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健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十三小學
小學英語課堂問題行為的探究與對策
齊文健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十三小學
隨著我國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的提高,新課改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其中,在小學的英語課堂上表現得十分明顯。教師逐漸認識到了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在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行為就會凸顯的淋漓盡致,給老師的教學帶來極大地不便。文章針對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了探究,并給出了一些個人的對策。
小學;英語課堂;問題行為;探究;對策
課堂問題行為主要是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因為身體和心理的原因而產生的擾亂課堂秩序、妨礙教學的正常進行的行為,主要包括上課打鬧、不參與課堂教學、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小學的學生生理心理還沒有發育完全,自控能力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獨立的人格,還需要人的引導和批評才能夠正確成長,但是現在由于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們的生育觀念的改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對于孩子的溺愛十分嚴重,再加上近年來教師嚴禁體罰學生,很多教師反映對于孩子“不敢管”。然而,為了教學的順利進行,也為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探究學生的問題行為以及提出對策十分重要,文章就以英語課堂上的問題行為為切入點,進行了探究和分析。
2.1 學生自身原因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同時也是課堂行為問題的主體。
2.1.1 生理障礙
通過對國內的研究報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患有疾病的孩子可能會較多的產生課堂問題行為。比如說患有多動癥和小兒麻痹癥的孩子,他們首先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可能會不自覺的在課堂上做出很多小動作,妨礙教學的正常進行。由于患病,學生的心理也出現問題,沒法融入集體生活和課堂之中,在上課的時候難免會產生搗亂的行為,比如在課堂上大聲喧嘩、做小動作等等。
2.1.2 心理障礙
孩子都是需要成人的鼓勵和認可才能健康成長的,同樣,小學生也希望獲得老師和家長的關注,一旦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關注,他可能會出現調皮搗蛋的行為,以此來換取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批評。在學習中,老師可能會關注學習好的孩子多一點,而學習吃力的孩子因為不能獲得足夠的關注,只能在課堂上做出一些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以此獲得老師的關注。
另一方面,孩子是脆弱而敏感的,很多來自家庭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據調查,絕大多數的父母離異或者總是吵架的孩子在學校可能出現課堂問題行為的情況越多,這可以理解為孩子對于家庭環境的不滿的一種宣泄。
2.1.3 缺乏學習動力
在中國,孩子們普遍對于英語的興趣不高,一是因為英語的語法和漢語有差別,孩子沒法很好的掌握,再者,因為學習第二語言的難度比較大,如果第一次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學生可能就會失去興趣,繼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所以,學生回下意識的去抵觸英語和英語課,所以,擾亂英語課課堂的問題行為就越來越多。
2.2 教師的原因
教師作為教學環節中的引導者,需要對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而引導不當,就會導致課堂問題行為頻發。
2.2.1 教育思想不正確
即使是新課改發展到今天,很多教師們還是會忽略學生發展的全面性,僅僅憑借成績來界定好學生和壞學生。而忽略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進步。而學生的學業負擔也越來越重,小學生的課本甚至比大學生的還要復雜,同時,家長和老師一致向成績看齊,使得學生十分疲憊,對于學習產生了抵觸的情緒,繼而引發一系列的課堂問題行為。
還有一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學生觀,雖然現在不可以體罰學生,但是對于學生違反紀律或者成績下降的行為,教師甚至采取激烈的、帶有辱罵性的言語來諷刺挖苦甚至辱罵學生,嚴重的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可能會因此由第一次的單純引起教師注意演變為對于教師的挑釁,出現師生“打擂臺”的景象。
2.2.2 教育方法不得當
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門比較困難的語言,老師的教學內容如果是枯燥的,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在英語課上睡覺的行為。
3.1 教師和家長加強對于學生心理的疏導
無論是患有疾病的學生還是情緒上產生問題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及時的跟學生進行溝通和談話,家長不能通過暴力的手段解決問題,老師也不能一味的批評學生,需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討論,以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3.2 樹立正確的教師觀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絕對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定學生的標準,需要看到學生在各個方面的長處,當今社會,成績并不是絕對的,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決定了他以后的發展。教師要積極發現學生身上除了成績以外的閃光點。同時,對于出現了問題的學生,身為教師絕對不可以辱罵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需要跟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和溝通,詢問是否是自己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達到師生一心的效果。
3.3 課堂教學趣味化
小學生天真爛漫,具備自孩子貪玩好學的特性,教師對于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掌控就變得十分的重要,絕對不能一味的傳授枯燥的理論知識。對于英語課堂來說,老師可以用多種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如課堂即興角色扮演、集體看英文動畫片,游戲互動等等,全面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來自于多個方面,需要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多方面努力,教師和家長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還沒有獨立三觀的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學生也需要明確自己的學習主體地位,積極的配合教師和家長的教育。
[1]江紹倫.教與學的心理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60-90
[2]雷愛華.論課堂問題行為[D].廣西師范大學,2014:109-115
[3]劉勇.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10-20
[4]陳宏.課堂問題行為管理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4:66-99
[5]吳康寧.課堂教育社會學[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229-230
[6]陳時見.課堂管理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50-160
齊文健(1984-),女,吉林長春人,本科,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