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以生態博物館為導向的傳統村落保護研究

2017-03-17 10:21:59唐孝祥王東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7年1期

唐孝祥++王東

摘要:傳統村落是凝固的歷史和文化,是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一個時期以來,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傳統村落在我們面前快速消失。經過20余年的發展,生態博物館在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走向了中國化道路,雖然“基本實現了保護原生態文化的目標”,但也面臨著文化遺產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二元矛盾。文章結合當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的時代需求,厘清國外生態博物館理論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三個要點,通過查閱文獻和田野調查梳理出國內四種關于傳統村落保護的生態博物館路徑及其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傳統村落; 生態博物館; 保護和發展; 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G26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1254(2017)01-0102-07

The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Pre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museum-Orientation

TANG Xiaoxiang1,2, WANG Dong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and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Guangdong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symb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al heritage. With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 great numb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were witnessed to bevanishing.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eco-museums in China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Sinicized, which have basically realized the goal of protecting and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although facing the dinary choicesbetwee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ee points about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eco-museum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clarifi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four kinds of domestic eco-museumpaths of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t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process are teased out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traditional villages, ecomuseums,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cultural heritage

傳統村落是凝固的歷史和文化,是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一個時期以來,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傳統村落在我們面前快速消失。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是弘揚傳統文化,“記住鄉愁”的必然要求,是中華民族落實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的必由之路。傳統村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備受關注的文化遺產。

近年來,學界在努力探索我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方案和策略,提出了包括生態博物館的保護模式在內的多種創新方式。生態博物館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期被引入國內就是首先是為了解決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問題。經過20余年的發展,生態博物館在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走向了中國化道路,雖然“基本實現了保護原生態文化的目標”[1],但也面臨著文化遺產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二元矛盾。本文在分析國外生態博物館的實踐經驗與現狀的前提下,梳理出國內四種關于傳統村落保護的生態博物館路徑及其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對策建議。

一、國外生態博物館保護實踐

生態博物館的前身可以追朔至1891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座露天博物館——斯堪森露天博物館[2],主張文化遺產與其環境的整體保護。生態博物館一詞的正式提出者是法國人喬治·亨利·里維埃(Georges Henri Rivière,1897-1985),他先后對生態博物館作過三次修訂,于1980年提出“一個進化的定義”[3]。另一位生態博物館創始人——雨果·戴瓦蘭(Hugues Michet de Varine-Bohan)于1971年至1974年在法國克勒索蒙特索煤礦建立了新型博物館,追求人、自然、社會的平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并正式采用了生態博物館的名稱[4]。通俗地說,生態博物館就是強調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物,并協調各參與主體的利益,定位各方角色,整合力量解決社區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問題。文章從社區參與、主體職能定位、保護發展三個層面分析國際生態博物館的主要內容,并同時探討其借鑒意義。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唐孝祥,王東:以生態博物館為導向的傳統村落保護研究 (一)社區參與是生態博物館的內在要求

目前,世界上所建立的生態博物館都存在很大差異。這與其“一個進化的定義”的定義是相吻合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是什么,只有從根本上反思這個問題,我們的生態博物館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才可能獲得穩固的基礎。國際上眾多專家學者都認為社區參與是生態博物館的內在要求[5-8],該原則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同行的普遍認可。戴瓦蘭根據畢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歷,認為生態博物館的最主要的價值就是使社區居民能夠理解他們在社區發展中的作用,即如何保護與利用他們固有的資源和傳承與豐富固有的文化遺產。為了說明生態博物館的本質,他采用了“同心圓圖示”說明:中心層是“博物館”,第二層是“社區”,第三層是“環境”,環境外層是無限的世界。此外,挪威專家約翰·杰斯特龍(John Gjestrum)用“圖形對比”法從傳統博物館與生態博物館構成要素的異同探討生態博物館的本質,認為生態博物館的活動都是以當地居民的集體記憶為主軸的。生態博物館的運作必須由當地居民負責,他們是博物館的員工、主人。40余年過去了,關于生態博物館的核心內容是什么,雖然時有爭論,但社區參與成為全球生態博物館的重要共識卻無太大爭議。

