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艷梅
本溪市小微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伍艷梅
一個地區的經濟有沒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小微企業以其自身特有的優勢在地區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發展小微企業是促進地區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本溪市小微企業發展現狀、生存能力及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建議。
小微企業 本溪 生存現狀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本溪市的小微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數量顯著增加。本溪市現共有非公經濟實體單位7.07萬戶,按照現行企業標準劃分,95%以上為小微企業。2011年本溪市小微企業增加值占全市非公經濟GDP總數的96.8%,從業人員占全市非公經濟從業人員總數的98%。小微企業對于本溪市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社會穩定和保障民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本溪市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助推器和支撐力量。但是,目前本溪市小微企業發展中還存在并面臨如下主要問題。
1.小微企業技術和設備落后。本溪市依托自然資源建設的初加工型工業和商貿服務等第三產業,絕大多數為勞動力密集型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的粗放型、資源性產品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少,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導致企業成本高、效益低,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
2.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本溪市部分小微企業經營管理落后,組織松散,沒有建立密切協作配套關系,不能形成產業集群。同時,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少龍頭企業帶動,難以從大企業得到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速度。
3.多數小微企業基礎薄弱。目前,本溪市小微企業的管理模式大體上有三種:個人經營式、家庭合作式和承包經營式。這些管理模式導致企業存在發展目的不明確、企業制度不健全、對加強企業競爭能力建設和創造名牌產品考慮不足等問題。同時,由于多數小微企業具有傳統的家庭經營特點,其業主與雇員知識結構相對偏低,經營管理較為粗放,經濟實力、工資待遇較低,人員的流動性較大,普遍存在用工難、留住人才更難等現實問題。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管理水平提高受限。企業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經營者學歷偏低,選擇經營范圍時跟風意識強,容易導致惡性競爭,固守已有的成果,缺乏引進先進工藝、擴大規模和轉型升級的勇氣,致使企業不能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4.小微企業資金難以籌集。資金短缺已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金融機構的貸款門檻較高。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資信較差,一般不易獲得銀行貸款。二是招商引資渠道少。受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限制,一般加工企業很難落戶,借助外部資金發展的機會很低。據了解,小微企業90%以上的資金多來源于企業內部集資、家人和朋友,還有民間借貸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業經營成本,也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5.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小微企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金融、財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組織從教育培訓、管理咨詢、市場營銷、技術開發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目前,由于沒有建立比較規范的中介機構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使得小微企業尋求社會化服務的成本較大。
1.推進兩個轉變,積極落實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系列扶持政策。一是推進由“抓大放小”向“抓大扶小”轉變。近年來,本溪市十分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小微企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面臨的困難,認真貫徹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在“抓大”的同時,要高度關注、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切實解決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二是推進由“全面扶持”向“重點扶持”轉變。要積極培育發展以大中型企業為龍頭、以產業鏈為紐帶、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形成以大帶小、資源集約、產業集聚、服務集中的企業發展思路和配套體系。堅持把建立創業基地與產業集聚發展有機結合,重點培育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發展前景好、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小微企業,使其成為地區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
2.重視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小微企業與大企業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各類商會組織服務功能,積極構建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的小微企業服務網絡,并通過運用公共服務平臺,在為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指導、技術創新、人才培訓、管理咨詢、融資擔保、檢驗檢測、信息服務等服務的同時,著力引導小微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強聯系合作,在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水平,促進創新資源與產業資源有效對接、融合發展,不斷增強小微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大資金項目支持力度,積極鼓勵大企業與小微企業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從而形成緊密合作的伙伴關系,推動小微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創新型發展道路,為實體經濟創造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3.優化發展環境,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外部動力。在國家大力扶持發展小微企業的新形勢下,建議由以政府為主導、有關職能部門牽頭,工商、稅務、環保等市直屬相關部門組成的組織機構,完善協調機制,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制定具體措施,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各負其責,有力保證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同時,要進一步制定完善包括符合本溪實際情況的工商及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資金扶持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在引進科技人才方面的稅收直減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等。建立信用體系,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可考慮在建立政府信用中心的基礎上建立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對信用記錄良好的小微企業,可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獎勵,鼓勵企業家把誠信作為立業之本,根據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在融資、貸款等方面提供服務。
4.加大扶持力度,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一是積極探索建立“政府引導、部門配合、金融支持、企業誠信”的聯動機制,通過定期召開銀行聯席會、銀企洽談會,積極引導、組織、協調各金融機構與企業深度融合、有效對接。充分發揮銀企合作平臺作用,實現銀企雙方互惠雙贏。二是創新融資方式、完善信貸管理機制。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和現實需要,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不斷豐富信貸品種,推出不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形成資產便利融資、交易便利融資和小企業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動產質押貸款等門類多樣的產品體系,不斷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效解決小微企業抵押物不足、擔保難、融資貴等實際困難。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外來資金投入小微企業。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政策執行力度,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足額落實到位。同時,要進一步增強本溪市對外引資水平,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后勁。
5.鼓勵全民創業,提高小微企業整體發展水平。一是廣泛營造創業氛圍。大力宣傳創業典型,由典型示范引路,激發和調動廣大群眾創業熱情,積極投身創業大潮。二是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人才激勵獎勵政策,轉變舊的用人觀念,大膽合理的廣泛吸納和使用人才,提高小微企業員工素質,逐步形成能夠促進小微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的體制機制。三是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引導群眾創辦小微企業。鼓勵支持群眾針對地域資源和文化傳統等特點創辦特色企業,努力打造特色產業園區。立足實際,搶抓機遇,制定長遠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積極引導和支持小微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整體發展水平。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本溪市中心支行)
責任編輯:司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