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 武
尼日利亞法官:賄金塞滿鞋子赤腳回家
■ 顏 武
尼日利亞總統穆罕馬杜·布哈里說:“腐敗正在摧毀我們國家的法律和制度。”這話,道出了該國腐敗泛濫成災,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國家的命運。
確實,尼日利亞的腐敗令人震驚。原本,作為世界第八大原油生產國,民眾應該過上富足的生活,然而卻淪為世界上最貧窮國之一,約70%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權貴卻富得流油。腐敗還導致國家競爭力下降,使經濟發展嚴重受阻。1月19日,尼日利亞2016年的反腐報告出臺,指出腐敗使尼日利亞港口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港口,也是導致其相比西非鄰近各港口缺乏競爭力的主要原因,使國家每年損失約1萬億奈拉(200奈拉約合1美元)。為此,尼日利亞總統反腐敗咨詢委員會決定在港口設立辦事處,并將在今年采取強有力的反腐敗措施。
布哈里總統還說,民眾“早已達成共識,即本國存在腐敗問題,必須加以整治”。2015年5月上臺后,這位新總統的反腐敗動作確實不少。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則反腐敗終 究還未觸及根本,二則部分民眾居然認為反腐敗加劇了他們的生活困境。去年,尼日利亞“還我腐敗”的標簽竟四處流傳。

布哈里總統一上臺,就燒了幾把火,尤其是把火燒向了金融和司法系統,這兩年,反腐敗可謂火力全開。
新總統上臺執政不到1個月,即2015年6月初,反腐敗機構經濟和金融犯罪委員會立馬曝光了央行的一批害群之馬。這些腐敗官員均為央行的中層管理者,原本負責銷毀老舊、殘缺的紙幣,然而他們卻將其翻新并從中漁利,涉案金額高達80億奈拉,其中,6人是央行官員,分別來自阿布賈、拉各斯、伊巴丹和阿庫雷;另有16名商業銀行的官員來自齊尼思銀行、韋馬銀行、阿克塞斯銀行和伊科銀行等。媒體當時披露,這批腐敗官員在央行奧約州伊巴丹分支從事翻新舊幣的非法勾當,涉案的商業銀行官員則負責把從各地收集的舊幣上交央行。調查人員發現,一個本應裝有20捆面值為1000奈拉的老舊紙幣的盒子中裝的竟是與貨幣同等大小的廢報紙。
經濟和金融犯罪委員會發言人尤烏賈倫說:“嫌疑人據信從事這一勾當多年?!?/p>
分析人士當時就指出,針對銀行官員的逮捕行動是新政府發起的首輪反腐風暴。
效果立竿見影。當年5月底,總警監阿瑞斯就呼吁公眾不要賄賂警察。次日,警方又宣布3名涉嫌賄賂尼日爾州警察的嫌疑人落網。這3人企圖用100萬奈拉買通警方反搶劫部隊成員,以期讓一名親屬獲釋。6月,經濟和金融犯罪委員會指控巴耶爾薩州前州長西爾瓦涉嫌于2009年至2012年假借給州政府職員漲工資的名義,伙同他人利用3家公司從州財政中盜取192億奈拉。幾天后,依莫州前州長奧哈基姆涉嫌公款私用被拘押并接受經濟和金融犯罪委員會質詢。
這樣的反腐行動,顯然讓民眾既高興又有所不滿。2015年6月17日,部分示威者來到議會門前,向參眾兩院議長請愿,要求議會通過相關法律以嚴懲腐敗分子。請愿書中說:“我們想讓尼日利亞邁開像新加坡和中國一樣的步伐,在對腐敗活動持‘零容忍’態度后取得長足發展。”
行動還在繼續。進入2016年,反腐之火重點燒向了司法系統,著力打擊已有時日、神人共憤的司法腐敗。去年10月,執法部門通過突擊搜查,揪出了多名涉腐的資深法官,他們受賄后在案件審判中故意偏袒一方。
警方的搜查行動“收獲豐碩”。國家服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警方從這些涉腐法官家中查獲了“不同面額的大量現鈔,既有本國貨幣,也有多種外幣”,還發現了“能夠證明他們不法行徑的文件檔案”,以及他們涉腐而得的豪宅。媒體稱,警方光是查獲的現鈔就達80萬美元,而這只是涉賄金額的很少一部分。
媒體披露的細節令人吃驚。一名參議員舉報稱,當時一名上訴法院的法官同意在一樁案件中作出對該參議員有利的判決,條件是獲取5000萬奈拉的“酬勞”。這名參議員同意,但最終只湊得出3000萬奈拉。于是,某天晚上,這名法官前來收取賄金,無奈現鈔太多,實在裝不下,“他往身上所有能塞的地方都塞滿了鈔票,甚至荒唐到把部分鈔票塞進了兩只鞋里”,最后,這名法官赤腳走向汽車,揚長而去。然而,由于參議員支付的賄款少于他所要求的,這名法官最終作出了不利于參議員的裁決。正是這一結果,這名參議員才決定冒著行賄被定罪的風險,向國家司法委員會舉報了該法官受賄一事。
在去年10月被捕的7名法官中,兩人是最高法院法官,分別是尼格武塔、奧科羅埃泰。同年11月21日,尼格武塔受到洗錢等15項腐敗罪名的指控。檢方稱,警方在尼格武塔家中查獲多本護照以及8.5萬美元現鈔。
