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王明
1.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五官科 755000;2.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755000
單純銀杏葉注射液治療與銀杏葉注射液+山莨菪堿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對比
王寧1王明2
1.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五官科 755000;2.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755000
目的:探討單純銀杏葉注射液輔以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與銀杏葉注射液+山莨菪堿配合口服糖皮質激素使用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方法:符合中華醫學制定的突聾診斷標準,且年齡小于45歲,無慢性病的40例發病小于7天單側的全頻型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銀杏葉注射液治療(對照)組20例和銀杏葉注射液+山莨菪堿(治療)組20例。對照組:5%葡萄糖250ml+銀杏葉注射液20ml。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10%葡萄糖250ml+山莨菪堿10mg。兩組均靜脈滴注,口服糖皮質激素,10天為一療程。結果:對照組:耳聾總有效率40%。治療組:總有效率80%。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銀杏葉注射液與山莨菪堿配合口服糖皮質激素使用治療突發性耳聾比單純使用銀杏葉注射液配合口服糖皮質激素效果更好,且價格低廉,是基層治療突發性耳聾較好的組合。
突發性耳聾;銀杏葉注射液;山莨菪堿
前言: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簡稱“SSHL”,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發生突然的不明原因的感應神經性耳聾,所有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病,此病進展較快,嚴重的影響和干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心理健康。此病目前治療方法很多,效果和費用層次不齊。現認為患者的聽力曲線、聽力損失程度及初診時間等因素影響患者疾病的預后[1-2],一般認為就診7天內效果最佳。我科就2009-2013年以單純銀杏葉注射液配合口服糖皮質激素以及銀杏葉注射液+山莨菪堿配合口服糖皮質激素使用治療就診時間在7天內的單側全頻型突發性耳聾病例40例,效果表明配合使用療效更滿意,報告如下。
近4年就診于我院40例診斷為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單純銀杏葉注射液治療(對照)組20例和銀杏葉注射液+山莨菪堿(治療)組20例。患者均為中重度聽力下降,且為單側全頻型,就診時間小于7天。性別和年齡無統計學差異。 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2005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分會制定的突發性耳聾標準[3], 無嚴重的心、腦、肺、腎和血液系統疾病等。
對照組:生理鹽水250ml+銀杏葉注射液20ml,靜脈滴注,2次/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10%葡萄糖250ml+山莨菪堿10mg,靜脈滴注,1次/日。兩組均10天為一療程。以上病例均輔用口服糖皮質激素醋酸潑尼松片30mg,3日后漸減量。
根據中華醫學會2005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分會制定的相關耳聾療效標準[3]1、痊愈:0.25~4KHZ頻率聽閾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此前患病水平;2、顯效:上述頻率平均提高30dB以上;3、有效:上述頻率平均提高15~30dB以上;4、無效:平均改善不足15dB。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耳聾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耳聾:痊愈0例,顯效0例,有效8例,無效12例,總有效8例;治療組:耳聾:痊愈4例,顯效4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16例 ;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內耳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于從椎-基底動脈的分支—小腦下后動脈或直接從基底動脈或小腦下前動脈分出迷路動脈。迷路動脈雖可以通過鼓岬及骨半規管上的相關裂隙與頸內、頸外動脈的分支相互交通,但是這些吻合支均甚纖細,所以迷路動脈基本上是供應內耳血液的唯一動脈。加之椎-基底動脈-迷路動脈系統常常出現解剖變異,這就更增加了內耳供血系統的脆弱性。突發性耳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簡稱“SSHL”,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發生突然的不明原因的感應神經性耳聾,可在幾分鐘、幾小時或72小時內患者聽力的急湊下降,在測聽圖上表現為相鄰2個或以上頻率,聽力下降大于20dB[3],耳聾程度可分為輕、中、重度或全聾,據測聽曲線可分為低頻下降、中頻下降或高頻下降,甚至為全頻下降,多數為一側發病,偶有雙側同時發病,發病時可伴或不伴眩暈、惡心、嘔吐、耳悶脹感、耳鳴等不適癥狀。據Byl的報道,在美國突聾的發病率為萬分之一[4],男、女均可發病,發病高峰在30歲到60歲之間多見[5]。該病的病因不清,目前大部分專家、學者認為突發性耳聾與病毒感染[6-7]、迷路循環血栓或痙攣[8]、氧自由基對內耳毛細胞的損害、內耳循環局部出血、自身免疫因素[9]、飲食習慣、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心理因素等有關,近年來有學者發現內耳循環障礙為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要原因。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式多為保守治療方法,部分通過口服或靜脈輸注藥物治療,藥物種類有糖皮質激素類,改善內耳微循環藥,抗病毒類藥物等;另一部分治療主要通過盡早進行高壓氧、局部理療等。
目前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效果層次不齊,加之有些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藥物費用昂貴,由于藥品三統一及藥品分級管理的限制,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醫療機構使用受到限制。結合藥品的藥理毒理學研究,我們的觀察結果表明:銀杏葉注射液與山莨菪堿配合口服糖皮質激素使用治療突發性耳聾能解除內耳血管痙攣、清除氧自由基,促進內耳微循環血管擴張、改善內耳血液循環,改善內耳毛細胞的缺血、缺氧狀況,從而改善相關內耳微循環及內耳代謝紊亂,盡早改善內耳的末梢感受器的功能,從而達到相應的治療目的,且以上藥品價格低廉,療效肯定是基層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地區治療突發性耳聾較好的組合。但考慮到山莨菪堿的副作用限制,老年患者及前列腺肥大患者屬于禁忌癥。所以雖然以上組合療效好,費用低,但仍有一定的限制性,更多適合基層突發性耳聾的治療藥物及更普遍適合大眾人群的藥物仍需有更多的文獻進一步探討研究。
[1]蘇東奎,遲新建,吳秋霞,等.突發性聾 27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5):6075-6076.
[2]李影雪.影響突發性耳聾療效的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4,22(3):276.
[3]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分會.突發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濟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5);325.
[4]Byl F.Sudden hearing loss:Eight years' experience and suggested prognostic table.Laryngoscope 1984;94:647-66.
[5]Megighian D,Bolzan M,Barion U,Nicolai P.Epidemiological consideration in sudden hearing loss:A study of 183 cases.Arch Otorhinolaryngol 1986;243:250-3..
[6]王軼,楊文東.流行性腮腺炎性聾[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4,12(1):63-64.
[7]任基浩,劉斌,盧永德.兒童突發性感應神經性聾發病特點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18(1):17-18.
[8]朱傳安,張玉蘭,姚愛蘭,等.生活事件抑郁情緒與突發性聾的關系探討[J].濟寧醫學院學報,1997,20(3):38-39.
[9]徐婭萍,周君富,邢昌全.突發性耳聾患因素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14(1):7-8.
R764.43
A
1672-5018(2017)01-0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