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康,馬玉恒
(昭通市體育運動學校訓練處,云南 昭通 657000)
步槍射手動作重復的一致持久性素質、瞄扣配合的協調性素質及比賽發揮的心理素質保證
趙 康,馬玉恒
(昭通市體育運動學校訓練處,云南 昭通 657000)
為進一步提高步槍射手的競賽成績,通過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分析了步槍射手持槍的一致持久性素質、瞄扣配合的協調性素質以及保證比賽發揮的心理素質,為步槍射手的日常訓練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步槍射手;一致持久性素質;瞄扣配合的協調性素質;心理素質
《運動訓練學》指出:素質是身體機能的能力。一般運動素質是指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專項運動素質是專項所需要的專門的身體機能。又指出,運動技能是運動員有效地參加訓練和比賽所具備的本領(能力),是運動員體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綜合。能力是素質的體現,素質有天生的成分,如有的人天生就有較好的一般運動素質以及某種特長,有的人在生活中和其他活動中自然獲得一些近似因素。如:站得穩、用恒力不發顫、肢體運動協調等。然而,射擊的專項素質則必須通過專門訓練來獲得。
射擊運動雖然早在1896年即被列入奧運會,但在中國還是一個年輕的體育運動項目,多年來,我國射擊界常把射擊的基本功即一致性、持久性和協調性等作為射擊的專項素質來訓練,這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功”就是“素質”的積累、能力的體現,它們都是同義的不同表述。各種“性”則是“功”或“素質”的類別表述。但是,這幾個“性”的基本功還不能完全代表射擊“專項素質”的全部,全面的射擊“專項素質”還應當包括“心理素質”。
射擊需要運動員有較好的動作穩定性,生理上對射擊動作多次重復保持不變的能力和長時間據槍的能力,合并稱為“動作重復的一致持久素質”。
動作的一致性和持久性,可以分開講,也可以合起來講。步槍射擊,每發射一發子彈(包括空槍擊發)幾乎都是采用同一動作程序,要打完一個40發或60發完整練習,講究的是動作的一致性,才能打出好成績。然而,長時間反復重復一套動作必然產生生理上的疲勞和動作變形導致不一致,因此射擊需要的一致性應該是經過多次重復在時間上達到持久才有意義;如果不講一致性,只講耐力的延長,這種持久性便沒有用處。應該兩者合并成一致的持久性或持久的一致性,定為動作重復的一致持久性素質。
當然,單獨強調一下一致性也很有必要。因為一致性是打出好密度、好成績的主要技術規范。姿勢動作上不怕某個地方偏差(如槍面歪),就怕重復不一致。只要重復一致,就有好密度。正所謂“歪成一樣就是正的”“偏得一致就是好的”。
要做好一致性,首先從視力上要求瞄準要精確一致。接著關聯的技術要求逐一是:貼腮一致,握把一致,右肘支撐一致(臥姿),榻腰一致(立姿),弓腰一致(跪姿);左肘固定一致(臥姿),左肘抵胯一致(立姿),左肘左膝結合一致(跪姿)等等。一致性更多的要求是回收到內在感覺里,內在感覺的一致,才是真正的一致性,是靠得住的一致性。這是需要長期有意識訓練培養的。
持久性一般是指承受運動負荷的耐力好、時間長。射擊的持久性在于能長時間地多次重復相同的動作,還是密切關聯的一致性,才是有意義的持久性。談持久性必然要談到疲勞。持久的耐力運動之中必然有疲勞。研究疲勞,為了防范和消除,更有尋求超量恢復的玄機在其中。
神經系統對瞄準和擊發的協調指揮,對擊發瞬間力量保持和食指單獨用力這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的協調配合,簡稱瞄扣配合的協調素質。
瞄準,就眼睛而言是非常簡單的動作,任何有同心圓和平正概念的人都會瞄準。然而,瞄準就是瞄穩,通過瞄準使槍穩下來;瞄準又是穩瞄,槍穩了才好瞄準。“瞄穩——穩瞄”就是有意識的瞄準和下意識的靜力動作的互動的過程。
扣扳機的肌肉做功是微不足道的,自選小口徑步槍的扳機通常為100克左右。但指揮扣扳機的神經系統的負擔卻很大,它要與瞄準密切配合,在最佳時機上擊發。同時,在擊發瞬間保持全身控槍力量不變,以完成打10環的任務。擊發是射擊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動作。擊發必須與瞄準密切配合,并且得到全身控槍力量保持的保障。