被捕的其他法官也頗受關注。其中,聯邦高級法院法官麗塔面臨至少26項指控,包括收受賄賂、偽造票據、提供虛假證詞等。調查人員出示的多項證據顯示她2012年至2015年受賄78.8萬美元。阿布賈地區聯邦高級法院法官阿德莫拉也在那次突擊搜查中被捕,警方在其家中查獲了超過55萬美元,其中包括30萬美元現鈔。阿德莫拉供稱,他與聯邦高級法院首席法官奧塔存在“長期交易”,即奧塔把一些“有利可圖”的案件分派給他,他便在審案中收受賄賂,然后再把部分賄金“孝敬”給奧塔。阿德莫拉稱,奧塔與阿布賈地區聯邦高級法院的多名法官都存在這種交易,已成為一種“固定模式”。貢貝州高級法院法官平迪加也被指在一樁有關部落事務的案件中收受了河流州州長威克1億奈拉賄款,從而偏袒威克。媒體曝料稱,平迪加的多輛汽車、多棟房產,都源自受賄。
目前,警方正在著手調查15名法官。
對布哈里來說,反腐敗是必須的。這個國家,已經被腐敗害慘了。
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尼日利亞原本可以憑借人口優勢和石油產量,成為富裕國家,然而腐敗使國家陷于貧窮。
1月19日,信息部長穆罕默德表示,在2006年至2013年間,包括前領導人、內閣部長、政府官員在內的55人盜用國家資產高達90億美元。他稱,被盜用的這些錢可以用來在當地建造36家醫院或者資助4000名學生讀完大學。而且,這筆資金中有21億美元本該用于購買武器對抗博科圣地恐怖組織,卻被挪用作前總統喬納森及其黨派的競選經費。喬納森的國家安全顧問達蘇基就被指控協助盜取了這21億美元資金,但達蘇基稱是受喬納森之令才挪動這筆巨款的。目前,檢方已經起訴了喬納森政府中的多名高官。
對此,穆罕默德聲言:“如果我們不整治腐敗,那么腐敗終將毀了尼日利亞?!?/p>
這確非危言聳聽。就說作為經濟命脈的石油工業,由于缺失監管,便腐敗叢生,國家石油公司更成腐敗淵藪。2015年,時任央行行長薩努西指認,國家石油公司在2012年、2013年兩年間漏繳入庫200億美元。采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尼日利亞分支的調查則顯示,國家石油公司1999年至2012年也沒有按規定移交116億美元有關液化氣的政府投資分紅。該調查還顯示,該公司在與國外公司的貿易中存在不平等交易,致使政府蒙受至少6億美元損失。這份調查還披露了不少國外石油公司為在尼日利亞撈取更多財富不惜大肆行賄的丑聞。法國石油設備及服務公司Technip為獲取一份合同伙同另外3家公司聘請專人向尼政府官員行賄;意大利能源巨頭埃尼公司首席執行官德斯卡爾西也靠行賄尼地方政府官員獲得石油開采權。
由于像國家石油公司這樣的巨頭都在“截留”財富,國家財政捉襟見肘。去年10月,布哈里總統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專機以紓解財政困難。
但是,腐敗在尼日利亞實在是根深蒂固。司法的曖昧就令人吃驚。盡管布哈里總統表示不會讓達蘇基免于拘留,三家法庭還是準許達蘇基獲得保釋。最近這次對法官的雷霆出擊,其后續“走勢”目前也難有定論,至少被捕的7名法官在交納了保釋金后均于去年11月初獲得保釋。尤其是在調查法官腐敗過程中國家服務部對國家司法委員會的指責讓人不寒而栗。據稱,國家司法委員會曾收到至少50份有關涉腐法官的舉報——大約60%曾被舉報,且均有稽可查,卻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未根據線索啟動徹查。“以埃努古州大法官烏梅祖利克為例,他超過3次受到舉報。如果不是民眾持續不懈地揭發他,這名法官眼下仍不會受到制裁?!睂Υ耍瑖宜痉ㄎ瘑T會居然質疑前者的一系列反腐舉措過于急躁且有違法操作之嫌。
尤其是對達蘇基的審判也被指程序失當而遇到了麻煩。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去年“還我腐敗”的標簽居然流行全國。盡管民眾支持反腐敗,然而,日益加劇的困境卻又讓部分民眾甚至是那些極度貧困、極度無權無勢以至于無法從石油經濟中撈油水的人也感到“憤怒”,指責新政府的反腐敗導致了他們的困境。一句代表性的抱怨是“有腐敗的時候一袋純凈水要80奈拉,沒有腐敗的時候一袋純凈水要150奈拉#還我腐敗#”。香檳進口商和汽車經銷商也抱怨政府官員出手不如過去闊綽了。最近,更有針對發電廠和油氣管道的襲擊,這也被認為是反腐敗激起的蓄意破壞,即民眾所說的“你打擊腐敗,腐敗也在還擊”。
自然,布哈里的反腐敗行動,獲得了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但是,也有相當多的人懷疑效果。輿論稱:“他為了終結犯罪者不受懲處的氛圍去追究重大犯罪者的責任,這樣做是正確的。但除非他能夠解決腐敗的病根,否則人們就會認為他的反腐行動是想針對誰就針對誰,他的勝利也將是曇花一現。”
這樣的懷疑確實值得深思。因為尼日利亞腐敗的“病根”在于“食利者體制”——由“中間人、看門人、配給者、套利者、許可發放者和代人疏通者”組成的寄生階層有空子可鉆,他們把“稀缺性”當生意來做,而且,這種“稀缺性”大部分又是他們自己“設計”出來的。他們能為你搞到任何東西,從經營許可到石油區塊,只要你愿出合適的價錢。這就是“食利者體制”。
顯然,消除“病根”必須解決“食利者”能夠尋租的體制,從而清除尋租的機會,進而遏制腐敗。
已經點起了反腐敗火把的布哈里不知能否“挺進”到治本的層面。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