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文
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迅速革新,很多傳統的技術形式逐漸被取代。目前國內的電力處理系統已經突破傳統技術的限制,建立起智能化的變電站系統。該文對于智能化變電站系統運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擬定可供實施的解決方法,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 維護問題 處理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a)-0012-02
變電站系統是控制和調整電壓,合理進行電資源分配的系統。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化變電站得到普及和應用,但是實際運行維護環節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如何針對性尋找解決辦法是技術人員目前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
1 概念分析
1.1 智能變電站
智能性變電站指變電站工作過程的一種轉化,在具體信息的收集、處理、輸送、輸出等各個環節中使用數字化的信息內容,不再使用傳統的模擬信息形式;同時構建起和系統匹配的整體通信系統以及網絡,該種處理形勢下,各個設備之間使用數字化的形式傳遞或分享信息,由于電子式電流互感器技術的完善,各種網絡形式的技術在不同的系統中應用更加廣泛,這些都為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提供了對應的條件。
1.2 特點分析
和過去的變電站運行方式對比來說,智能化處理在信息內容的處理、收集、傳遞各個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過去的處理形式中比較重視功能、系統的需求和使用的手段,智能化的處理方式更加看重目的。分析系統的設備發現,新形勢下的系統重視智能化、一體化的集合甚至是合成,這些都是傳統的變電站所不具備的,從系統方面分析,智能化的處理方式為整個網絡系統提供更加良好的運行條件,凸顯的為全網絡的概念,關注不同變電站主體之間、總調度中心和個體之間的配合作用,提升整個系統的運行效果。智能化變電站形式包括幾個不同的層次,其中兩層化的網絡是站控層、過程層;三層化的結構含有站控層、間隔層、過程層。
1.3 應用優勢
使用新型化的系統處理方式,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系統整體的自動化程度提升,運行過程中更加的穩定,可靠性提升,系統工作的效率提升,消耗的時間減少,系統內部的信息互動迅速,準確性提升,系統內部采用自動化運行,結合反饋回的信息,及時的調整、保護、監控,根據系統的需求變化再次的調整,保證運行的穩定性,各個型號的設備有效的銜接,提升各個設備的綜合應用效率,為系統進步提供有力的支撐。
2 常見問題
2.1 安全
分析整個系統的通信模式發現,智能變電站的處理方式直接轉化成為對等傳輸的模式,摒棄傳統的處理形式,新型的傳輸方式對于系統的安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即使是系統中的小部分出現故障,或是保護性不足,整個的系統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該種問題的原因是不同裝置之間沒有特定的隔離點,系統內部的隔離關鍵是依靠軟件,系統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隱患,運行中受到影響。
2.2 可靠性
系統運行中光學互感器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造成設備運行環節中玻璃和光纖出現問題,加上有源電子互感器必須依靠模塊或元件的作用,系統作業環節中穩定性差,各種資源被不同程度的浪費,高壓電子互感器被外部的磁場所影響,導致信號不夠穩定,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增加。
2.3 運維問題
由于全光纖電流互感器的影響,其使用的是數字量輸出的形式,和傳統的形式具有較大差異性,雖然該種處理方式的環保性提高、系統的準確度增加,但是實踐的經驗較少,具體的運行經驗不足。結合國內目前智能變電站實際的運行狀況分析,該種形式的互感器以及對應的附屬設備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較為突出的是全光纖電流互感器的穩定性問題,不同設備之間的電磁兼容性問題。
2.4 電源問題
智能化變電站運行中的關鍵問題之一為電子式互感器維護,在不具備直流性的電源狀態下,系統內部的繼電保護裝置或測控裝置將無法高效的反饋出設備的實際運營狀態,一次的設備整個暴漏在沒有保護的環境下。結合雙重配置的基本原則,電子式互感器的實際工作電源包括兩組直流電源共同支持,在某一個電源發生問題或不能提供電力的狀態下,系統內部具有直接性關聯的元件無法準確的獲取資源,保護裝置處于鎖定的狀態下,從中不難發現,如果直流電源發生接地狀況的時候,人員要提高重視程度,不可隨意性的檢查回路,出現電源停用狀況時須將對應的保護裝置停用。
2.5 環境問題
智能化變電站系統中含有較多的微機系統和交換機系統,常見的處理方式是就地布置,這樣的處理形式會造成設備明顯產熱問題,沒有及時的進行散熱處理的狀況下會影響設備的良好運行,周圍的環境狀況會變得更差,出現故障的概率大大增加。
2.6 保護問題
系統安裝環節中,為了控制電纜的應用數量,在具體安裝設備的區域設定保護裝置是必須環節,目前應用 比較廣泛的保護設備為智能化的匯控柜,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種設備對于附近環境要求較高,要將周圍的濕度、溫度良好把握,這些內容都會增加設備的運行經濟投入。
