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峰 宋 金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交互創新課程”在大學生素描課教學中的應用
孫 峰 宋 金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當今大學教學以數字化為主導,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專業素描表達技法要與國際先進教學方法接軌。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藝術設計具有專業性、技術性、多樣性等特點。高校要培養具有國際創新視野的設計師,應首先改革現有培養模式。本文以“素描交互創新課程”為例,詳細探討在專業教學過程中,交互創新課堂在素描課程應用中的重要性。
交互課程;交互課堂;專業基礎課
素描從表現技法上可分為明暗素描和設計素描(也稱之為結構素描)。傳統明暗素描注重空間造型和材質表象等方面的訓練;而設計素描則注重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以及形體內部結構等方面,重在提高學生設計理念表達的能力。[1]設計素描是設計專業培養設計理念表達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從本質上講,交互課程是以學生和專業為核心、以交互為紐帶、在教與學的互動中開展的教學方法。交互創新課程以課程連貫性和課程專業性為根本理念。這種模式下的設計素描課程凸顯了交互創新教學理念,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實效性。當今,藝術設計學專業化與技術性不斷變化,設計基礎美術理論的快速改進與發展,人們對素描支撐基礎認知不斷深入,素描課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式也在悄然的改變。“交互創新課堂”是一種較新型的教學模式,[2]我們認為在設計素描的教學中可以做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革,將現代信息交互技術與專業基礎教學相結合,將以課程為主導的單軸教學模式變革為課程與專業交互的教學模式。
在我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中,無論是藝術學院還是綜合性大學的藝術設計系,其基礎課程的設置趨同性較高,且不同專業的設計素描課程幾乎相同,缺乏與專業的交互融合,達不到課堂專業化的教學效果。國內多數高校的藝術教育側重于“教”的形式而忽略“教的過程”。[2]設計素描專業化教學的難點在于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美術老師不懂專業,而專業老師又很難提升學生的美術基礎。在進行實訓時,教師很難兼顧兩個方面,這增加了課程的操作難度,也降低了現行課程的效果。綜合性大學的藝術教育往往淪為邊緣學科,體驗式教學和交互式教學少之又少,而學生與專業的交互互動機會更少。學生缺乏專業預知和設計認知,這源于藝術基礎課程中專業交互的缺失。同時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在藝術教育的教育觀念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課程設計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交互,課程間的交互是教學變革是基石,而教師的授課形式則是變革的初始原點。將基礎課程專業化,既能滿足基本專業需求,也能夠提升專業技能。
不同的設計類專業對設計素描的初始要求存在雷同,但同時又不能忽略趨同背景下的專業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專業差異性,將設計素描基礎與具體專業相交互,并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設計素描是具有專業特性的基礎課程,其設置初衷是服務專業,因此要想改善設計素描課程的課堂實效性,就必須要了解設計素描的專業服務特點,并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充分考慮各專業對其需求的差異。
從專業角度看,繪畫的過程比圖版的效果更重要。設計素描以表達設計意圖為目的,重點是理解和領會設計對象的內在結構和外在形式。設計專業的差異導致繪畫的客觀物體存在很大的差異,理解不同客觀物體的結構才能科學地分析、理解并表達作品。在設計素描課程的初始階段,其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的專業思維,培養專業創新能力。該階段的訓練強調設計的專業性、技術性、多樣性,并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活躍度。在進行實訓時,教師可以安排具有專業特性的案例,增加設計的限制條件,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提高課堂效果值。
課程應結合專業,側重訓練學生對圖形關系和圖形視覺效果的操作能力。建筑學的設計素描結合專業自身特點,傾向于空間體量的組織和穿插,充分利用建筑體、線、面間的透視關系,訓練學生的空間構成表達能力。例如工業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應考慮產品外形設計的發展趨勢,將產品的外觀曲線作為主要的訓練內容,而產品的內在結構線僅作為造型的輔助手段,還應發揮輔助線的界定作用,保證產品設計效果圖的精確性。而平面設計專業,應該將設計素描的表現內容也趨向平面化,課程的重點應放在平面圖形之間的解構和重構上。因此設計素描的課程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各專業的差異,在差異間尋找授課方式的變化,力爭做到基礎課程護航好專業課程,最終實現專業基礎課的專業特點化。
傳統課程與交互式課程的實踐對照分析主要從課程安排和課程目標兩個方面進行。在傳統課程的安排過程中,往往只重視課程的講授效果,學生是被動適應,忽視了學生的專業性特點。而交互課程建立在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在課程設置上更多地注重專業修正基礎、基礎護航專業的原則。其次從課程目標進行比較,傳統的教學目標是上好一門課,交互課程則要求教師上一門強化專業特色的好課。這就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增加師生間的專業互動。交互課程上的互動不僅僅表現在技術層面,更著力于設計理念上的互動。打造適應不同專業的設計素描課程,首先需要樹立與專業互動的理念,然后逐步組建專業的教師團隊,最終完善具有互動特點的設計素描課程體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也在不斷變化,但基礎課程服務于專業的基本要求不會隨之轉變。在基礎與專業相輔相成的框架下,筆者希望設計素描課程可以從一門基礎課變成一門具有專業屬性的基礎課,通過交互創新課堂,教師能夠實現從上好課到上好專業的設計素描課的轉變,實現對設計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
[1]任迎春:《期刊封面設計的圖形語言與社會發展的互動性研究》[J],《中國出版》,2017年第9期
[2]孫峰:《交互創新課堂在圖形創新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青年記者》,2017年11期
本文為山東省藝術教育重點項目;基金編號:15CX04065B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學改革基金;基金編號:JY-B201640
孫峰(1978-),男,漢族,山東泰安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