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主抓的工作內容。城鄉一體化是新時代背景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一個嶄新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必然階段,是促進城鄉居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變化的過程,也是城鄉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差距縮小,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過程。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規劃設計
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關鍵領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簡稱《方案》)聚焦這一領域進一步推進深化農村改革。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先行,因此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首先必須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規劃體制,以規劃引領城鄉一體化發展。
一、統籌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的意義
1、城鄉一體化既是一個老課題更是一個全新的發展觀。馬克思早就指出,必須消滅城鄉差別、工農差別、體力腦力勞動之間的差別。恩格斯最早提出城鄉融合的概念。斯大林把城市和鄉村有同等的生活條件,作為城鄉一體化的標志。在發達國家中,許多現代學者都提出用城鄉一體的新社會結構形態來取代城鄉對立的舊社會結構形態;城與鄉不能截然分開,城與鄉同等重要,城與鄉應當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理論觀點。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也都證明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單是城市的,而且是城鄉共同的。城鄉一體化就是城市和農村實現有機結合,以城帶鄉、以鄉促城,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為服務,達到城鄉之間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協調發展。
2、城鄉一體化既是一個常規的發展過程更是城市化的一個新階段。城鄉一體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促進城鄉居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變化的過程,是城鄉互相吸收先進和健康因素、摒棄落后因素,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新型城鄉關系的過程。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推進城鄉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努力改革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城鄉一體化的內容既是全方位的,但其核心是統籌發展。要堅決摒棄先城市后農村的傳統發展理念,樹立統籌城鄉發展觀念,著力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扭轉了重工業輕農業偏向的發展戰略,但是政府的財政偏向依舊沒有改變;體制轉軌為城市工業經濟帶來了發展機遇,但農村經濟仍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弱勢產業,沒有得到國家財政的足夠支持,城鄉差別發展的態勢并沒有得到扭轉。只有堅持城鄉統籌,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徹底糾正城市和工業偏向的發展觀念,才能切實推進城鄉一體化。
4、推進城鄉一體化既要抓第一產業,更要突出產業融合,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這個重點。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城鄉一體化的推進最終是以大量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農業現代化為基本途徑的。因此,實施城鄉一體化戰略必須把解決廣大農民的就業問題、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作為基本途徑,同時積極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最終實現轉移農民、保障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的根本目的,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二、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規劃設計要點分析
1、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
首先,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根據城市發展方向,圍繞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明確功能分區定位和產業發展重點。其次,編制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堅持規劃先行,用一體化的理念統領總體發展規劃,以全面協調城鄉利益關系和整合城鄉資源為著眼點,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為根本,按照系統性、規范性、實用性和權威性的要求,結合產業規劃、旅游規劃,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編制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第三,完善鄉村發展規劃。合理安排農村居民點用地和布局,明確農村土地功能分區,設定農業現代化園區,調整優化鄉村空間布局。城市、郊區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一納入一體化規劃中,并編制專項規劃,規劃一旦確定,必須依規劃執行,循序漸進,梯次推進,突出重點,凸顯特色,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以中心城市為龍頭,帶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為此,科學布局城市空間,加快發展覆蓋城鄉的社會事業,促進公共設施向鄉鎮延伸,公共服務向村莊覆蓋,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城鄉社會統籌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盡快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以小城鎮為紐帶,以點帶面驅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搞好小城鎮建設不僅可以與中心城市建設形成良性互動,還可以增強對農村人口的吸納力和集聚力。近年來,按照小城市的發展定位,加快小城鎮提升步伐,提高建設檔次,努力實現“中心城市帶動,群星環繞發展”。同時,創新小城鎮建設融資機制,引導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把新增財力主要用于農村,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
以農村社區為主體,全面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社區,推動遷村并點,可節約農村土地資源、改善居住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按照統一規劃、群眾自愿、因地制宜、同步配套的原則,采取土地掛鉤、城中村改造、村企共建三種模式,穩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促進土地集約利用、集中居住,加快實現農民市民化、生活現代化。
2、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
城鄉道路一體化。在抓好城區道路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城區道路向鎮村延伸,對城鎮的主要通道改造升級,建立起以城區為中心、覆蓋周邊鄉鎮道路體系。
供水、熱力燃氣一體化。為了解決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實施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城市供水覆蓋率達到100%,農村供水覆蓋率達71%。編制了熱力燃氣專項規劃,全面推進熱力、燃氣向鎮村延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鄉一體化規劃建設中,要求從實際出發,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設計,科學編制總體規劃、區域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市縣發展規劃、鄉鎮發展規劃以及村莊新農村建設規劃等。構建適應中國城鄉統籌發展的、全面覆蓋城鄉的規劃編制體系,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并加快多規合一,對規劃的實施采用監督考核制度,既注重規劃,又注重實施,充分發揮規劃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切實解決規劃上城鄉脫節、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洪運.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土地市場,2011(07).
[2]王香蘭.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負面影響的對策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2).
[3]部志勇,董玉哲.打破城鄉建設用地二元結構,建立統一城鄉建設用地市場 [J].問題探討,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