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小威
上海柏濤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試述生態建筑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
繆小威
上海柏濤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與傳統的建筑設計相比較,生態建筑設計涵蓋了許多創新的設計原理與設計風格。本文將深入分析了生態建筑的具體概念與特點,并且對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進行了探究,在最后將介紹了生態建筑的具體設計方法。從而希望通過本文的相關研究能夠對我國生態價值起到很好的作用。
生態建筑;設計原理;設計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了我國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雖然經濟危機對建筑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造成房地產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但是我國不斷出臺相關的政策,對建筑行業加大了扶持力度,建筑行業為了很好的滿足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需求與我國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建筑行業也開始尋求新的設計理念與方式,生態建設設計逐漸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在開展生態建筑設計工作的時候,設計人員要對生態建設的原理與概念都要有著充分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生態建筑設計能夠真正體現出其自身所具有的意義。當前我國的生態建筑設計與發展跟一些發達國家依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的生態建筑設計還是處于在剛起步的階段。在開展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建筑設計的時候,需要將生態建設設計原理能夠真正的運用到建筑設計當中,保障生態建筑設計所遇有的意義不只是通過理論能夠實現,在實踐當中更要將生態建筑設計充分的體現出來,從而保障我國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得到很好的落實。
生態建筑是屬于一種新型的建筑方式,也是將具有現代化的建筑設計理念和目前所提倡的綠色生態建設進行有效的結合。生態建筑設計就是通過對建筑自身的特點,然后再結合建筑所處的周邊環境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設計,從而保障生態資源能夠在建筑環境當中來實現高效的運用,降低環境污染確保生態環境不會受到破壞,從而來達到節省生態資源,促進建設工作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目標。在進行生態建設設計的時候,生態建筑設計是集建筑學與生態學以及工程學等多個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設計學科,運用具有現代化的科技方式,對建筑的整體因素與周邊自然環境實行有效的結合。生態建筑設計自身所具有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是生態建筑設計具備極強的完整性和體系性; 其次無論建筑資源還是生態資源都可以借助生態建筑設計理念達到降低環境污染和提高資源綜合使用率的目的; 最后是生態建筑體現出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積聚的所有的意識觀念和價值觀,將生態建設的社會性更好的呈現出來。
2.1 重視因地制宜
隨著城市化建設速度的加快和城市人口不斷的增多,致使我國的土地資源面臨著越來越緊張的研究形式。生態建筑的設計方案應當尋求建筑與環境的最佳融入,對建筑周邊環境進行優化分析,要加強對地域性特點的關注程度,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建設設計,從而實現建筑的社會效益和環境的生態效益。
2.2 節約能源
節約能源指的是在進行生態建筑的過程中,盡量將所采用的資源量減小到最少,降低浪費資源,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在進行生態建造的整個設計及建設的過程本身可能即是一種保護及節約能源的行為,故而設計成果的呈現充滿了創新的可能,建筑形態的呈現往往不會過于繁瑣復雜,既減少了資源的投入還通過降低一定的施工投入進而減少建設過程的能源浪費。
2.3 利用新興技術
隨著生態建筑理念的深入研究和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節能環保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對生態理念也越來越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亦大量介入了生態理念,滿足了生態建筑的要求。通過使用新興的技術相關的手段和材料來完成施工建設,對于資源的保護與生態建筑的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必須要使用自然材料,那么必須在保證不損壞生態平衡的基礎上來利用。
2.4 資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有些建筑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這極大的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增加二次建設的資源投入,并且還可能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危害。所以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時就需要盡量得增加建筑的使用壽命,進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3.1 加強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利用
通過對當前建筑物的觀察和分析,目前大量建筑的照明方式依舊是傳統的發電照明。在綠色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屬于最為常見和當前使用最多的綠色自然能源之一,對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開展生態建設時,可以充分的使用儲存自然陽光能源的方式來降低對煤電的依賴性,保證大量的可重復能源的利用,得以實現在更大范圍內對環境的保護。
3.2 選擇可再次利用的生態材料
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使用材料,就必須要解決長久的材料使用問題。一些施工過程中大量浪費材料,大量使用無法重復利用或者使用壽命較短的材料,這將造成使用過程中二次投入資源的增加,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進而還可促進綠色生態建材產業的發展,直接對生態建筑設計的前進產成影響,是大范圍實現生態建筑設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3 將新材料新技術充分應用到生態建筑中
為了更好的保護自然環境,應將新材料新技術充分應用到生態建筑中。例如在對外墻進行建筑施工時,我們可以使用新型保溫材料,減少墻體傳熱性增強建筑的保溫效果,減少室內溫度的流失。利用新型施工技術方法,迅速安裝操作,降低施工過程中污染大氣以及自然環境的可能。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方法還可以不斷創新,例如利用踩踏壓力發電地面代替路燈照明等。
綜上所述,生態建筑不管對建筑界或者是整個社會的長期發展都將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會給社會帶來綠色效應,讓更多的人對綠色技術高度的重視,還會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探索上產生重大的推進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生態建設設計理念,要有效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并且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為人們建設出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態建筑環境。
[1]黃維.生態建筑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J].四川水泥,2016(3):120.
[2]薛淞濤.生態建筑設計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J].環球市場,2017(5):254.
[3]吳全劍.生態建筑設計原理及設計方法[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8):281.
[4]張靜,朱炯宇.生態建筑設計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