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青+鄒偉+張曉紅+陳必良+王建+楊紅


[摘要]目的 比較CBL結合CP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5~9月在我科見習的182名五年制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92例)和對照組(90例)。實驗組采用CBL結合CP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教學結束后采用考試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評價。結果 實驗組的病例分析成績、臨床操作成績及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提高學習興趣、醫患溝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臨床思維能力、臨床實踐等方面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CBL結合CP教學法可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字]案例教學法;臨床路徑;醫學教育;婦產科學
[中圖分類號] R42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c)-015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BL combined with CP teaching method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in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teaching.Methods 18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y to September in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2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90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BL combined with CP teaching method,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P teaching method.After teaching,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Results Both of case analysis scores and clinical operating results,the total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satisfaction degree in improving learning interest,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teamwork,problem-solving,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Conclusion CBL combined with CP teaching method can enhanc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Case-based learning;Clinical pathway;Medical education;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婦產科是一門專業特色及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生的不斷擴招及很多患者拒絕實習生參與婦科檢查或相關操作,婦產科教學面臨巨大的壓力[1-2]。臨床見習是醫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融合,向醫生角色轉換的重要階段,因此,在臨床見習帶教中如何提高生學習主動性,訓練臨床思維及操作技能,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重點關注和深思的問題[3-4]。本研究課題組在教學實踐中應用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 learning,CBL)[5]、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CP)[6]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9月在我科輪轉見習的本校2011級航空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共182名,采用擲硬幣的方法隨機抽取92名為實驗組,另90名為對照組。實驗組中,男生58名,女生34名;年齡為(18.2±1.5)歲;見習前基礎理論考試成績為(86.21±5.67)分。對照組中,男生57名,女生33名;年齡為(18.5±2.0)歲;見習前基礎理論考試成績為(86.17±4.56)分。兩組的性別、年齡及見習前基礎理論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
兩組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8版《婦產科學》本科教材。對照組采用多媒體教學法講授,輔以臨床問診及體格檢查,學生自由提問,教師回答。實驗組采用CBL結合CP教學法,分為9個小組,每組9~10名。兩組的見習時間均為2周,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1.2.1對照組 給予多媒體教學法,采用大班教學,通過動畫、圖形、聲音等演示,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1.2.2實驗組 給予CBL結合CP教學法。結合病房常見病,分別以異位妊娠、子癇前期、自然分娩、妊娠劇吐、子宮肌瘤、子宮脫垂、妊娠滋養細胞疾病、卵巢癌、子宮內膜癌進行CBL結合CP方式教學。實施主要內容:①各小組選擇3個興趣專題,帶教教師指定病例,并給出帶教路徑計劃圖(CP文本);②帶教教師對CP文本進行說明,并提出病因、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等問題;③帶教教師帶領學生采集病史、查體、開醫囑、分析輔助檢查結果、明確診斷、制訂治療方案、告知病情、書寫病歷等臨床工作,整個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自由提問、分析問題,教師詳細解答并進行延伸;④按CP文本引導組織討論,以問題為導向,自主進行探索分析,帶教教師進行總結解疑。
以子宮脫垂為例,具體操作如下。①帶教教師向學生提供CP文本,設置問題:子宮脫垂的病因是什么?臨床表現有哪些?如何分度?治療方法有哪些及如何選擇?子宮脫垂該怎樣預防?②學生自行結合教科書熟悉并掌握CP文本;③帶教教師選擇臨床典型病例,指導學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評估子宮脫垂的程度;④學生結合CP文本、教科書及臨床病例,分析子宮脫垂的病因、診斷及治療;⑤學生匯報病例,組織組內及組間討論,帶教教師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⑥帶教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完整病歷書寫、術前準備、下達醫囑、觀摩手術、術后治療等活動,學生參與整個診治過程,并由帶教教師進行監督指導;⑦帶教教師對子宮脫垂的研究熱點、手術方式進展及預防進行延伸講解,加深學生對該疾病的認識。
1.2.3 評價方法 課程結束后,兩組采用相同的試卷進行考試,其中基礎理論知識40分,病例分析40分,臨床操作20分,滿分100分。理論知識與病例分析采用筆試形式完成,臨床操作為現場考試評分。此外,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評價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共發放問卷182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成績的比較
