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猛
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
淺談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控制
李雙猛
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地變化發展。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與關注,想要讓建筑工程建設成為一項惠民工程,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是一個工程建設的關鍵所在,也是建設管理的一個重要保證。通過嚴格的控制,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善和調整。本文就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著手進行分析,提出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控制措施。
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控制
考慮到建筑工程所處位置,一般會呈現被地下水包圍的狀態,所以耐久性和安全性對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來說顯得非常重要,故防水施工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質量好的防水施工對于一個建筑工程項目來說尤為重要,只有好的質量,才可以對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起到保障作用。如果防水施工做的質量不好,那建筑工程很容易會被地下水入侵。地下建筑工程尤為明顯受害,一旦地下結構入水,那地下建筑空間將會變的潮濕,容易導致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出現腐蝕生銹,導致整個地下建筑工程的結構強度降低明顯,這樣就大大影響了整個建筑的安全性。
2.1 管理科學化
管理科學化的原則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工程施工內容眾多,牽涉層次比較復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性的管理體系與管理方法去完成這項任務,將施工內容進行統一的有順序的安排,同時在各個環節,都能有所依靠的軌道進行運行,以免出現管理失衡的情況。克服質量通病、保證不漏。只有這樣的防水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才能真正切實有效的向著專業化與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一個工程施工防水施工質量的順利進行,需要多方面的管理引導,不管是相關的技術人員的管理還是施工人員的培訓教育、宣傳,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的科學化的管理體系作為引導,一步步將工程進行下去,建造出優質的建筑,惠及廣大百姓。
2.2 管理精細化
管理的精細化是指的要有一個精細化的指導理念與思想去指導施工人員進行工程的建設。能夠積極做好各個環節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保證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高效性與質量的提高。同時精細化的管理也有助于在施工過程中,例如重視防水層與相關層次施工交叉問題,防水層施工完畢,應及時做保護層,減少不必要的返修。定期進行設備維修,防水層完工后,應進行清除,保證管、縫內通暢,滿足使用功能。做到降低經濟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將利益最大化,做到經濟與環保的統一,資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不是錙銖必較,而是在整體的管理系統中,重視細節的把握,將每一步都能落實到實處,提高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保證工程防水施工質量控制的順利長久的進行。
2.3 經濟節約化
經濟成本的節約化是指,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屬于典型的資源消耗性項目。在成本的使用上,本著成本控制的理念。處理好建筑項目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之間的關系。依據科學進行經濟因素分析,提高防水施工質量控制,及時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機具和施工作業損傷。保證給出更加節約成本的方案,保證不會給資源帶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
2.4 監管制度化
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的過程中,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工程的安排。按照法律的要求進行施工,真正將防水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落到實處,朝著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方向邁進。依據國家規定的相關政策和法律基本精神去開展防水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結合建筑工程計劃的實施,制作出以一個合適的方案,使得防水施工質量控制朝著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3.1 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措施
建筑地下工程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將會對決定其防水施工質量,所以在建筑工程設計階段便要對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進行控制,設計單位需要在業主方提供的地下室防水功能、防水抗滲等級以及抗滲構造(如在地下室底板設置后澆帶,后澆帶寬度一般為80cm寬和在底板與外墻交接處高于底板20cm處設3mm厚的止水鋼板)的基礎上,對建筑物地下室的整體結構進行設計,設計人員在設計階段要充分考慮地下工程的防水與排水措施,如設置盲溝和集水坑等,以減少地下水對地下室的浮托作用,或者通過多道設防的方式來滿足地下室整體結構對防水功能的需求,避免因設計缺陷而導致建筑地下防水施工出現薄弱環節,確保建筑工程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
3.2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措施
施工單位應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進行控制:(1)關于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等施工材料,是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階段的主要材料,防水材料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程最終防水性能,所以施工單位要通過合理措施對材料質量進行控制。工程管理人員要通過對材料采購、進場驗收、儲存以及使用等多個環節控制,來確保進場的防水材料都能滿足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要求。(2)關于建筑工程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決定了建筑地下工程整體防水性能,所以要求施工單位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通過抗滲性實驗等,來確定出防水混凝土混合料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配比,技術人員在防滲混凝土生產中要高度關注粗細骨料級配問題,確保其達到設計抗滲性標準后才能進行結構施工。混凝土結構在澆筑施工中施工人員要避免其產生裂縫等常見質量通病,所以施工單位一般可以通過采用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設置施工縫等多種施工技術,并且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施工人員應對振搗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在分層澆筑施工中要通過二次振搗來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密實度,避免防滲混凝土在澆筑施工中產生離析現象,在砼初凝前用抹漿機對地下室底板砼進行磋毛壓平,可減少砼裂縫。施工單位在防水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結束后要對保養工序進行控制,通過合理化混凝土養護時間(地下室底板抗滲砼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14天)與次數來進一步提高養護施工質量,或者根據混凝土實際情況來適當延長養護和拆模時間。
3.3 地下防水施工細部構造的質量控制措施
對于建筑地下工程來說其在本質上屬于隱蔽工程,而一些較為特殊的施工部位往往容易產生滲水或漏水現象,所以本文認為施工單位要對該類部位進行質量控制,避免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質量無法滿足建筑產品的使用要求。(1)有關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縫處理的質量控制。現代建筑行業技術標準要求防水混凝土底板結構不宜設置施工縫,通過連續澆筑成型來提高其整體防水性能,如果工程特點要求其必須設置施工縫則要將受力或變形較小處作為主要選擇位置,在兩側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后要采用防水膨脹混凝土對其進行澆筑。再者,地下室外墻的施工縫一般都是在高于底板200mm進行設置,而施工縫的形式也主要以水平施工縫為主,為了滿足整個建筑地下室防水設計標準要求,施工縫在預設中要合理留置一些沉降縫、后澆帶處等,技術人員要避免其在受剪力最大的位置預設施工縫,這對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對于后澆帶的做法,則可采用高于地下室底板砼一級的砼進行澆筑,且必須為補償性微膨脹砼,微膨脹劑的摻量一般為水泥用量的12%。(2)有關地下防水工程圍護結構的質量控制。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圍護結構的穿墻螺栓是一個薄弱點,如果施工單位沒有對其進行特殊處理則會降低防水性能,所以施工人員應在螺栓根部砸出一個大約20mm的缺口,然后使用氧炔焰將螺栓露出的部分進行切割,并采用瀝青涂抹后再用防水砂漿將整個缺口進行封閉抹平處理。(3)有關地下防水工程穿墻管部位的質量控制。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給電氣、排水等系統預留的洞口或管道也是一個薄弱環節,所以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要合理設置預留套管,套管外部與混凝土結構基礎部位應采用止水環進行處理,套管內部與管道之間的施工過程中應采用膨脹止水帶進行處理。
總之,我們必須意識到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制定良好的質量控制體系來進一步提高整個防水施工質量,確保地下防水工程質量可以滿足建筑行業發展要求。
[1]余普紅.淺談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9:263.
[2]張漢昆.探究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107-108.
[3]李偉.地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的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