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燕芳(常州市武進區(qū)湟里初級中學 江蘇 常州 213151)
基于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創(chuàng)新體能課課練的研究
□ 田燕芳(常州市武進區(qū)湟里初級中學 江蘇 常州 213151)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只有學生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祖國的未來就有希望,但現(xiàn)如今學生的體質呈現(xiàn)出下滑的趨勢,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夠解決或抑制學生體質下滑這一問題,通過對“課課練”的分析,“課課練”剛好能夠抑制學生體質下滑這一問題,因此選擇讓“課課練”再次回歸學校教學的課堂中是很有必要的。
學生 體質 健康水平 課課練
互聯(lián)網(wǎng)已無處不在,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我們解決了不少的困難,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如很多學生迷戀于網(wǎng)絡,少數(shù)同學已經(jīng)誤入歧途,一發(fā)不可收拾,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課余時間就是上網(wǎng)時間,將原有的鍛煉時間都改成了上網(wǎng)時間,久而久之,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差,一年不如一年。調(diào)查顯示學生體質連續(xù)多年持續(xù)下滑,包括肺活量、爆發(fā)力、耐力、速度等,因此國家體育總局以及教育部采取各種措施來防止學生體質下滑問題,如“課課練”,指由在校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專門針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共同編寫的練習題。
“課課練”被納入教學當中,這是教育界對新內(nèi)容的接納。20世紀80年代“課課練”才初步有了皺形,就被教育界大力推廣,這也是我國學校發(fā)展所要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20世紀80年代我國學校體育設施建設不足,也不夠完善,想要達到增強體質并且對場地器材要求不是很嚴格,因此人們就開始尋找并研究能達到目的的各種方法,所以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練習方式“課課練”。“課課練”既對場地的要求不高,而且練習的內(nèi)容簡單易懂,時間基本都在5-8分鐘左右,練習時間相對較短,可以利用課堂瑣碎的時間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課練”的出現(xiàn)剛好符合當時學校體育教學的情況,也符合課改時期學習的學生們,能夠提供一個自我檢查的機會,給予老師和學生自由交流的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課課練”在教學中呈現(xiàn)爆發(fā)式的蔓延,所以就在此時教師們研究“課課練”的浪潮達到了巔峰。
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體育施舍建設速度飛快,幾乎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都布滿了體育場館,學校體育設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隨著教學改革,教師的教學模式也被洗禮了,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悄然來到體育教學課堂的是“快樂體育”、“成功體育”,教學慢慢的變成了以圍繞學生、快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體育課變成了輔助學習成績的工具,將體育教學的本質改變了,注重的是快樂,對身體素質的注重越來越淡,對教學技能和體能訓練要求不再那么的嚴格,如很多初高中學校連體育課都不重視,語文、數(shù)學、英語老師都來要體育老師的課,而體育老師自然而然的就給了,體育教師自身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課課練”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進入21世紀初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體質連續(xù)多年持續(xù)下降,這一問題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國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由此國家體育總局以及教育部聯(lián)合出臺并頒布了一系列的相關文件,來有效的防止學生體能素質的下滑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課課練”的靈活多變性能夠充分運用零碎時間來鍛煉學生相對較差的項目,專門針對弱項進行鍛煉的方法,從而有效地緩解了學生體能素質下滑的這一問題,因此“課課練”回歸課堂勢在必得。相關專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呼吁社會和學校重視體育素質的教育,如在2010年有專家認為,教學就應該把瑣碎的時間完全利用起來,將一堂課的效率發(fā)揮到最大,而“課課練”剛好具有這一特性,同時“課課練”能有效緩解近20年來學生體質連續(xù)下滑這一問題體,因此專家呼吁“課課練”應該回歸到體育教學中。2011年毛振明認為,20世紀在體育教學當中有了新的研究成果,這種成果對當今甚至將來的體育改革都具有非凡的意義,而這就是“課課練”。總的來說,“課課練”對教育學生的效果明顯,對體能的恢復也有較好的效果,而且在訓練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課課練”回歸課堂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課課練”再次回歸教學課堂中,不僅僅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備受關注,“課課練”的效果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現(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課課練”的效果。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研究,他們都認為“課課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防止學生體質下滑的措施之一。當然也有很多的人在質疑“課課練”的效果,他們認為一周七天內(nèi)“課課練”時間太短,加起來也就20分鐘的練習時間,這些時間對于學生練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對于人體的刺激也是不夠。