3 管理措施
3.1 提高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
變電站在進行系統改革工作之后,需要進行全面化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視兩個方面的強化管理。
3.1.1 建立安全責任管理體制
整個變電站運行系統是非常復雜化的過程,每一個環節之間具有關聯性,所以在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將不同時期的任務詳細劃分,進行明確的表明,將責任強化到個人,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建立標準化的考核體系,在系統內部某個環節發現問題的狀況下,直接尋找到相關的管理人員,采取責任追究的形式,對管理工作中責任心高,具有強烈上進心的人員進行獎勵,提升系統內部所有人員的工作熱情以及積極性,培養人員的安全意識。
3.1.2 應用三票兩制
三票兩制中的兩票包括運行的操作票和工作票,在進行兩票記錄的時候必須遵守和根據相關的規定流程完整填寫,應用相應的設備時候要填寫操作票,避免無票或虛假票據的狀況出現,利用嚴格的管理制度來降低后期出現問題的概率;三制具體包括工作許可制、工作監護制度、實施作業環節中的體制,日常的運行環節中嚴格落實制定好的三線制度,科學合理的安排工作內容,堅決杜絕形式化。實施環節中嚴格的遵守使用制度,能夠避免出現問題,讓各種工作按照順序依次展開,防止出現危險性事故,為工作人員提供更多的安全保證,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3.2 巡視管理
日常的管理巡視環節要具有科學性的規劃,想要提升具體的成效,要從幾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合理強化。
3.2.1 日常管理
由于智能化變電站系統中含有的設備較多,各種的設備技術含量高,同時工作環節中需要一起啟動較多的設備,所以必須重視日常的管理工作。內部各個設備對于工作區域的環境要求不一致,需求較高,因此每一位運維人員必須保證每個時期設備的穩定、安全性運行,保證巡查工作的準確性,如果巡查環節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的進行全面檢查處理,快速的尋找到設備出現故障的原因,針對性的采取解決措施,解決問題,避免留下隱患問題。
3.2.2 和運檢人員共同合作
系統中包含各種類型的設備,不同的設備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參與到運維工作中的人員水平和實踐能力是具有差異性的,如果單一的配備兩個人員進行系統全面檢查,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定的漏洞,無法達到預期的檢查目標,萬一系統內部出現突發問題,將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安排工作的時候,要考慮到參與人員的專業性水平和特點,合理的進行技術人員分組,聯合作業,必要的時候應用交換的方式展開巡查,提高工作效率。
3.2.3 聯合廠家
系統運行的環節中,要及時的和技術人員溝通,專業的設備生產工作人員要到實際區域進行回訪和調查,到實際工作現場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檢查運行中是否存在問題,對于運行狀況進行準確的記錄,針對性的提出解決辦法,在未來加工生產環節中不斷的進行改進處理,提升綜合應用效率。
3.3 標準體系建立
分析多年來國內的變電站發展歷史,從中不難看出,標準體系的建立和系統的運行狀況具有直接性關聯。目前國內在該領域中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仍舊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標注體系,同時由于經濟技術的綜合性影響,和其余發達國家具有明顯的差距,面對該種狀況,解決的方式為提升運行效率,持續性的調整和改革現有的標注體系,對于其中包括的內容詳細化的分類管理,存在的問題展開全面細致化的分析,尋找到最有效科學的解決方式,為未來工作的良好展開提供理論依據。
3.4 重視設備的管理
3.4.1 實施方式
提升系統內部設備的管理力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通常來說,智能變電站具有兩種設備,一次設備的智能化水平相對高些,二次設備的網絡化程度較高,充分考慮不同設備的優勢和先進化程度,結合各自的特點匹配出最優質的管理方式,提升工作的實效性。
3.4.2 設備管理
系統中包括的部分關鍵性設備要展開特殊化的管理,專業的技術人員結合實際,建立數據信息資源處理庫,將系統中較為重要的部分資源合理整合,為未來的應用做好準備。保證操作管理工作的水平,控制順控操作票,根據具體的規范管理倒閘操作票,保證考勤工作的準確性,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提升內部人員的主動性。
總之,智能化變電站的實際工作狀況將會對于電力系統產生影響,對于城市建設和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因此提升整個系統的管理水平,主動的尋找系統中存在的各種隱患,針對性的進行解決處理,才能保證系統的良好運行,讓變電站建設工作和城市發展相一致,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王宏鋒,趙志杰.智能變電站的運用維護[J].云南電力技術,2012,40(3):61-63.
[2] 谷月雁,司剛,劉清瑞.智能變電站中順序控制的功能實現[J].電力技術,2011(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