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趙青
上海柏濤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淺析建筑設計當中綠色建筑技術的有效結合
沈趙青
上海柏濤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帶動了我國科技整體水平的不斷進步。然而當前我國面臨著資源稀缺與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會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當前加大對綠色建筑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目標。本文將從綠色建筑技術與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方面來進行詳細的分析。
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當中的綠色建筑技術不只是做到表面的綠化工作,更是需要不斷地深入到整個建筑工程當中,并且要積極的運用綠色節能環保的新型材料,從而搭建出良好的生態水循環系統,從而最大程度上來降低裝飾材料的損耗問題。因此這就需要在建筑設計的過程當中,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也要做到有效的優化和結合綠色建筑技術,是建筑設計當中的關鍵所在。
綠色建筑是近年來被提出來的一項建筑設計方法,主要是指在綠色理念的引導下,確保建筑施工的合理開展,促進了建筑施工損耗和污染的進一步降低,有助于促進建筑工程內部各項工作的良性循環。從客觀角度對綠色建筑技術進行分析可知,綠色建筑技術在現階段的應用過程中,與目前社會的發展趨勢相適應,促進綠色建筑走上了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建筑類型,對建筑進行拆分處理,結合項目的內容及實施特點,提升了綠色建筑成果。綠色建筑技術與其他建筑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能夠很快的適應各個地區的不同地理條件、人文條件及自然條件等,綠色建筑的實施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注重追求建筑的最終效果,建筑技術的執行目的明確,有助于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收益的提升。第二,綠色建筑技術與其他建筑技術具有較強的共通性,都是為了使建筑工程行業走向更高的發展層次。但是應用方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傳統建筑技術具有彌補作用,為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服務職能。
2.1 高效性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自然資源、綠色資源、生態資源,在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當著力于提高建筑整體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土地的科學規劃、區域水源的節約、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等。
2.2 地域性
我國地大物博,東部沿海地區,其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條件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北方地區、西部地區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中,應當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設計原則。
2.3 協同性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綠色建筑就是一項工程建筑,但是從整個生態社會協調發展的角度來講,綠色建筑則是一項有助于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綠色系統。因此,在設計中,應當將整個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建設與外界周邊環境相融合。
3.1 規劃階段技術的優化結合
規劃階段是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重要內容,占有重要地位,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決方法,強化了對建筑場地的深刻理解,促進了建筑技術性能及優勢的充分發揮,強化了建筑設計效果,確保了建筑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避免了設計過程存在的瑕疵。在運用綠色建筑技術時,需要結合以往的設計經驗,做好建筑規劃階段的優化設計,從以下幾方面出發:首先,必須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基礎資料進行深度分析,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光、電和聲等,加大對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力度,確保建筑技術與能源之間的良性循環,在根源上減少建筑材料浪費現象,將建筑資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其次,對綠色建筑總平面進行合理設置,結合不同的設計內容,確保設計內容的優化完成。明確影響建筑規劃的因素,明確在不同的建筑階段,設計內容存在的差異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上的內容開展各項平面設計工作,確保平面設計工作的深度優化,與項目施工階段保持密切的聯系,避免受外界各項因素影響,影響綠色建筑施工效果。
3.2 氣候適應性的優化結合
對氣候適應性進行優化結合分析時,需要建立在經典綠色建筑的基礎上,加大對不同氣候區建筑設計的合理研究,明確建筑設計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建筑基本屬性。首先,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運用性價比高和污染小的建筑施工材料,優化整體施工效果,以便能夠更好的應對極端天氣所造成的影響。其次,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綠色建筑技術內容,綠色建筑設計并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需要建立在規范化的基礎上實施,促進基礎設計與綠色建筑技術相結合,提高與周邊氣候的適應能力,并且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預留出設計時間,提高保護性建筑設計成果。最后,促進形態設計與節能的優化組合,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從長遠化角度考慮,不要僅僅局限于解決當下問題。將建筑與自然環境相協調,是建筑在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是目前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加大對不同建筑功能、氣候適應性和文化進行研究,展現出了綠色建筑顯著性的氣候適應性。
3.3 形態設計與節能的優化結合
綠色建筑設計與一般建筑設計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主要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代替感性認知進行設計,綠色建筑設計建立在定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實施。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建立在形態設計與節能優化結合的基礎上,需要采用形態設計與節能的優化結合,運用計算模擬手段對設計策略對建筑能耗的影響進行分析,優化綠色建筑設計效果。所有的形態設計方法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配合綠色建筑技術。由于我國的人口較為龐大,對建筑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建筑形態設計與節能的優化組合,給綠色建筑設計提供更多的參考,確保建筑后續工作的高效開展。
綜上所述,在建筑設計過程當中,優化與結合綠色建筑技術,將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向著低成本與低碳環保以及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道路發展。將綠色技術和建筑有效的結合起來,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的同時也能創造出可觀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為人們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周成.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D].青島理工大學,2015.
[2]鄭立紅.綠色建筑設計優化相關問題思考[J].建筑節能,2016(11):68-71.
[3]鐘中,蘇笑悅.南方地區綠色建筑設計手法及其綠建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2016(4):1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