(二)主體職能定位是生態博物館的重要內容

從世界各地的生態博物館的實踐來看,參與主體主要涉及三方,即政府方、學者方、社區成員,有的還把游客包括在內。但由于不同地區存在差異,尤其是管理機制上的不同,導致不同參與主體在生態博物館中扮演的角色與參與的程度及掌握話語權的多少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法國的“三個委員會制度”:用戶代表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政府部門及主辦方等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從實踐結果來看,用戶與學術委員會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小,提供主要資金的管理委員會主導著生態博物館的運行。此外,英國的社區工作方法,強調當地居民的主導地位,意大利則是以政府立法為依據,地方官員參與并擔任某一領導職務。而中國早在貴州梭嘎生態博物館建設中確立的“六枝原則”中的第三條明確提出“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是公眾參與,必須以民主方式參與”[9],但實踐中始終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干預影響,村民處于被動參與狀態。因此,吸收國外生態博物館的經驗,對于如何協調其參與主體,如約束政府過度干預、引導專家積極持續的建言獻策、凸顯社區居民主體地位等的角色,就變得尤為必要。針對生態博物館的這一現狀,有學者提出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平衡價值系統,但國內至今未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平衡系統出現,這需要繼續努力。

(三)保護與發展是生態博物館的永恒主題

上文開篇已述生態博物館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如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保存文化遺產。但從實踐結果來看,只保護不發展的結果是缺乏內生動力,反而制約了文化遺產的進一步保護與利用。英國學者彼特·戴維斯(Peter Daivs)曾做過問卷調查,認為生態博物館必須與旅游發展相結合,才能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并將生態博物館定義為“Ecomuseum is a communitity-driven museum or heritage project that ai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社區力量為其動力,旨在可持續發展的博物館或遺產保護項目) [10]。分析國內外的生態博物館建設,我們都會發現它們的共同目標之一就是發展文化生態旅游和農業生態旅游,促進社區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在2005年中國貴陽國際生態博物館論壇上關于保護與發展問題,各國學者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法國專家馬克·摩爾(Marc.Maure)提出能否“將生態博物館轉變為一個旅游工業的展柜,它是否能夠和它所承擔的鏡子(文化遺產載體)作用兼容”[11]的問題,回答是肯定的。經過持續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已經被確認為生態博物館的基本原則之一,但關鍵是如何找到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一方面,社區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與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游客、專家等則希望保持傳統的文化及整體風貌。如何協調不同主體需求成為解決保護與發展的內在要求。有專家提出責任性旅游事業的理論構想。該建議要求參與主體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業界良心。根據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在中西部欠發達的民族地區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其構想是值得進一步研究思考的。

二、國內生態博物館的保護實踐

在國內結束十年動亂后,博物館迎來了發展的高潮。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傳統博物館內部正在醞釀一場變革。從1997年起,國內第一個生態博物館——貴州六枝梭嘎生態博物館立項后,經過20余年的發展,生態博物館不斷地出現在華夏大地上,在學習國外生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實際情況主要形成了貴州、廣西、云南、安吉四種發展路徑。它們存在保護措施、管理機制、主體價值需求多元化以及保護與發展的二元矛盾的共同性特征。

(一)國內生態博物館的四種路徑

貴州路徑理念上強調村民主導,但從實踐結果看,村民的社區參與積極性是有限的,而對專家和政府的依賴性較大。這一路徑受國外生態博物館理論影響較深,沒能很好的結合貴州民族地區欠發達的實際情況,沒能有效改善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因此,有人認為貴州模式是失敗的[12]。廣西路徑,即“1+10”“聯合體”的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方式。這種方式更加倚重學者和當地居民的合作和溝通,建立了科研力量和村民的互動機制,喚起了村民的積極參與性,同時也加強了生態博物館的文化展示功能”[13],彌補了民族地區相關專業人才不足的窘境。云南省的民族文化生態村是專家指導下的村民主導方式,也有稱之為“學術機構主導型”[14],“致力于民族文化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的鄉村建設模式。”[15]根本目標是喚醒作為主體的村民的自覺意識。安吉路徑是基于東部發達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新概念,講求“遺產與資源特色整合”“居民與政府的良好配合及文化自覺”“點—線—面式的博物館群創新”“制度先行與良性運轉”等核心理念[16]。安吉路徑是不同于欠發達民族地區的生態博物館,它預示著我國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新階段,也引領著博物館理論研究的新方向。

(二)四種路徑存在的問題

1.多種保護措施共生。在國內與生態博物館建設項目相伴的還有其它各種保護方式,最典型的是各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在民族地區則有民族文化村寨保護項目、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除了這些專項的保護措施外,還有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常規保護措施。可見,關于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保護方式種類多樣,這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多種保護措施共生,保護對象彼此交叉。比較而言,生態博物館只是其中一種保護方式,從實踐效果看,其成果主要歸結于其它保護措施的綜合效應,生態博物館特有的社區參與遇到很大的執行困難。因此,生態博物館有必要重新審視多種保護措施中的主次關系,甚至要統籌各方力量。

