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江(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下體育器械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教育價值研究
□柏江(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每日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積極意義。豐富的、科學的體育器械應用能夠有效保證幼兒園體育教育活動順利且安全的開展,并且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本文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的理念下,詳細的分析了體育器械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所產生的教育價值,主要包括提升幼兒身體素質、提升幼兒意志品質、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以及促進幼兒個體差異發展等多個方面。
體育器械幼兒教育教育價值
前言:幼兒園教育屬于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亦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為了對人才進行從小培養,保證其能夠具有良好體質,已經制定了全新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在該《規程》當中明確表示,幼兒園在日常教學當中必須要對幼兒積極開展體育教育活動。事實上,幼兒園的體育教學活動屬于幫助幼兒強身健體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體育器械更應該是體育活動當中十分重要的物質支持。恰當的體育器械安排不僅僅能夠促使幼兒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更能夠保證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鍛煉的效果。本文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下對體育器械在幼兒教育活動當中的教育價值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引起廣大幼兒園體育教學方面的重視,能夠進一步開發并應用體育器械。
幼兒體質主要包含了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與發展幼兒的身體動作兩個方面。其中,幼兒身體素質主要有耐力、速度、力量、平衡、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等,而幼兒的身體動作主要有走、跑、跳、投、爬、鉆、攀登等。為了鍛煉兒童的身體素質與身體動作,需要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充分的應用體育器械,使其能夠發揮體育教育價值。
1.1、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融合體育器械與兒歌
民間由諸多體育游戲均伴隨著兒歌存在,為了強化幼兒體質,可以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當中將體育器械與兒歌進行相互融合。例如揺繩活動,兩個幼兒負責揺繩,其余幼兒可以邊念兒歌邊有節奏的跳繩,跳的過程當中跟隨兒歌的內容與節奏準確的掌握跳躍的時機,進而能夠在揺繩當中跳進或者跳出,揺繩的幼兒則可以根據兒歌的節奏掌握揺繩的時機,揺繩與跳繩的幼兒隨時可以更換。該種將體育器械與兒歌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僅能夠令幼兒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手、眼、腳、腦的同時工作,保證肢體的協調性,更加能夠練習跑、跳等身體動作,對于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積極作用。
1.2、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利用體育器械設置游戲
體育器械應該被稱為體育活動當中的重要輔助道具,通過恰當的體育器械安排,體育游戲當中能夠良好的融合各種動作,使體育活動變得十分活潑與豐富,能夠有效解決傳統體育游戲當中動作單一、幼兒參與興致不高等問題?;趶娀變后w質理念,幼兒園可以利用體育器械進行體育游戲的設置,主要表現在游戲情節的設置方面。例如比較常見的幼兒體育游戲《小士兵》當中,游戲要求為:幼兒通過雙腿夾球,以仰臥的姿勢通過三張軟墊(三條小河),達到目的地后將自己的球放入籃筐中。為了引起幼兒的游戲興趣,可以利用體育器械設計一定的游戲情境。例如一部分小朋友可以作為被困的人在另一側“山上”等待幫助,另一部分小朋友則需要扮演熱心的人,要從自己家中運輸糧食(球)到山上,途中需要過三條小河,并且要時刻注意危險的來臨等。通過設置一定的游戲情境幼兒的游戲興趣將會被調動,在游戲時便會體現出比較高的積極性,繼而能夠借助體育器械幫助幼兒達到鍛煉身體素質的目的。
體育器械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的應用能夠提升幼兒意志品質,可以表現為幼兒自制體育器械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亦可以表現為教師對體育器械科學配置并引導幼兒團結合作鍛煉自己合作交際能力兩個方面。
2.1、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實現體育器械自制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當中,為了能夠更加良好的促使幼兒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教師可以以強化幼兒體質理念為引導,自己動手制作符合幼兒體育活動需求的體育器械[3]。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在體育活動當中自行制作體育器械,以通過體育器械提升幼兒的意志品質。自制體育器械具有環保、成本較低的特點,教師引導幼兒自行動手制作的過程當中,能夠逐步增進與幼兒教師之間的情感,有利于令幼兒的尊師重道。另外,該種自制體育器械的教育方式亦能夠顯著的提高幼兒的自主動手能力,使幼兒在制作中體會參與的樂趣。對于制作的體育器械可以根據幼兒動手能力情況作出具體的調整與安排,以便保證制作難度與幼兒的接受程度具有較高一致性。必要時可以適當的增加難度,為幼兒提供更加具有探索性、挑戰性和競爭性的制作內容。幼兒園的該種教學方式將能夠促使幼兒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且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會更加豐富。
2.2、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科學配置體育器械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當中,通過體育器械的應用能夠有效調動幼兒的體育活動欲望,促使幼兒產生積極的活動行為。幼兒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體育活動的具體需求進行體育器械的搭建與配置。主要由于傳統的、單一的體育器械配置并不能夠完全滿足當前幼兒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需求。為了促使幼兒在體育活動當中得到體質方面的充分鍛煉,幼兒教師必須要科學的配置體育器械,盡量保證體育器械具有一定組合性。但是,由于器械數量的有限,幼兒在玩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協商合作,使幼兒能夠處于和諧友愛的活動氛圍,有效提高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
