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燕(河北省眾聯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51)
某污水廠脫氮除磷效果分析
王麗燕(河北省眾聯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51)
為提高污水廠脫氮除磷水平,減少后續深度處理單元負荷和工程投資,對某污水廠A2/O工藝進行了脫氮除磷問題分析。結果表明:當內回流比由142%變為200%時可有效提高脫氮水平;進入厭氧池NO3--N濃度升高,釋磷量變小。
A2/O工藝;脫氮除磷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對城鎮污水廠提出了較高要求,提高二級生物處理工藝脫氮除磷水平,減少后續深度處理單元負荷和工程投資已成為污水廠關注熱點問題。本文結合某城市污水廠A2/O工藝實際運行現狀,分析氮、磷元素遷移轉化規律及問題存在原因,為提高二級處理水平提供依據。
1.1 工藝概況

圖1 污水處理工藝
設計處理規模50萬m3/d,設計參數:總池29萬m3,厭氧池6.6萬m3、缺氧池7.7萬m3;好氧池MLSS 4.0g/L,污泥負荷0.126 kgBOD5/(kgMLSS·d),溶解氧濃度大于2mg/L,污泥齡8.45d;厭氧池DO濃度小于0.2mg/L,缺氧池小于0.5mg/L;內回流點設在好氧池出水口,內外回流比100-200%、50-150%;總水力停留時間12.09h,厭氧2.74h,缺氧3.23h。
1.2 分析方法
NO3--N采用戴氏合金還原法,其它采用《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規定方法。
2.1 運行效果
該廠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進出水水質見表1,進水量43.9~55.3萬m3/d。
工藝對TN、TP平均去除率62.9%、64.4%,實際脫氮除磷水平較低。
2.2 脫氮效果
由2圖可知,進水TN以NH4+-N為主,回流污泥在厭氧池與進水混合,經監測及物料衡算混合液中NO3--N均值3.72mg/L,厭氧處理過程有所降低,推測厭氧池發生反硝化反應;厭氧池出水NH4+-N降低明顯,DO小于0.2mg/L不具備硝化反應條件,推測是由于外回流稀釋和活性污泥吸附同化作用。缺氧池NH4+-N出水低于設計值;TN下降除稀釋和同化作用外,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菌將NO3--N反硝化為N2逸出。好氧池NH4+-N快速下降,NO3--N隨之上升,硝化效果明顯;TN基本不變,未發生同步硝化反硝化脫氮。

表1 進出水水質(mg·L-1)

圖2 氮沿程變化

圖3 缺氧反硝化NO3-N變化

圖4 TP沿程變化

圖5 不同NO3-N時磷變化
缺氧池前端混合液COD、NO3--N均值200mg/L、8.0mg/L,內回流致NO3--N升高。理論上缺氧池有機物可支持NO3--N反硝化消耗。由圖3可知,缺氧池實際水力停留時間1.5h以上,大于試驗時間60min,缺氧池容積未被充分利用。忽略微生物生長去除氨氮量,利用質量守恒原理反算內回流比,可得出較準確回流比[1]。經計算污水廠內回流比0.81~2.01,均值1.42。吳昌永[2]利用連續流A2/O工藝對內回流比進行研究,發現內回流比200%~300%,TN去除率從72.8%增至82.3%;熊建新[1]利用中試裝置對內外回流比進行研究,發現回流比之和300%~500%,脫氮率從67.5%增至70.5%。從實際運行看,內回流比較低是導致缺氧池未被充分利用及脫氮水平較低主要原因。為確定最佳內回流比,取厭氧池、好氧池出水按照1:1、3:4、3:5和1:2比例混合攪拌測定NO3--N變化。試驗表明隨著混合比提高,被反硝化NO3--N量隨之增加,TN去除率逐漸增加。對于污水廠隨著內回流比增加,實際水力停留時間縮短,從控制運行能耗與權衡脫氮效果角度講,混合液回流比達到200%較合適,脫氮率可達71.4%。
2.3 除磷效果
由圖4可知,污泥脫水濾液含有大量磷,提高了系統磷負荷。薛濤[3]采用SBR試驗裝置研究了高磷負荷對生物除磷系統影響,發現進入厭氧階段初始磷濃度越高,厭氧釋磷過程就越慢,釋磷量變低,可考慮側流工藝對磷進行回收降低污泥脫水濾液磷含量。由脫氮效果可知有NO3--N進入厭氧池,為明確NO3--N對厭氧釋磷影響,取活性污泥和厭氧池進水按實際流量混合進行試驗,由結果圖5可知釋磷量與釋磷速率依然受NO3--N影響,隨其增加而下降。
缺氧池有明顯除磷作用,蔣軼鋒[4]研究pH在反硝化除磷系統中影響發現pH升高1,由于沉淀導致PO43--P下降0.36mg/L。物料衡算發現內回流稀釋磷降至13mg/L,出水7.66mg/L,有其它原因致磷下降,即反硝化聚磷菌缺氧條件下,以NO3--N為電子受體氧化胞內貯存生物聚合物,從環境過量吸磷致使缺氧池磷下降[5];好氧池聚磷菌好氧環境下以O2為電子受體從外界超量吸磷。經計算缺氧池、好氧池除磷量相差不大,該污水廠缺氧、好氧除磷同樣重要。
(1)對13個月進出水數據統計發現工藝脫氮除磷水平較低。
(2)脫氮水平較低主要是由于混合液回流比較低致使缺氧池前端無充足NO3--N引起的,從控制運行能耗與權衡脫氮效果角度講,內回流比提高至200%較適宜。
(3)除磷水平較低一是由于進入厭氧池NO3--N對聚磷菌厭氧釋磷產生不利影響,二是污泥脫水濾液攜帶大量磷進入預處理前端,導致厭氧池進水TP上升。
[1]熊建新、王佳偉等,內外回流比對A2/O工藝生物脫氮的影響[J].給水排水,2008.
[2]吳昌永,A2/O工藝脫氮除磷及其優化控制的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3]薛濤、黃霞,高磷負荷對生物除磷系統的影響[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
[4]蔣軼鋒,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藝特征及運行效能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
[5]李曈,郝瑞霞等,A/A/O工藝脫氮除磷運行效果分析[J].環境工程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