人體賦予槍支的穩定控制是有限度的。尤其是立姿,短暫的慣性穩一出現,若不及時預知扣響,就會錯過打偏。看起來很穩的臥姿也必須在內應力最平衡的時機打響,如果不注意內應力的潛在變化,往往不理解為什么瞄好了卻打偏的現象。其次,我們應當懂得,人眼對瞄準信息的接受再通過大腦反應指揮食指扣扳機的反應速度是有限的。彈丸發射從扣動扳機到飛向目標再快也有個過程。因此,真正抓住最佳時機擊發的方法是提前扣。即“扣”的意識提前在即將“穩”或即將“最穩”之前,這樣,“響”的時機正好出現在“穩”或“最穩”的時段內。從慣性穩的規律來看,先是人槍整體從晃動,發展為穩定,這個穩定會因慣性的作用不會一下子消逝,但也不會長時間地穩下去,它將會不可抗拒地又轉化為晃動。這似乎是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在起作用。提前扣就是抓住慣性穩有限存在的規律,將擊發時機掌握在從晃到穩的階段,或者說慣性最“強勁”的階段。
怎樣做到擊發瞬間全身各部相關用力保持不變?要求是食指“單獨”用力。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因為,人的生理反應總是互相聯系著、影響著的。通常射手(尤其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扣動扳機的瞬間,身體某些部位不自覺地下意識地發生抬槍、掉槍、拐槍、眨眼、聳肩等不良反應,使彈著打偏,甚至跑遠彈。或者擔心出現身體相關的不良反應,使得食指僵化,扣不出去。
扣扳機的神經系統的指揮要求擊發與保持是“合得上——分得開”,尤其是“分得開”。擊發與保持應當是兩條清晰的條件反射弧,如果反射弧發生混亂是很難克服的,相似的教訓如“口吃”,就是因為條件反射沒有建立好造成的。運動生理學告訴我們,條件反射一經建立要消除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用一個相似的條件反射去替代它就更為困難。因此,射手如果發現自己擊發瞬間有毛病就必須下大決心去克服,否則,養成難以克服的固癖就等于自我淘汰了。我們看到,一開始從事射擊訓練的人很多,但是能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最終能在賽場上爭金奪銀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中途退出的原因很多,但不少人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被“擊發瞬間犯毛病”這攔路虎給攔住的。
“保持”如此重要,就要在訓練中時時刻刻注意。如無論實彈還是空槍,每次擊發完后有意識保持1s以上,并養成習慣。我們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瞄準上而稱為精力朝前,因為在“前面”就“搶走”了該分配到“后面”的精力,從而忽視“后面”人體相關的“保持”動作。要時時強調精力回收,甚至視力回收。在訓練的某一階段,應當用“半關搶機”這種的簡單易行的方法測試擊發瞬間“保持”的情況。
在選材時,要注意所選苗子的神經反應是否協調敏捷,凡肢體需要互相配合的成套的連貫的動作能否“合得上,分得開”。
3.1 射擊比賽心理素質簡述
心理上對比賽刺激的承受、應變、控制能力,簡稱比賽發揮的心理素質。
人們提出射擊是“三分技術七分心理”,把心理訓練擺在突出地位。射擊心理訓練的內容很廣泛,與平時技術訓練關系密切的心理訓練有:知覺訓練、思維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念動訓練、放松訓練等等,而情緒控制、意志努力等心理訓練則與比賽直接相關。射手不僅要培養一般心理素質,更要培養比賽心理素質。
射擊作為技能為主的項目,在基本技術動作過硬的基礎上,十分要求心理狀態的穩定性,射擊比賽的心理活動主要是由勝負觀和順逆境的刺激引起的。因此,正確認識勝負和處理好比賽中的順利和不順利是解決射擊比賽心理平衡的主要內容。“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培養運動員的目的就是為了比賽,參加比賽就是為了獲勝,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敢想敢干,敢于進取,敢于成功,敢于勝利”這是作為一名運動員最可貴的精神,也是最好的心理素質,是成為一名真正優秀運動員的先決條件,有了這個前提,一切心理調劑工作才有意義。