2.多元管理機制的復雜性。在設置生態博物館保護項目的村寨,除了生態博物館的日常管理機制外,還受到村民自治制度、各級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影響,不少生態博物館與行政機構是隸屬關系。由于中國特色的村民組織與管理制度主體的文化水平、視野局限,對生態博物館的認識存在很大局限,無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難度。行政管理印跡也很明顯,如貴州、廣西生態博物館的行業主管部門是省建設廳的村鎮處,行業歸口是省文化廳文物處,梭嘎生態博物館是行政科級單位,隸屬貴州省六枝特區文化局主管。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看,多元的管理機制是不利于村落文化遺產健康發展的。因此,理順生態博物館與其它管理機制的關系是有利于生態博物館發揮文化遺產保護功能的。

3.多元主體價值需求矛盾。生態博物館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博弈場,參與博弈的主體主要有村民、游客、學者、政府等。村民希望通過生態博物館項目的建設增加經濟收入,改善其生產生活水平;政府官員希望給當地經濟帶來實惠,并取得相應政績;游客和專家則希望保持村落原狀,前者出于獵奇的心理,后者則是文化遺產傳承的使命感驅使及個人學術愿望的期冀。歸根結底表現為村落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二元矛盾。因此,建構一套多元主體價值需求的平衡體系是迫切的。

4.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的二元矛盾。回顧國內20余年的生態博物館建設歷程 ,我們會發現凡建生態博物館,相應的必伴隨旅游業的發展,這包括主動的旅游開發與被動的事實旅游兩個層面。國內生態博物館建設初期對旅游是謹慎和回避的。貴州《六枝原則》說到“當旅游與文化保護發生沖突時,旅游要讓位給文化保護”,這無形中形成了文化保護為主,旅游發展為輔的主次關系。導致的結果是事實旅游的客觀產生,對村落的負面沖擊依然存在,但并沒有為村落獲得更多的經濟實惠,最終制約了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從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分析,發展文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是不應該回避的事實。

三、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建議

上文分析了國外生態博物館保護的社區參與、主體職能定位、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三大核心內容,以及國內生態博物館四種保護路徑及其實踐的經驗與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針對國內傳統村落的生態博物館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樹立村民的自尊、自信、自強意識

在國外生態博物館理念的影響下,國內生態博物館建設在理論上都強調村民主導原則。但從實踐效果來看,卻存在明顯差異。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一開始政府較少干預,村民主導原則貫徹得較為徹底,有力地推動了村落的發展,并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良好效果。相反,以生態博物館冠名的貴州、廣西模式在這一點上,相比較卻不夠理想,名義上仍然是村民主導,但事實上話語權主要被政府和專家把持。這與過多的行政干預、多頭領導,事業單位性質有密切關系。因此,減少行政性,統籌各管理方,是改變這種境況可資借鑒的思路。但是,村民主導也是有缺陷的,由于農民的局限性,即隨意性、無秩序性,他們易濫用村民主導權。在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的典型代表——仙人洞生態村建設的早期最明顯的就是村民亂建亂蓋民宅。沒有整體意識,只顧自家利益,更別提規劃、設計、審美的的意識,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盡理想。村民主導原則本身沒有錯,只是沒有很好地考慮欠發達的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要解決村民主導原則存在的缺陷,最根本的就是改變村民的文化自覺、自信、自強意識。不論是文化遺產傳承,還是實現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最根本的力量還是村民本身。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年齡組的斷層(中青年大量的外出打工)。因此,培養有不同年齡段的傳承人梯隊是迫切的。在陜北延安,為了年輕一代繼承安塞腰鼓、陜北民歌、秧歌等“非遺”項目,在民間傳承之外,政府將其納入官方教育體系,并從小學到大學(主要是延安大學)都有相應的課程設置。對于村民,尤其是村干部,可以聘請專家作短期培訓、講演。通過這些措施樹立村民文化自知、自信、自強意識,克服農本思想的局限,社區參與的理念才有可能真正落實。

