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燕
(天水師范學院體育運動與健康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24式太極拳攻防技術在甘肅省高校武術選項課中的應用
毛海燕
(天水師范學院體育運動與健康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本文通過對甘肅高校武術選項課教學現狀的分析,對24式太極拳攻防技術在甘肅高校開展的意義與應用進行探討,并得出結論與建議。
太極拳;攻防技術;甘肅高校;武術選項;應用
為了落實與貫徹教育部2002年8月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作用,天水師范學院于2003年開始實施選項課程的教學,項目分別為籃球、排球、足球、兵乓球、羽毛球、網球、體育舞蹈、健美操、武術、跆拳道、定向越野等。武術選項課開設兩學期,以初級拳、初級刀、初級棍、24式太極拳為授課內容。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對24式太極拳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果與質量較差,學習熱情逐年降低。在與學生交談中了解到,其學習太極拳之初是滿腔熱情的、對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充滿好奇、懷著求知的心理進入課堂的。但隨著對太極基本功的要求和學習的深入,學生對如何掌握太極拳理感到乏味、枯燥,甚至深不可測。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學習,很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心理健康的成長,更談不上傳承與發揚。這是高校武術教師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2.1 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太極拳理和太極文化
太極拳來源于古代道家養生術,它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按照陰陽學說理論,通過柔和緩慢的身體動作進行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注重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統一的運動形式。太極拳其獨特的歷史背景不同于其他拳種,具有健身與技擊雙重功效。其攻防戰術主要以防守為主,不主動進攻,讓敵知難而退,不戰而屈。在攻擊的力量上,不正面進行較量,而是按照對方的方向、路線和力度繼續進攻,當其失去重心、就失去了攻擊力。太極拳這種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沾粘相隨等特點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在學習攻防技擊時,應將太極拳理念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太極拳理念,受益于學習、生活、處事等方面。
2.2 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習武的興趣
興趣是教學中最好的動力。學生對教學課程有無興趣,直接影響到他們參加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選項課是在高校大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開設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身條件、項目特征來選擇體育課程。他們在喜歡的項目中可以盡情地發揮體育帶來的歡樂,滿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教學中發現,很多武術選項課的學生沒有基礎,柔韌、基本功練習就占據著課堂大量的時間,再加上太極拳運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出現精力不集中、動作掌握不到位、教學氣氛沉悶等現象。將太極拳攻防技術應用到課堂中來,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既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又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調節了課堂氣氛。
2.3 能夠很好的將學習內容融會貫通
武術選項課從基本功開始就對學生有柔韌、身體素質、協調性方面的要求。學生對武術動作的建立是通過多次地感知、理解、練習最后達到動作定型的狀態。24式太極拳教學采用分解、示范、領做、糾錯等環節,教學進度遵循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的原則。由于太極拳的獨特性,個別學生因協調性差,常常表現出動作僵硬,顧上不顧下、顧左不顧右的情況。將攻防技術貫穿到太極拳中,不僅可以讓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太極拳的要領,還能加深對太極拳法的理解。
3.1 增加對太極拳動作技擊性的講解
技擊是武術的核心本質。離開技擊,武術就不能成為“武”。在武術選項課中,教師多以傳授基本功與套路為教學內容,普遍缺少對動作技擊性的講解。在太極拳教學中要本著體用結合的原則,挖掘太極拳的技擊價值,合理地增加技擊性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初期就應將太極拳的技擊含義貫穿進去,在每次動作講解時做到由易到難、見招拆招、拆招解招、由單招到組合,再到兩人1組的太極推手實戰中去,讓學生徹底領悟太極攻防格斗所帶來的視覺效果和精神享受。
3.2 結合體育游戲將攻防技術貫穿于始終
在太極拳教學中,積極地嘗試與體育游戲相結合所帶來的不同教學方法。體育游戲在多年地教學中已經形成了特有的教學體系,學生喜愛體育游戲的熱情高漲。在太極拳教學中將體育游戲完美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鍛煉了身體素質。同時,在體育游戲中還可以借助太極器械,例如,太極柔力球、太極大桿等。在器械輔助練習的情況下提高了技擊術,還提高了學生對器械的控制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和游戲中感到輕松快樂。
3.3 結合多媒體教學提高攻防技術效果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中最常見的方式。在高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結合現代化技術,通過多媒體課件、錄像、視頻將太極拳中精彩絕倫的攻防技術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對太極拳技擊術達到直觀的、立體的學習效果,真實體會到太極拳的整體美和技擊美。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又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積極地推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對全面了解太極拳理念有更大地幫助。
24式太極拳發展到今天具有雙重功效,當享受和推崇太極拳所帶給我們的健身、養生功效時,卻忽略了武術最核心的本質內容,即攻防技術。在甘肅高校武術選項課中,攻防技術在24式太極拳中的應用不僅突破了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更讓高校學子們掌握了太極拳的格斗精髓。因此,建議甘肅高校武術教師提高自身太極拳理論知識和攻防技擊術,在太極拳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武德的培養;在授課時對太極拳增加技擊性講解,突出攻防技術;在教學中貫穿體育游戲,積極地培養學生習武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武術運動的內外兼修之美,在快樂與興趣中學習,在格斗與競爭中體驗人生。相信24式太極拳攻防技術的貫穿會為甘肅高校武術選項課帶來新的活力,也為全國高校24式太極拳教學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礎。
[ 1 ] 李德印.24式太極拳[ 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 2 ] 石先彬等.“技擊”在太極拳教學中的應用——基于太極文化在校園傳播的視域[ 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87-89.
G852
A
1674-151X(2017)13-10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54
投稿日期:2017-04-10
毛海燕(1982—),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