其次,一周七天,學校不可能每天都安排體育課,一周最多也就三次,所以刺激之間的時間間隔太長,雖然對解決學生體質健康下滑問題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局限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并沒有發(fā)揮到最大的效果。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效率,目前我國對這方面的實踐研究還不多,爭取通過有效的實踐研究來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體質,改善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體能素質也稱身體素質,而這往往與遺傳有關系,但與后天的鍛煉以及營養(yǎng)有著更大的關系,它表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勞動當中。體能素質的練習對于人體有著很大的作用,能夠很大程度的促進機體的抵抗能力,以及提高人的精神面貌,還能鍛煉出過硬的心理素質。任何事情都是慢慢發(fā)展起來的,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的體能素質也是一樣,都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也需要像學習一樣有計劃、步驟、系統(tǒng)的進行,只有做好了每一個步驟才會有所提升,體能的練習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的練習,而且要科學合理的練習,不能盲目的練習,盲目的練習將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在平常的練習當中,不可能通過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會使速度、力量、肺活量等有所提升,都是通過慢慢的積累,從而有一定的提高,所以說這些都是靠平時一步一步的積累沉淀,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有所提升。
不是說所有的鍛煉都要通過 “課課練”來實現(xiàn)提升素質的目的,其實“課課練”單獨并沒有這么大的功能,它只是防止學生體能素質下滑的一種措施而已,其想要達到最大的效率,還得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具體的安排,要與教材內(nèi)容合理搭配,尤其是與運動技能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的、科學的搭配好,也可以作為輔助力量練習或者針對力量的練習,還可以將其放在主要練習內(nèi)容的后面作為放松內(nèi)容,或者放在主要練習內(nèi)容的前面作為拉伸或熱身內(nèi)容,如在練習百米沖刺之前要做好拉伸運動,或者在百米沖刺結束后的力量練習等。抓住“課課練”的主要特性,專門設計針對性的練習,可以是針對某一個練習內(nèi)容,也可以是某一個學生,還可以是某一個學生的某一項技能等。
影響“課課練”的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如學校條件、場地器材、班級數(shù)量、班級學生數(shù)量等等。影響因素越多就越有挑戰(zhàn)性,所以“課課練”的安排要吸引學生,要有新穎的練習方法,創(chuàng)新的組織教法,要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好奇心帶動學生去練習,去學習,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氛圍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低年紀的學生來說,教學工具和教學器材的使用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chǎn)生好奇心,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更強的求知欲。
想要 “課課練”持久的發(fā)展,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以及配合器材一同進行。復雜的鍛煉原理可以通過新穎的器材將其原理簡單化,徒手的練習比較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學中有輔助器材就會增加不少的樂趣,器材越新穎對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學校可以適當?shù)囊M一些新器材或者對器材進行改進,學校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定制具有學校特色的器材供學生使用,還可以使用學校周圍社區(qū)的器材。
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是一再的降低標準,而是整體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這些都是通過長期的鍛煉積累的結果,并不是通過短短的幾分鐘解決的事情,也不是提高某一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是讓每一位學生的體質都有所提高,只有做好每一位學生的鍛煉工作,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才算提升,只有共同提高,才會抑制學生身體素質下滑的局面。
[1]趙磊.“課課練”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運動,2013,(19).
[2]任敏.身體素質少年好轉大學生下降[N].北京日報,2014(07).
[3]李華.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統(tǒng)計分析報告[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4).
[4]王鳳瑋.我國部分省市中小學體育社團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2.(05).
[5]滕子敬.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安排和調(diào)控[J].中國學校體育,2016,(10).
[6]汪耀軍.巧用教學展示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
[7]房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五大方略[N].中國教師報,2009(12).
[8]岳慶平.加速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當前唯一出路[J].民主與科學,2012,(06).
[9]陳衛(wèi)忠.“點、線、面”落實體能素質“課課練”[J].體育教學,2012,32(07).
[10]紀妍.抓住注意力的語言魅力[J].新課程(綜合版),2012,(07).
G804
A
1006-8902-(2017)-11-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