(二)采用過程管理的思路

社區參與理念在實際操作中能否貫徹落實是世界生態博物館最突出的難題,至今也未能有效的解決。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區域間的歷史、地理、文化、經濟等因素導致的文化遺產保護與社區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的此問題相比國外更為嚴峻。國外在生態博物館誕生之前已有近百年的社區博物館發展史,有良好的經驗積累。而國內“空降”的生態博物館大多處于經濟文化落后的民族地區,村民可能連博物館這個詞都沒聽過,更別說生態博物館了,所以只能將時間拉長,用過程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遵循“一個方法,兩個階段,三個層面”的思路。所謂“一個方法”就是上文所述的教育培訓,它又包含兩條路徑即官方的學校教育和民間的傳承機制;所謂“兩個階段”就是代理人階段和村民自覺階段,以此相對應的就是經濟驅動層面、感情驅動層面、理性驅動層面。在代理人階段村民的綜合素質不能主導生態博物館的良性發展,這時候,政府、專家可以代為主導,并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如何調動村民的參與熱情,現階段主要是靠經濟利益來驅動,那就得讓村民看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是能夠改善其生產生活水平的。當村民生活水平獲得一定提高,并通過外界力量的強化,深刻意識到自已文化的獨特性,進而對本民族文化產生自信、自尊,再加上先天的感情,村民便會自覺地去保護它。通過長時間的熏陶,村民也成了自己文化的專家,能夠高遠、深刻、理性地對待它,認為它是本民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它是文化本身的需求,實現從感性驅動到理性驅動的過度。同時,也是代理人階段向村民主導階段的有序回歸。

(三)協同、整合各方資源

上文已述傳統村落的保護存在多種力量,除了生態博物館保護外,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多種保護方式并行,二是新農村建設(或者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四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客觀存在。在傳統村落的保護過程中,為了提高生態博物館的保護效力,有必要將各方力量整合到生態博物館保護體系之中。

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制度、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民族文化村寨等是中國特有的保護方式,具有很強的官方性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傳統村落保護的主流方式。生態博物館要整合其優勢,形成聯動機制,如將其它保護方式的規劃、資金預算等統籌到生態博物館總的工作計劃之中。可惜,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這對于生態博物館建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有必要關注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方針,盡量使生態博物館的保護措施與之協調一致。生態博物館除了保護村落的物質文化遺產外,還保護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許多“非遺”項目都存在傳統村落中。每一項“非遺”申請成功后,都有相應的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生態博物館可以整合這些資源,實現統籌管理,提高效率。

以上講的包括生態博物館在內皆是外部力量。在實際運作中,除了生態博物館的日常管理機制外,還有村民自治管理機構在運作。中國的傳統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宗族制度盛行,自治制度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所具有的權威甚至超過官方。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建設是回歸鄉村權力的一個表征。因此,生態博物館的管理機制不是獨立的,而是與村民自治制度相互交織,共為一體的。推進村落的發展,這里的關鍵問題是生態博物館的管理機制能否融進村民自治制度,這決定其保護效力的大小。因此,調動村民,尤其是村干部、族老的力量參與到生態博物館建設中來,就變得尤為重要。

(四)建立村落發展與保護的平衡機制

從理論上來說,生態博物館建設首先是保護村落傳統文化遺產,其次才是發展。但從國內20余年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歷史來看,各方參與主體在價值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直接導致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持續至今。一方面,村民迫切希望通過生態博物館建設改變自己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對于外來人士則希望保持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及村落與建筑的整體風貌。因此,有必要建構一個村落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平衡機制。這個機制的建立須以村民主導為原則,根據村民的價值需求,我們得出回避發展(尤其旅游發展)是不實際的,將保護與發展定位為主次關系也是不科學的。文章認為發展文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擺脫事實旅游是可考慮的選擇。文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本身就是融文化與發展于一體。但難題是生態博物館如何組織運作具有實質意義的文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如果能夠解決這個難題,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和文化的保護就可能實現平衡。

