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卓+全吉文+郭欣廖飛陽



摘要:在廣東省湛江市2個不同類型的立地上進行了木麻黃無性系選擇試驗,調查分析了樹高、胸徑、冠幅、保存率和抗逆性。結果表明:湛江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的東里2號、南山2號無性系優于對照,適于在有機質豐富磚紅壤立地造林。在不同造林地表現均優的只有東里2號,其生長表現最好,適應范圍最廣,抗逆性較強。
關鍵詞:木麻黃;無性系;生長表現;選擇性
中圖分類號:S7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3010903
1引言
木麻黃防臺風危害,防海浪侵蝕固沙,對沿海陸地生態系統的恢復,對貧瘠的沿海沙地和嚴重退化的南方山區丘陵地區的土壤改良等均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沿海沙質地帶仍無其它樹種可替代。湛江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營造木麻黃至今,其深受歡迎,但70年代初大面積出現青枯病,對木麻黃造成毀滅性打擊。由于沿海利用單一無性系、周而復始地造林,常常造成原有無性系人工生長緩慢,樹干彎曲,抗病抗風能力差,且木麻黃地力衰退嚴重。因此,開展木麻黃無性系選育工作尤為重要,篩選出適合湛江地區生長的新品種,為沿海防護林建設提供優良木麻黃種質資源。
2A8、A13復壯后試驗研究
2.1試驗點概況
該試驗點設在湛江市東海國營林場,為木麻黃人工林采伐更新跡地,距海潮線500 m,海拔2 m,年平均氣溫為23 ℃,年日照射數為2161.6 h,年平均雨量為1330.3 mm。土壤為濱海沙土。
2.2試驗材料
通過選擇湛江市材料所內木麻黃A8采穗圃和吳川木麻黃A13林地生長表現好的優良單株,重新截干促萌,采集基干萌條進行水培苗供用試驗。
2.3試驗方法
參試無性系為復壯后的A8、A13無性系,植穴規格40 cm×40 cm×30 cm,株行距為2 m×2 m,小區2行×5株,每4個重復,苗交45 cm左右造林,每穴下100 g復合肥做基肥,造林時間為2008年9月,2009年4月除草一次,每株追肥100 g,2010年5月除草一次,每株追肥150 g,修剪老化枝條。
2.4統計分析方法
每年對試驗地進行樹高,胸徑、冠幅調查。統計樹高、胸徑和冠幅生長性狀的平均值。2.5結果與分析
以4年生A8、A13的林分為例,采用復壯后的無懷系苗木造林比復壯前的樹交分別增長5.9%、5.7%,胸徑分別增長5.1%、5.2%詳見表1。
表1四年生A8、A13試驗林性狀比較
序號無性序號平均胸徑/cm平均樹高/m1A8(復壯前)7.929.702A8(復壯后)8.3210.27增長率5.15.93A13復壯前7.439.264A13復壯后7.829.79增長率5.25.7注:數據來源于2012年調查數據
3外引優良無性系及本地區挑選的優良
無性系造林對比試驗3.1選優
先后勘查了東海島、雷州、徐聞3個縣區的部分沿海木麻黃實生人工林,初選優樹共17株,其中雄株7株,雌株10株,優樹分布:東海島2株(雄),樹齡8年生,樹高20~22 m。徐聞8株(雄3株),樹齡30年生,樹高22~29 m,胸徑22~29.5 cm。所造優樹干均通直、圓滿、無病蟲害、側枝為短枝及中枝型,對所選優樹全面進行測定編號,繪圖入檔,見表2。
3.2育苗
3.3優良無性系篩選
3.3.1試驗點概況
試驗地沒有兩個,其中一個設在湛江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另外一個設在湛江市東海林場東簡工區。試驗點概況如下:
湛江林科所:試驗地為湛江林科所的桉樹采穗苗圃跡地,海拔12 m,東經110°21′,北緯21°26′,年平均溫度23.5 ℃,最冷月均氣溫15.5 ℃,年降雨量1200~1800 mm,雨季集中于4~9月占全年雨量的75%,土壤為沙質磚紅壤,有機度含量為15.25 g/kg。
東海林場:試驗地為木麻黃人工林采伐更新跡地,距離潮海線200 m,海拔2 m,東經110°31′,北緯20°59′,年平均溫度23.1 ℃,最冷月均氣溫15.6 ℃,年降雨量1600~2000 mm,雨季集中于4~9月占全年雨量的82.2%,土壤為沙質磚紅壤,有機度含量為9.64 g/kg。
2017年2月綠色科技第3期
李天卓,等:木麻黃防護林優良無性系選育試驗植物與植被
3.3.2試驗材料
采用廣東省雷州市東里鎮及徐聞縣南山鎮木麻黃實生林優萌選育的無性系苗。
3.3.3試驗方法
湛江市林科所:參試無性系共18個,植穴規格40 cm×30 cm×30 cm,林行距為2 m×1.5 m,小區1行×10株,兩次重復,苗高30~35 cm時造林,每穴下100 g復合肥做基肥,造林時間為2009年11月4日,2010年2月及5月各撫育追肥2次,每次追復合肥50 g。
東海林場:參試無性系共25個,機械開溝,溝寬40 cm,溝深40 cm,株行距為2 m×2 m,小區1行×20株,3次重復,無基肥,苗高40~50 cm時造林,造林時間為2010年8月,2011年4月除草、追肥一次,每穴下復合肥150 g。
3.3.4統計分析方法
每年分別對兩個試驗點地進行樹高,胸徑,冠幅,保存率和抗逆性(采用記錄風害和病蟲害)調查。統計樹高,胸徑和冠幅的生長性狀的平均值,保存率為調查存活株數除以調查總株數。通過SAS軟件對各個性狀進行為差分析,采用Duncan法對各個無性系性狀多重比較。
3.3.5結果與分析
湛江林科所木麻黃,無性生長性狀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