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進巧
摘 要:微生物學是醫學研究體系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其學科特性的要求,需要充分的實驗教學來對微生物理論教學內容進行驗證,對微生物科學進行探究。但就目前我國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而言,受各方面條件的影響,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對實驗的質量、精準性、水平等都構成了影響。為此,應積極重視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并對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完善路徑進行積極探究。該文首先就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概述。其次,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就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完善具體策略進行了詳細介紹。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對進一步提升我國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我國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 實驗教學 發展現狀 完善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b)-0142-02
醫學微生物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是現代科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促進醫學領域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但由于微生物學自身的獨特性,使其具有內容寬泛、概念性較強,不易被人理解等特點,單純進行理論知識灌輸,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時這也不利于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驗教學作為醫學微生物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好彌補了知識課堂的不足,對夯實學生理論、培養學生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作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將概念性知識以另一種方式進行呈現,其有趣的操作經歷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醫學微生物學實驗還是知識創新的搖籃,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陣地。新時期,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研究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1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發展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世界衛生醫療事業發展可謂碩果累累,對專業領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審時度勢、順勢而行,相繼開設了醫學相關專業包括生物制藥、臨床醫學、藥學制劑等,同時擴招使得生源數量增加,既滿足了國民教育需求,又滿足了經濟市場需求。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社會對醫學微生物學專業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然而經實際調研發現,部分院校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質量欠佳,與經濟市場需求脫節,改革完善勢在必行。其中,實驗教學是醫學微生物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在于夯實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培養了其多方面的能力。具體而言,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效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教師素質、教學環境、工作體系等。有些院校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味強調理論知識教學,對實驗教學重視不足,建設投入與學生需求不成正比,導致實驗教學難以有效開展。而相關教師由于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認識和滲透不足,忽視了學生教育主體性,枯燥的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部分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不足,單純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衡量學生素質,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完善路徑
作者結合上文的分析,有針對性提出了以下幾種完善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的路徑,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加大投入
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作為教育的參與者、主導者,其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將直接影響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效。首先,全校教職工應在思想觀念上提高對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深刻認識到此項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并積極參與相關建設當中。高校需要結合自身辦學條件、規模等實際情況,加大實驗教學建設力度,投入所需的設備、技術等,從而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同時,教師則應該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時間,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在課程研究上,力爭在有限課時內向學生傳播更多知識理論,培養其全方位能力。其次,高校應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及時更新他們的思想理念,豐富其專業知識和提高其業務能力,促使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從而使之提供更好教育服務。在夯實各級領導工作的基礎上,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將取得更大成績。
2.2 整合資源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擴招在滿足大眾教育需求的同時,承擔著生源質量下降造成的壓力。根據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原則,高校應在把握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內容依存性的基礎上,客觀承認并接受學生個性存在差異的事實,合理選擇實驗教學項目,適當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并提出不同目標要求,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分幾個階段開展工作,采用逐級遞增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既要保證其充分掌握基礎實驗技能、測量方法,又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探索性。除此之外,高校還需在不斷探索中,找到經典實驗內容與現代科技最佳結合點,實現實驗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有效契合,從而保證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先進性,以拓寬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其良好的創新思維。如此,在全面、先進知識的武裝下,醫學微生物學學生將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
2.3 創新方法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各行各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高校教育致力于突破創新,并取得了不凡成績。尤其是信息化時代影響下,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創新創造了有利時機。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表明,人類視覺信息占83%,聽覺信息占11%,加強視聽效果將更有利于人們知識信息獲取。而多媒體作為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呈現給用戶更加豐富、便利的信息體驗。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積極引入多媒體技術及設備,創新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信息傳播途徑,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重新整合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資源,以圖片、聲音或視頻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并由此引出提問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進而有針對性進行教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現有教學條件無法實現的醫學微生物實驗項目,從而保證教學深度和廣度。
2.4 完善評價
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做好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工作的基礎與保障。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其實效受評價機制在內多種因素的影響。現代教育理論主張全面、整體、積極地評價學生學習,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評價應結合社會需求、課程要求,實現形式多樣化、目標多元化,真實反映實驗者能力及水平。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課程目標主要分為理論知識教學目標和能力素質培養目標兩個部分。在理論知識教學考核方面,高校應兼顧不同層次學生感受,選擇難度適中的題目,同時保證深度和廣度,以指導下一階段的理論知識教學工作。而在能力素質考核方面,高校應選擇一些經典具有代表性的實驗項目,由學生自主完成設計、實驗、報告等系列工作,側面反映他們能力素質上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予以指導訓練。在此基礎上,高校還應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勵制度,給予表現優異的學生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從而激發他們參與實驗教學的熱情。
3 結語
總而言之,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該文做出的相關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處。因此,筆者希望業界更多學者持續關注此項研究,全面分析時下不同院校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深刻剖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提出更多完善意見或建議,從而促進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優化發展,使之成為更多優秀人才培養的搖籃。
參考文獻
[1] 鄧毛子,孫劍剛,梁瑩,等.探究式教學在綜合設計性實驗中的應用——以《醫學微生物學》中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發為例[J].價值工程,2014(8):262-263.
[2] 王小麗,鐘有添,謝瓊珺.實驗教學改革條件下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2(12):1817-1824.
[3] 李忠玉,吳移謀,唐雙陽,等.研究型教學模式下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195-197.
[4] 崔佳,張雄鷹,孟莉,等.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長治學院學報,2015(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