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友
摘 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從2016年起,廣東省高考使用新課程標準全國卷,因此本文對高考物理廣東卷和全國卷的考試內容、考試重點、題型、難度等方面加以比較,以此來指導高中物理的教學、復習等,促進高中物理課程更加順利地實施改革。
關鍵詞 全國卷 廣東卷 高考物理 教學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from 2016 onwards, Guangdong provinc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us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he volume, so the content of the examinatio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physics and the volume of the volume of Guangdong test points, questions, difficult aspects, in order to guide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view, to promote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more smoothly reform.
Keywords National volume; Guangdo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hysics; teaching
1 改革背景
2004年廣東省最早進入了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試驗階段,在2007年進行新課程改革后的第一批學生迎來了高考,在2007年的高考中,有的地方使用的是教育部中心命題的全國卷,而廣東省則使用的是廣東卷,經(jīng)過多年來的深入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隨著形勢的變化,國務院對考試招生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深化高考改革內容,根據(jù)國家的課程標準,以及各高校選拔人才的要求,科學地擬定高考試題內容,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性和綜合性,重點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其獨立思考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廣東省自2016年開始采用新課程標準全國卷,因此,有必要對高考物理廣東卷和全國卷的考試內容、考試重點、題型、難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根據(jù)其差異,來探索采用全國卷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物理學習。①
2 高考物理全國卷和廣東卷的分析研究
2.1 命題指導思想和考試能力的要求比較
高考物理全國卷和廣東卷,都能夠反映出新課程標準下對物理學科的整體要求,且都符合選拔性考試的規(guī)律和要求,能夠幫助各高校選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兩套高考試卷的命題指導思想都是以能力測試為主,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以及科學素養(yǎng)等,而兩套試卷對學生能力的要求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實驗能力以及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②
2.2考試內容的比較
兩種試卷的考試內容要求有所不同,全國卷的考試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必考和選考,必考內容有必修1、2和選修3-1、3-2四個模塊;選考的內容有選修3-3、3-4、3-5,三個模塊中選擇一個,廣東卷的考試內容是必修1、2,選修3-1、3-2、3-3、3-5,共有6個模塊,但是沒有選考部分。對全國卷和廣東卷的考試內容以及知識點數(shù)量和要求比較,全國卷的考試內容少于廣東卷、考試要求低于廣東卷。③
2.3 廣東卷和全國卷的題型、題量以及分值的比較
全國卷的內容設置為:單項選擇題5道共30分,多項選擇題3道共18分,實驗題2道共15分,計算題2道共32分,選考題1道共15分,總共包括2道選考題,其中1道是選擇題或者是填空題,另外1道是計算題。廣東卷的試題設置是:單項選擇題4道共16分,雙項選擇題5道共30分,實驗題1道(分2小題),共18分,計算題2道共36分。
2.4 試題難度的比較
兩種試卷的試題難度都包括低、中、高這三等難度,其中主要是以中等難度的題為主,但是各種題型的難度還是有所不同,全國卷的題型及難度如下:選擇題難度大約在0.5-0.7之間,實驗題難度大約在0.4-0.5之間,第一個計算題難度大約在0.5-0.6之間,第二個計算題的難度大約在0.3-0.4之間,選考題的難度在0.4-0.6之間;而廣東卷的題型及難度如下:選擇題難度在0.7-0.8之間,實驗題的難度在0.5-0.6之間,第一個計算題的難度在0.4-0.5之間,第二個計算題的難度在0.2之間。由此可見,兩種試卷不同題型之間的難度系數(shù)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全國卷的選擇題和實驗題,難度系數(shù)大于廣東卷,廣東卷的計算題難度系數(shù)大于全國卷。
2.5 試題特點比較
(1)選擇題。兩種試卷的考查內容主要是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選擇題的情境都比較緊密地貼近實際生活。如2015年全國1卷第18小題通過一帶有乒乓球發(fā)射機的乒乓球臺考查有關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2015年廣東卷第13小題結合自行車的直線運動,分析位移圖像,第14小題以帆板、帆船為情景,求合速度。
但全國卷的選擇題比較重視物理學史的物理思維方法的教育功能;重視算;更突出物理基本思維方法的考查。如2014年全國1卷第14小題,“在法拉第時代,下列驗證“由磁產(chǎn)生電”設想的實驗中,能觀察到感應電流的是( )”,等等。
(2)實驗題。兩種試卷都比較側重實驗方法與技能的考查,如實驗方法、實驗原理與實驗設計、實驗儀器的正確操作方法、實驗儀器的讀數(shù)和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等。