對幼兒進行良好的體育鍛煉,對幼兒發展創造性思維具有積極影響。主要由于科學的、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夠有效的改善幼兒大腦的供養情況,提高幼兒大腦皮層細胞活動的靈活性、均衡性以及強度,繼而幼兒的大腦綜合分析能力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有利于幼兒智力的發展。為此,幼兒園教學活動當中對于體育器械的應用,能夠憑借體育器械的游戲性、安全性、可變性等有效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促使其擁有更加豐富的想象力。
3.1、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實現體育器械的一物多玩
體育器械的類型比較多樣化,其功能亦比較多樣化,同一種體育器械并非只有一種玩法。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當中,為了在強化幼兒體質理念的指導下充分挖掘體育器械的教育價值,教師有必要引導幼兒實現體育器械的一物多玩。事實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十分豐富,均為最出色的發明家。在體育活動當中幼兒園教師并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對幼兒進行活動安排,反而應該在活動當中將問題拋給幼兒,由幼兒主動思考,使其在體育活動當中具有較高的主動權,能夠積極的思考并且解決問題。在此方面可以以幼兒園小班學生為例。小班學生在體育活動當中離不開體育器械——鐵環的輔助。教師幫助幼兒掌握了鐵環的基本玩法后,應該鼓勵幼兒挖掘球的其他玩兒法。此時,部分幼兒會將鐵環排列成不同的形狀,部分幼兒會選擇將鐵環放置于地上令其轉動,亦有部分幼兒會選擇從頭上將鐵環套在身上等。由此可見,小班幼兒對于鐵環的玩法并不一致,在諸多玩法當中有跑、有跳、有合作,并且均為幼兒在體育活動當中通過動腦所獲得的游戲方法。由此可見,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進行體育器械的一物多玩時,能夠有效的增強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并且能夠充分發揮體育器械的教學價值。
3.2、基于強化幼兒體質理念利用體育器械激發幼兒想象力
幼兒的天性主要是玩,在玩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的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因而,幼兒時期是人們思維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對幼兒進行良好的體育教育,將能夠促使幼兒的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鍛煉?;趶娀變后w質理念,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體育教學時,要能夠予以幼兒足夠的自主活動空間。當前,我國大部分幼兒教師為了在教學當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一般會嚴格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活動,對于幼兒的“另類思想”或者“別出心裁”往往會加以制止,并且會努力的將幼兒拉回到自己設定的體育活動規則當中。該種方式不僅僅使幼兒難以具有良好的體育活動效果,更使得幼兒不具有較高的體育活動興趣。長期采用該種體育教育方法,幼兒在體育活動當中會逐漸失去自我,產生被動接受的心理,并不利于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鑒于此,幼兒園教師應該應用體育器械有效的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例如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對幼兒的活動心理進行了解,促使幼兒主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器械,使其能夠根據該體育器械創新玩法或者玩兒的內容,盡量創建幼兒自主、自由的活動氛圍,促使幼兒的消極情緒得以消失。由此,幼兒的想象力將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
幼兒園的幼兒雖然年齡比較小,但是其在同齡的幼兒之間亦存在比較明顯的個體差異。在體育活動當中幼兒的個體差異一般表現在個人興趣、能力、經驗與水平等多個方面。例如,跳繩活動,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幼兒而言,部分幼兒能夠十分順利的連續跳過十個,但是部分幼兒只能夠斷斷續續的完成十個。幼兒園教學活動當中為了促使每一名幼兒在相同的體育活動當中均得到良好的鍛煉,獲得個性化的發展,必須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在此方面,體育器械十分有利于幼兒的個體差異發展。例如,幼兒園教學活動當中需要對幼兒的平衡能力進行鍛煉,具體的鍛煉當中可以對體育器械進行針對性的設置。平衡能力鍛煉所需要的梯子當中可以設置2-3排梯子,包括平放于地面的梯子,一端被一個輪胎墊起呈斜坡狀的梯子和一端被兩個輪胎墊起呈斜坡裝的梯子。對于體育活動能力相對比較弱的幼兒而言,其可以選擇第一類梯子進行平衡能力的鍛煉,根據具體的體育活動能力可以進一步選擇一個輪胎墊起或者兩個輪胎墊起的梯子。在如此利用體育器械的情況下,幼兒園的幼兒均能夠在同一種體育活動中得到良好的體育能力鍛煉,更加符合幼兒個性差異的發展需求。
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對于體育器械的應用,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不僅能夠提升幼兒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更加能夠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同時促使幼兒獲得個體差異發展。因此,幼兒教育活動當中必須要重視對體育器械教育價值的挖掘,并且要積極且科學的運用體育器械。
[1]莊弼,任綺,李孟寧,荊鵬飛.幼兒體育活動及其內容體系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5,06(03).
[2]鄧英.自制體育器械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發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10(08).
[3]丁曉燕.自制體育器械的教學活動設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11(02).
G807
:A
:1006-8902-(2017)-1-LXY
柏江(1972-)男,四川達縣人,畢業于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前兒童體育,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學前專業的幼兒體育教學,參編體育教材三本,發表相關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