(五)借鑒建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根據文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的高端、精致的特征,筆者認為村落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可以借鑒建筑學中景觀設計、園林規劃、建筑遺產的修繕等手法及建筑美學中的文化地域性格理念。生態博物館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將村落景觀功能轉換,并與發展相聯系。依據地域技術特征、社會時代精神、人文藝術品格的文化地域性格[17]理念,通過具體的景觀設計、村寨規劃手段的介入,根據村寨文化特征,對村寨內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素進行功能重組;同時,考慮旅游發生時對功能需求的空間,當然要盡量避開村落文化遺產稠密區。通過這些手法,實現村落風貌的再生、優化,使功能空間與現實需要相統一,進而達到新的村寨平衡。在這個新的平衡系統中,功能空間能夠滿足文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的物質需求,同時也能延續遺產文脈。關于這個問題,臺灣華梵大學建筑系主任蕭百興教授主張通過生態博物館的空間設計,再造村落空間,把傳統村落看作說書者對游客講故事的場域。提升旅游深度,改變以往游客淺層次地觀光及村民忙于賺錢的窘境。再造村落空間功能與延續文脈,從發展的角度看,兩者是不沖突的,因為我們的生活空間本身就是在不斷發展中變得豐富多彩。再造生活空間也只是發展中的一個節點而已,同時也是文化生態旅游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此外,“生態博物館理論本質上是一種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新思維,與建筑遺產的整體性保護原則本質上一致。”[18]建筑遺產的整體性保護是世界文化遺產組織提出并得到學界公認的建筑遺產的重要保護原則。該原則既重視傳統村落建筑風貌、村落肌理、村落景觀要素、村落山水田園環境格局的物質我文化遺產層面的保護,又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在傳統村落的生態博物館建設中,應該重視借鑒建筑遺產保護的理論。

四、結論

生態博物館既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實踐模式,是一個不斷發展中的關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前沿理論。它追求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中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真性、整體性的保護,強調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當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寄希望于建設生態博物館來保護本土文化遺產,從實踐效果來看,其在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關于生態博物館社區參與的具體落實,運行機制的建設,各價值需求方的協調,保護與發展矛盾的調和等問題至今未得到有效解決。在國內,生態博物館理念最初運用于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并且逐漸向漢族地區擴展。通過20余年的發展,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不斷得到學界的認可,并誕生了“四種路徑”,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與國外相同的問題,甚至由于國內情況的特殊性,相比較其問題更嚴重,更復雜。本文結合生態博物館的學術前沿理論并結合國內的實踐探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個人的思考與對策建議,但這是一個有著巨大學術研究空間的領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傳統村落的生態博物館建設、保護、發展如何與建筑、景觀、規劃以及建筑遺產保護學等工程技術學科相結合,是亟待深化拓展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胡朝相.傳統村落整體保護中生態博物館的作用[N].中國文物報,2014-10-01(5).

[2]高光明.世界上第一座露天博物館——瑞典斯堪森博物館[J].大自然,1980(2):80-81.

[3]GEORGES HENRI RIVIRE.The Ecomuseum: An Evolutive Definition[J].Museum International,1985,37(4):182-183.

[4]蘇東海.生態博物館的思想及中國的行動[J].國際博物館(中文版),2008(1-2):29-40.

[5]MAYRAND P.A New Concept of Museology in Quebec[J].Muse,1984,2(1):33-37.

[6]ANTONIO NABAIS.The Development of Ecomuseums in Portugal[J].Museum International,1985,37(4):215.

[7]KJELL ENGSTROM.The Ecomuseum Concept Is Taking Root in Sweden[J]. Museum International,1985,37(4):206-208.

[8]ECOMEMAQ.Draft of Model for Ecomuseum District Development for the Mediterranean Maquis[C]//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ECOmuseum network of the MEditerranean MAQuis.Heraklion Crete,2007:3.

[9]蘇東海.中國生態博物館[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8.

[10]DAIVS PETER.Ecomuseum,Tourism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Rural Fr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Anthropology,2011,1(2):143.

[11]余壓芳.生態博物館理論在景觀保護領域的應用研究——以西南傳統鄉土聚落為例[D].南京:東南大學,2006.

[12]毛俊玉.生態博物館只是一種理念,而非一種固定的模式——對話潘守永[J].文化月刊,2011(10):24-26.

[13]金露.探尋生態博物館之根——論生態博物館的產生、發展和在中國的實踐[J].生態經濟,2012(9):180-185.

[14]段陽萍.西南民族生態博物館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187.

[15]尹紹亭,烏尼龍.生態博物館與民族文化生態村[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5):28-34.

[16]潘守永.“第三代”生態博物館與安吉生態博物館群建設的理論思考[J].東南文化,2013(6):86-93.

[17]唐孝祥.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3.

[18]王東,唐孝祥.黔東南苗侗傳統村落“生態博物館”整體性保護探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94-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成人日韩欧美|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亚洲国产清纯|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久久免费看片| 免费高清a毛片|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黄片在线永久| 婷婷综合色|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99成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国产精品视频久|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 精品1区2区3区|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欧美日本不卡|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97视频免费看|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人人干| 亚洲午夜片|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在线无码九区| 亚洲性影院| 在线网站18禁|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www.av男人.com|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一级毛片高清|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第一页| 九色视频一区|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网站黄|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成人在线第一页|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视频三级|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