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財經 供稿
深圳惠程:重組不成的炒股好手
雪球財經 供稿
深圳惠程(002168)的全稱是深圳市惠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于1999年。建立初期,深圳惠程與中國絕大多數私企一樣,都有著濃重的家族色彩。前董事呂鳳華與前董事長呂曉義系兄弟關系;前總經理何平與前董事長任金生系夫妻關系,與前董事何芳系姐妹關系,與前副總經理何峰系姐弟關系;前副總經理兼董秘張國剛的妻子吳璠曾在公司上市時擔任公司會計、監事會主席。
2014年,深圳惠程估計是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或者這些創始人們賺到了不少錢,準備金盆洗手,開始醞釀向職業經理人制度轉型,實現去家族化。2014年1月3日,深圳惠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議案。董事會提出的理由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產品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公司的各項業務對管理層成員的視野、水平、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電力產品業務需要鞏固和拓展,另一方面聚酰亞胺纖維(PI)、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等業務亟須開發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亟須延伸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因而決定在公司逐步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為公司做強做大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機制保障。
深圳惠程也算是雷厲風行,在20天之內就完成了高管團隊的更新換代。通過一個像模像樣的全球招聘,聘用瑞茂通前董事兼總經理紀曉文擔任新董事長,并聘任前博盈投資董事長兼總裁楊富年為總經理,且補選楊富年、王東、田青為公司董事,其中田青為公司財務總監。紀、楊的共同點都是善于重組,并以此大幅提升股價。
紀曉文和楊富年因為他們的成功經歷被視作了A股市場的成功者,他們頭上都仿佛帶著光環,這也就奠定了他們以后混跡A股的資本。紀曉文與楊富年接手深圳惠程之后,并沒有在其主業上著手改善,而是祭出了他們慣常的手法,應用了大股東減持、資產處置、資產重組等一系列資本策略,不僅剝離了多塊被看好、卻實際虧損的資產,而且還使用巨額資金設立并購基金。
在2015年,深圳惠程繼續兜售它的重組故事,同樣沒有成功,它的主營業務持續虧損,但是凈利潤不減反增,達到了1億2833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深圳惠程的這些利潤并不來自于它的主營業務,抑或是注入了什么優質資產,而是源于炒股。深圳惠程2015年的證券投資收益高達1.15億元,占到了它的凈利潤的89.6%。深圳惠程在2015年上半年爆炒博通股份賺了超過8000萬元,在第三季度股災時卻保持近乎空倉,幾乎毫發無損,第四季度買入ST股及時在年底退出,其管理層的投資水平堪稱中國的華爾街之狼。
但是伴隨著2016年中國股市持續低迷,深圳惠程的股神表現不可能持續。創始團隊開始有些心灰意冷,于是深圳惠程在2017年迎來了真正的重組。2016年4月,在停牌近兩個月之后,深圳惠程復牌,并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易主。深圳惠程的原實際控制人何平女士和任金先生與中馳極速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前者擬將其持有的深圳惠程867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1058%)全部轉讓給中馳極速。在協議履行完畢后,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中馳極速,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馳極速的實際控制人汪超涌(即汪潮涌)和李亦非。就此,深圳惠程的創始人團隊算是比較徹底地退出。(作者:扒菲特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