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生+李明生+吳新文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中的臨床療效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評估其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診的180例進展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對照組給予傳統開腹術治療,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根治術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以及術后免疫功能指標。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清掃淋巴節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的CD3+、CD4+、CD8+、CRP和IL-6水平顯著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3、7、12 d的CD3+、CD4+、CD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同一時間段,CRP和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同一時間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中的臨床療效較傳統開腹術療法明顯,能夠減少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根治術;傳統開腹術;進展期胃癌;臨床療效;細胞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b)-0061-03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比較高[1]。外科手術方式切除是該疾病的根治性療法,但存在創傷大等嚴重問題,單純采用手術切除胃癌組織存在諸多劣勢,包括手術創傷大、出血量大、腫瘤轉移等[2]。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其已經在眾多腹部手術中得以應用,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腹腔鏡根治術治療越來越成為臨床治療該病的發展趨勢[3-4]。本研究選取我院收診的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進展期胃癌中行腹腔鏡根治術的療效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診的180例進展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乏力、胃區隱痛等,排除伴有腎、肝、肺等并發癥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觀察組中,男52例,女38例;年齡為(42.64±4.83)歲;Ⅰ期36例,Ⅱ期64例;甲胎蛋白≤550 μg/L 31例,>550 μg/L 69例。對照組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為(41.36±4.41)歲;Ⅰ期39例,Ⅱ期61例;甲胎蛋白≤550 μg/L 35例,>550 μg/L 65例。兩組的性別、年齡、臨床檢測指標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患病程度采用不同劑量藥物注射治療,常用藥物為脯氨酸、絲裂霉素等[5]。
觀察組行腹腔鏡根治術進行治療,患者取平臥位,切口于臍下,全身麻醉后通過氣管插管行人工氣腹,通過注入N2方式,明確腫瘤的位置,將腹腔鏡置入腹內,游離膽總管等,將病灶切除,清除淋巴結。對照組行傳統開腹術進行治療,患者取平臥位,切口繞臍于上腹部正中15~25 cm處,離斷胃周血管,將標本取出腹腔,切除癌變部位,清除淋巴結,放置常規引流。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數據以及術后3、7、12 d的CD3+、CD4+、CD8+、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指標水平,對患者治療后的效果進行評定。其中CD3+、CD4+、CD8+采用CD4/CD8/CD3檢測試劑盒(流式細胞儀法-FITC/PE/PerCP)檢測,CRP采用CRP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檢測,IL-6采用IL-6測定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測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清掃淋巴節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手術前后細胞免疫功能的比較
兩組術前的CD3+、CD4+、CD8+、CRP和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的CD3+、CD4+、CD8+、CRP和IL-6水平顯著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3、7、12 d的CD3+、CD4+、CD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同一時間段,CRP和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同一時間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胃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治療多首先選擇手術切除,但傳統開腹手術存在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腫瘤組織病灶殘留等問題,給患者帶來較多不便。隨著醫療技術和介入器材的改善,腹腔鏡根治術得到推廣,其具有創傷小等優勢,可提高患者的存活概率[6-7]。葉春華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根治術可以解決胃癌切除過程中病灶殘余等問題,可達到完全控制或局部消除直徑<5 cm病灶的目的,提高生存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清掃淋巴節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3、7、12 d的CD3+、CD4+、CD8+、CRP、IL-6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腹腔鏡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除手術時間較傳統開腹術長外,其余手術切口、出血量等均明顯優于傳統開腹術,可以降低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傷害,療效顯著;同時,兩組術后3、7、12 d的各項細胞免疫功能指標均有明顯變化,且觀察組的變化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在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方面,腹腔鏡小于開腹手術。兩組清掃淋巴節的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在清除胃癌患者淋巴節效果方面,腹腔鏡根治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相當,這與姚祺[9]的研究結果相似。
目前,國內外臨床醫生均已將腹腔鏡手術作為進展期胃癌的一種備選治療方案[10-12]。腹腔鏡本身具有放大功能,在手術中能夠為醫師提供更為清晰的手術野,尤其對于一些位置較為狹窄的手術[13]。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對于近端胃大部切除手術中游離胃底和食管下段以及清掃第1、2組淋巴結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同時在腹腔鏡手術中通過超聲刀分離、切斷組織時有較好的凝結效應,能夠降低術中腫瘤細胞由淋巴管脫落的概率[14],但腹腔鏡根治術在進行某些淋巴結(如11P、12a等)清掃時手術難度較大,在胃癌D2根治術分離和解剖過程中進行游離、血管裸化等操作的難度較高,易造成組織或器官損傷,這對腹腔鏡手術醫師的經驗和知識要求較高[15-16]。
綜上所述,腹腔鏡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可減少術中創傷大、出血量大等問題,具有較好的療效,能夠減小對細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對患者造成的應激反應小,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棟.應用腹腔鏡輔助D2根治術治療遠端進展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10):1303-1305.
[2]魏斌,周玥,劉顯峰,等.探討全胃系膜切除術在進展期胃癌手術的臨床應用(附11例手術分析)[J].北方藥學,2014, 11(3):136-137.
[3]帥磊淵.遠端胃癌腹腔鏡D2根治術與傳統開腹術近期療效觀察[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3,38(4):432-434.
[4]陳亞光.完全腹腔鏡與腹腔鏡輔助進展期遠端胃癌根治術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7):44-46.
[5]Lyu X,Zheng D,Zhang H,et al.Hyperthermia improves immune function and radiotherapy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urrent gastric canc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4,61(136):2428-233.
[6]Okabe H,Tsunoda S,Obama K,et al.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of clinical stage Ⅱ or higher:early outcomes in a phase Ⅱ study (KUGC04)[J].Ann Surg Oncol,2016,23(4):1-8.
[7]劉紅權,劉傳淵,方傳發.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與傳統開腹胃癌D2根治術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2):24-25.
[8]葉春華,楊乾.腹腔鏡輔助下應用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6):80-81.
[9]姚祺.腹腔鏡對胃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及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4,20(29):99-100.
[10]印義瓊,劉春娟,張波,等.微創小切口胃癌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的臨床對比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5):1306-1307.
[11]王云嶺,尤志軍.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3,19(33):97-98.
[12]Yamamoto M,Zaima M,Yamamoto H,et al.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for remnant gastric cancer following distal gastrectomy with radical lymphadenectomy[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5,62(139):1167-1192.
[13]施偉,王建,張梅玲,等.1340例胃癌根治術后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 31(9):1310-1315.
[14]林文霖,許燕常,李志雄,等.腹腔鏡D2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胃癌的比較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 34(1):10-12.
[15]柴建平.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放性胃癌根治術的對比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4,19(1):85-87.
[16]羅武凌.開腹與腹腔鏡輔助下遠端胃癌D2根治術對進展期胃癌的近期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19):2222-2224.
(收稿日期:2016-12-01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