企業會計準則主動踐行國際化發展模式是其創新發展的外在體現形式,但是會計準則的趨同不等同于絕對統一性,也就是說在對企業會計準則施以修整對策之時一定要秉持以實際為基點、有詳有減等原則。面對國內外一致的貿易與事宜,在貿易條件與性質等同的狀況下,強化企業會計標準和國際會計準則之間的協調性;面對于國外市場經濟中存有的,國內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在后續發展中將會出現的,應該對其進行效仿,體現出趨同性。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進程中內容的編制應該體現出靈活性,國內經濟市場處于特殊的運行模式中,所以對于與國際市場貿易活動性質上存在差異性的事項,應該區別對待,即以實況為基點,對其另作處理;而對于當下國內市場經濟特色化的交易事項,為維護與強化其運行規范性,編制特質性會計處理規則是極為必要的對策。
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國內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以后現有評價方式的修訂工作。具體是對現有評價方式執行以后產出的結果對有關利益者的影響效果進行深度剖析。這主要是因為企業財務報告的應用者通常不是財務專職者的緣故,所以強化評價方式與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之間的同步性,那么企業決策效率將會有顯著的提升。總之,在對企業會計準則施以改革手段的同時,做好財務評價方式調整工作是極為必要的。
2.4 對新會計準則實施效果進行監督是保障
從宏觀的角度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新會計準則的大規模應用將不會是難題,為了強化新會計準則推行的有序性與實用性,加大對其實施效果監督管理力度是極為必要的。監管工作預期效率的取得,需要有各項會計監管體制的輔助,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監督、社會監督與政府監督的會計監督機制,從而使會計監督三位合體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2]。與此同時借助企業這一新會計準則實施的主體,應該對其結構施以重整規劃對策,強化其治理結構的健全性與內控質量,其管理層運行模式受到一定的管束,借此途徑使詳實性、公允性的會計數據信息產出。外部監督環節,監管機構應該將機體的權職充分發揮出來,做好企業會計信息監督力度,特別是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借助強化注冊會計師獨立執業水平的形式,強化審計工作的真實性與精確性,將外部審計對新會計準則實施狀況監管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企業會計審計效率有“質”的提升。
為了強化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效果,不斷探尋對話機會也是極為有效的趨同對策。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任重道遠的,在趨同的同時強化自體特性,從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1]李欣蔚.影響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因素分析[J].理論導報,2014,11:34-35.
[2]吳秋紅.新時期下國際會計趨同形勢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策略選擇[J].現代經濟信息,2015,03:185.
曹軼蓉(1990-),女,陜西省渭南市人,名族:漢,職稱:無,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方向:會計準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