實驗組的病例分析成績、臨床操作成績及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基礎理論知識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教學滿意度的比較
兩組的提高師生溝通能力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醫患溝通能力、提高團隊合作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臨床思維的能力、提高臨床實踐的能力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3討論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亟需建立“教”與“學”和諧統一、互動交流的教學模式[7-8]。CBL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在案例情境下圍繞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展開開放式分析與討論,自主進行分析與決策,激發學習興趣,鍛煉自主學習、思維創新及團隊合作能力[9-10]。CP教學法是由教師針對病種根據特定的手術或治療方法制訂帶教路徑計劃圖(CP文本),學生根據CP文本提出的問題結合臨床病例查閱相關資料后進行匯報,教師指導學生采集病史和體格檢查,通過組內、組間討論明確診斷及治療措施,學生要參與整個診療過程,實現從理論知識向臨床實踐的過渡[11-12]。本研究將CBL及CP教學方法靈活組合,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尤其注意對于同一病種不同診療方法的比較分析,例如對40歲子宮脫垂Ⅱ度和60歲子宮脫垂Ⅱ度的患者分別給予何種治療,使學生不但掌握診療基本原則,而且可以全面了解疾病,掌握個體化診療。在臨床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機會參會臨床工作,包括手術,保證診療過程的完整性,極大地培養的學生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進師師、師生、生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的交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及創新性,將知識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并能使其靈活應用,實現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13-14]。
在臨床工作中,根據目前對醫學生的要求,始終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為主旨,通過與多媒體教學法比較,CBL結合CP教學法可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興趣及積極主動性,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多思善問,敢于質疑爭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機會,開拓臨床思維,提高實踐能力,激發學生主體意識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溝通協作的能力[15]。但是,在臨床教學中發現,這種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章節,學生可參與的臨床實踐操作有限,因此,將盡可能多的章節以CBL結合CP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師所指定的病例場景中,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主動參與案例分析與交流,模擬演練,將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婦產科學知識。
CBL結合CP教學法,把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利于學生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教師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學習、進步與發展。期望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對抽象的婦產科學的興趣,解決理論與臨床實踐脫節,培養學生科學的臨床思維模式,提高自主、探索、創新、合作、溝通能力,為以后的臨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雪梅,周小宇,衛治功,等.兩種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5):62-63.
[2]張清偉,宋佳玉,齊愛英,等.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在婦科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5):759-760,792.
[3]滕飛,楊宇峰,徐娜.改革臨床技能教學方法,夯實醫學生臨床技能基本功[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5,29(1):1-3.
[4]張慶華.案例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5,38(2):150-152.
[5]任德鑫.神經外科實習中案例教學法的帶教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3(8):47-48.
[6]張清偉,宋佳玉,齊愛英,等.臨床路徑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9):934-938.
[7]閆秀娟,李曉娟,徐翔宇.以現代教育“主體性理念”為指引改革醫學基礎科教學模式[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 29(4):24-25.
[8]劉婭,陽靜,且亞玲,等.多維互動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專業流行病學教學中的及實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 32(4):70-71.
[9]賴蓓,王錢,陳穎娟,等.網絡式CBL與傳統CBL教學法在八年制醫學教學中效果的比較[J].中國病案,2016,17(8):84-86.
[10]王燕,張萃麗,王婷婷.案例教學法結合PBL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6):102-103.
[11]董超,楊潤祥,李高峰,等.臨床路徑結合轉化醫學教學模式在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 36(1):165-167.
[12]楊婭婭,張清偉,崔利娜.TBL結合CP教學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2):220-222.
[13]李琳霞,趙琳,李艷紅,等.情景模擬聯合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臨床實踐中的應用[J].衛生軟科學,2015,29(2):109-111.
[14]盧艷慧,李春霖.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內分泌學科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5,32(1):92-94.
[15]謝知慧.依托現代化實訓中心,規范婦產科臨床技能操作考核[J].教育教學論壇,2015,3(11):29-30.
(收稿日期:2016-11-09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