全國卷的實驗題不局限于考綱給定的實驗,更重視物理規(guī)律、方法的應用,更關注磁電式電表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在2015年的實驗題考查內容方面,廣東卷第34小題的實驗內容是“使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重力加速度以及研究元件伏安特性、多用電表使用和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而全國卷的第22小題實驗內容是“測量玩具小車通過凹形橋的最低點時的速度以及對電表的改裝和電路的故障的分析”。
兩種試卷的命題結構還是比較相似的,均是一道力學一道電學,一道大題一道小題,一道題較難一道題較容易的布局,全國卷涉及到的計算比較繁瑣。
(3)計算題。兩種試卷都涉及到物理基本規(guī)律及應用方法的考查。必考部分都是一道力學一道電學,難度呈梯度分布的命題結構,兩種試卷的計算題的設置是“兩體多段”或“多體多段”的模式,考題的過程比較復雜,涉及的考點和方法也比較多,主要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學知識,分析相對復雜的物理過程來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
而全國卷在選做題中還多出一個計算題,從2011-2015年的試題來看,考查內容較穩(wěn)定,涉及到動量與動量守恒的考查,而廣東卷會把動力學、動量和能量等多個考點綜合起來考查。考慮到全國卷選做題之間的難度平衡和動量相關的試題,全國卷計算題難度小于廣東卷計算題難度。
3 教學改革對策
(1)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對全國卷和廣東卷的分析,發(fā)現(xiàn)高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重視,且新課程標準也是比較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置于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科學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
(2)合理進行教學設計。由全國卷和廣東卷的分析,可知兩種試卷的考試內容都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落實三維目標,都是以能力測試為主,對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以及科學素養(yǎng)等進行全面考查。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課程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要為前提,掌握物理學科結構,更深入地挖掘物理學科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研究物理學科為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成果以及其對科技進步所作出的貢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④另外,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還要非常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及科學素養(yǎng)。
(3)要將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首先,教師應該聯(lián)系社會實際開展教學,如在教學核反應方程時,可以為學生展示核能源環(huán)境,如核反應推以及核裂變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在進行萬有引力定律教學時,可以先為學生講解我國航天技術發(fā)展事例,如神舟飛船、嫦娥奔月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⑤其次,教師應該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如教師在教學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生活情境,如懸掛吊燈、手推車、蹺蹺板等,來提高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分析能力,活學活用。
(4)深入挖掘物理規(guī)律中的教學價值,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第一,教師應該更深入地挖掘物理規(guī)律中的教學價值,如,引用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第二,教師應該總結物理教學思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結束語
本文首先闡述了新課程改革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考物理全國卷和廣東卷,最后提出了教學改革對策,分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將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深入挖掘物理規(guī)律中的教學價值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注釋
① 陳炳社,姚躍涌.新課標高考物理廣東卷與全國卷的比較研究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物理教學,2015.9:62-65.
② 詹華林.全國卷高考物理命題研究對廣東高中物理教學的啟示[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137-138.
③ 姚躍涌.基于全國卷的高中物理課程與教學實施策略[J].課程教學研究,2015.9:36-42.
④ 陳信余.廣東卷高考物理試題的價值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5.11:72-75.
⑤ 陳金球.比較視野下高考物理全國卷備考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6.4: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