3.2 培養射擊高境界
在中國射擊界,人們把敢想高環數、敢打高成績稱之為“高境界”。高境界是引領射擊比賽水平不斷前進的火車頭。具有高境界才算是有最佳的心理素質。有了高境界,體育競賽才有“更快、更高、更強”的魅力,射擊紀錄才會不斷地被刷新。
高境界心理素質的建立也是通過平時訓練來積累的。首先,我們要樹雄心壯志,下決心不斷實現一個個階段目標,做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同時不信邪,敢于沖破束縛自己境界的習慣認知,敢于打碎禁錮思想境界的框框條條。從而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聚集起敢字當頭的勇氣,激發出清晰、流暢的技術動作,從而敢于去比賽,敢于挑戰高手,敢于沖擊高成績、高紀錄乃至滿環。
3.3 克服射擊虛高癥
在培養高境界的心理素質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治一些運動員的虛高癥。“腳步要實”——這是克服虛高癥的良方。所謂“虛高”,是指一些射手把獲勝看得超過一切,只能勝不能敗。他們往往脫離自己的實際水平,期望值過高,充滿幻想,對比賽的困難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順利時,過早地興奮,激動的情緒難以自制。不順利時就驚惶失措,情緒急躁。他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結果”的得失上,算著環數打,過分地斤斤計較,導致拘束、過敏、動作放不開而使比賽失常。
射手對自己持正常發揮的態度,這種態度看起來不像豪言壯語有刺激性和鼓動性。其實,這是一種較好的、務實的心理狀態,取“正常發揮”的態度,并非意味放松對技術動作的要求,反而說明他對自己的動作知覺完整、清晰,步子走得穩定和扎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完每一個過程。多次比賽的經驗告訴我們,取“正常發揮”態度的射手至少不會發揮失常,而且常常挖掘出或激發出打高成績的潛力,最后變成超常發揮。這是克服虛高的良好的比賽心理素質。
一項理論的提出必須具備一定的可行性才能運用到實踐中。《體育運動心理》指出,比賽的最佳心理狀態表現在具有充足的信心和頑強的意志,穩定而靈活的注意,充沛而穩定的情感,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知覺。我們看到,具有最佳心理狀態的射手的主觀與客觀一致,對比賽的本質有客觀的、辯證的理解。有人認為:射擊是個人單獨發揮的項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誰也控制不了誰。因此,比賽的本質就成了各人拿各人的平時訓練水平進行競爭(這是多年數次比賽悟道出來的簡單道理。換句話說,你若想比賽成功,那么就請先在平時訓練上多下功夫,提高訓練水平吧)。運動員只有自我發揮的“權利”。“我”,只能盡力發揮,至于勝負,那是裁判的事。
[ 1 ] 張秀麗,等.國家優秀射擊運動員平衡穩定性特點及評價指標[ J ].體育學刊,2007(3):38.
[ 2 ] 陳謙.對影響射擊成績的技術參數的應用性研究[ J ].浙江體育科學,2005(2):49.
[ 3 ] 單雪.射擊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的實證研究[ J ].安徽體育科技,2014(12):72.
[ 4 ] 姜奎.體育運動速度素質的反傳統訓練法[ J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163.
G871.2
A
1674-151X(2017)13-02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10
投稿日期:2017-05-20
趙康(1974—),射擊一級教練員,本科。研究方向:射擊訓練理論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