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
網絡媒介自潔的可能性研究
◎陳彤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民眾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大眾媒介的飛速發展為人們帶來了海量的信息、前所未有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體驗。大量真實可靠的信息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虛假有害的信息也隨之而來,引發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在政府機構加強監督管理的同時,網絡本身亦具備自潔的可能性,但并未被清楚地認識和系統地研究。本文通過對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研究,從網絡信息的真偽性判斷,即網絡謠言的剔除方面,闡明了網絡媒介自潔的可能性,為網絡媒體的建設發展和網絡環境的科學管理提供參考。
網絡傳播 自潔 辟謠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類可享受的信息呈幾何倍數迅速增長,極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大量真實可靠的信息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虛假有害的信息引發了大量問題。政府機構在加強管理的同時,網絡媒介自身存在強大的自潔性。網絡媒介的自潔能夠極大地緩解職能部門面對媒介環境監控的壓力,減少受眾因強制管理引起的心理抗拒,網絡自潔功能可以使媒介環境的監控更加柔和、人性化。網絡媒體的自我清潔是指網絡本身借助各種平臺,自發性地傳播引證、鑒別信息真偽,進行去偽存真的活動。網絡的自我清潔體現了網絡媒介使用者對于真實有效信息的渴望,對自身信息權利的主張,也是網絡信息亂象終結的開始。
互聯網的不斷升級換代使信息的傳播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為網絡媒介自潔提供了技術保證。回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第一代互聯網,web1.0,網站單方面提供信息,人們只能以單向獲取的方式得到信息,沒有交互,除了主觀上對所收取的信息進行人工判讀與識別,不能對信息做任何改變和反饋。第二代互聯網實現了網絡的“戶對戶”連接,這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越,網民已經可以自由地發布信息,但信息的交互程度遠遠不及web3.0,這使得個體媒介使用者仍然處于信息傳播的不平等地位,個人對大眾的發聲受限,媒介使用者要通過網絡信息傳播對信息的真偽性進行鑒別仍然存在極大的困難?;ヂ摼W發展到第三代,不同網站內的信息可以交互,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對多家網站的信息進行整合。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并能夠在不同網站上加以使用,越來越多的網絡平臺更加注重為使用者提供信息數據的輸出渠道。網絡媒介使用者長久以來的信息傳遞模式被改變,可以自主發布各種類型的信息,個體的傳播能力得到極大加強。
新世紀之初,美國新聞學會的學者就注意到了這種新的傳播現象,稱之為“We Media(自媒體)”,并在研究報告里對其進行了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庇纱司W絡媒介使用者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改變了單項的、受的狀態,成為新聞的生產者和傳播者。這就使新聞的生產和傳播更普泛化、平民化和自主化。每個網絡媒介的使用個體都能向不特定的個人或群體發布消息,實現點對點和點對面的傳播。大量的自媒體信息拓寬了受眾對信息的選擇空間從而進行辨真。網絡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又一次巨大的變化,信息的交互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現代社會的生活模式讓人們越來越多地生活在媒介營造的虛擬環境中,人們主要依靠網絡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指導自己包括衣、食、住、行的現實生活,可以說網絡媒介是網民賴以生存的家園。網絡不僅為人們提供娛樂所需的精神產品,而且越來越多地為人們的現實生活提供指導和參考。也就是說,網絡媒介中流傳的虛假的、有害的信息帶來的損害越來越大。而正因為網絡信息越來越多地關系到個人現實生活的諸多方面和切實利益,信息的真實有效性也就越發得到重視,網民對真實可靠信息的要求也就越發的強烈和迫切。
第三代互聯網時代,更多的網絡平臺為使用者提供信息數據的輸出渠道,信息的傳播變得方便、快捷,成本大大降低。謠言的傳播也變得非常廉價、方便。培根曾說過:“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痹诋斚旅襟w環境中,謠言這類虛假信息的泛濫變得異常容易。其發布者隨便截取、修改幾張照片,配上一些危言聳聽的文字,發布在公共信息平臺上,謠言就產生了。相比之下,對這些虛假信息的鑒別、分析、查證,最后成功辟謠卻需要龐大的工作量。但正因為真理來之不易,所以也倍顯珍貴。每個人都更加渴望獲得真實有效信息,憎惡謠言,對網絡信息真實度的警惕性和自覺求證意識得到加強。這是實現網絡媒介自潔的主體要求。網民鑒別虛假信息的能力正隨著網絡媒介主體的不斷成熟得到提高。根據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網絡媒介使用者的比例超過了50%。從某種程度上說,網絡媒介使用者的學歷水平和其對媒介信息的辨別能力是成正比的。具有較高學歷者能對信息進行更理性的判斷,對網絡謠言的辨別力也更強。此外,隨著網絡媒體的普及,媒介使用者的結構層次多源,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網民共同對媒介環境進行監督的力量是龐大的,對不同種類、不同領域的信息的鑒別不乏專業性,監督的層次也是全面的。
網絡媒介使用者更有針對性地選擇信息也是網絡媒介自潔得以實現的部分原因。波茲曼曾發出警告,“越來越多的信息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信息垃圾?!爆F代人所處的信息環境之復雜,信息量之龐大是以往任何時候都難以企及的,很難做到在廣泛領域內對信息進行全面把握,只能通過對信息的檢索進行更準確的定位。特定的人群會對特定的信息產生需求和興趣。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他們通過檢索,獲取更有針對性的信息。學生群體可能更關注科學、教育方面的信息,公司企業的管理人員可能更傾向于經濟、政策類信息,而普通勞動者則對社會民生類信息更感興趣。這種信息的選擇性閱讀就成為虛假有害信息的第一道屏障,許多謠言和虛假信息在媒介使用者進行信息的針對性篩選時就已經被自動忽略,是虛假信息自我消化沉淀的第一步。
密爾頓在《論出版自由》中提出了“意見的自由市場”理論。他認為,真理在自由的討論中越辯越明,謬誤將自動被淘汰。互聯網如同一個無數倍擴大的意見的自由市場,擁有更多的來自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領域的人參與辯論。互聯網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接納了更多的辯手。在這個無比開放的言論市場中,有發布信息的人,就有質疑信息的人;有提出觀點的人,就有反駁觀點的人;有散布謠言的人,也一定會有揭露謠言的人。對謠言的散播者和披露者來說,網絡媒介都是有力的工具。而更多的人則會根據理性的判斷,辨別真偽。真理能戰勝謬誤,因為真理被辨明的力量遠比謬誤傳播的力量要大。在網絡媒介這個無數倍龐大于傳統意見的自由市場中,所有的信息都要無可避免地接受來自全世界范圍內不同種族、不同階層和不同領域的全體網民的共同監督與質詢。沒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有這樣的監督能力與監督水平。真實信息是更經得起傳播檢驗與質詢的,任何虛假信息在這樣的監督力度之下都是無所遁形的。
本文通過對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特點的研究,從網絡信息的真偽性判斷方面闡明了網絡媒介自潔的可能性。但這種自潔功能是有限的,仍然需要外界對其進行規范,如更加權威的傳統媒介以及系統的管理體制,希望網絡媒介的自潔功能研究能為網絡媒體的建設發展和網絡環境的科學管理提供一個參考。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責任編輯: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