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仁楓,李旭霞,吳風云,陳 教,周 克,溫正暖
(平陽縣人民醫院血液腫瘤科,浙江 平陽 325400)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細胞株疾病。該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增多、骨髓粒系增生等。該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威脅其生命安全。羥基脲是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常用藥物。但使用羥基脲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效果并不理想。中醫認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屬于“血證”、“虛勞”的范疇。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原則是祛毒化瘀。為此,平陽縣人民醫院對近幾年血液腫瘤科收治的部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在使用羥基脲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消毒化瘀湯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平陽縣人民醫院血液腫瘤科收治的50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1)其病情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關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標準。2)其病情符合《白血病中醫證型診斷標準(試行方案)》中關于氣滯血瘀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標準。3)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2)存在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3)患有其他惡性腫瘤。4)合并心血管疾病。本次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參照組(n=25)和研究組(n=25)。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齡為21~74歲,平均年齡為(36.2±2.7)歲。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齡為20~75歲,平均年齡為(35.8±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所有患者均使用羥基脲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天口服1~3次羥基脲(生產廠家:山西遠景康業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411,規格:0.5 g/片),每天的總用藥量為1~3 g。在患者用藥期間定期對患者的白細胞計數進行檢測。根據患者體內白細胞計數的數值調整其每天服藥的次數。若患者的白細胞計數<10×109/L,則為其停用羥基脲。在此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加用清毒化瘀湯進行治療。該方劑的組方為:薏苡仁、墓頭回、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各30 g,青黛、當歸各10 g,蒲公英、丹參各15 g,青皮、陳皮、桃仁、紅花各6 g,生甘草3 g。為肝脾腫大的患者加用丹皮10 g,赤芍12 g。為低熱、盜汗、舌紅少苔的患者加用五味子10 g,生地12 g,麥冬、丹皮各9 g。為貧血、氣短、面色蒼白的患者加用黃芪、山藥各15 g,茯苓、白術、山萸肉各10 g,太子參25 g。為口干、發熱、便秘的患者加用生石膏25 g,苦參15 g,貫眾12 g,知母10 g,大黃6 g。將上述中藥以水煎服。每日服1劑,早晚各服1次。讓患者連服12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無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其白細胞計數未降低。部分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其白細胞計數為10×109~20.0×109/L。完全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其白細胞計數<10.0×109/L,骨髓象正常。記錄治療12個月后兩組患者羥基脲的用量。觀察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肝腎功能異常、白細胞計數過低、惡心嘔吐)的發生情況。對兩組患者均隨訪5年,計算其治療開始后5年內的生存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研究組患者羥基脲的用量低于參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羥基脲的用量(g/d,±s)

表2 兩組患者羥基脲的用量(g/d,±s)
組別 羥基脲的用量研究組(n=25) 0.73±0.14參照組(n=25) 1.25±0.36 t值 6.7311 P值 0.0000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者(P<0.05),其治療后5年內的生存率高于參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及治療開始后5年內的生存情況[n(%)]
羥基脲是基層醫院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常用藥物之一[2]。該藥經口服后可迅速被機體吸收,起效快。但使用該藥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效果并不理想[3]。中醫認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屬于“血證”、“虛勞”的范疇。該病為虛實夾雜之證,由氣血痰濕邪毒相互搏結而成。治療該病的關鍵是祛毒化瘀。清毒化瘀湯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效[4]。該方中的墓頭回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之功效;藤梨根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紅花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丹參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寧心之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止瀉、解毒散結之功效;青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之功效;青皮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之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生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之功效。現代藥理學認為,使用清毒化瘀湯聯合羥基脲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能夠加快患者白細胞計數降低的速度,加大肝脾腫大患者肝脾縮小的程度,抑制骨髓粒系細胞增生,延長其生存時間[5]。
綜上所述,使用清毒化瘀湯聯合羥基脲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效果顯著,可減少患者羥基脲的用量,延長其生存期,且安全性較高。
[1]杜艷平,劉俊霞.清毒化瘀湯聯合羥基脲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療效分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6):167-168.
[2]陳文婷,姚紅霞.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30例臨床觀察[J].中國熱帶醫學,2015,15(6):740-742.
[3]馬永華,張開金,劉桂圓,等.使用伊馬替尼治療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7):1059-1062.
[4]滕瑛鈺,徐亞文,劉奇峰,等.清毒化瘀湯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5(13):137-138.
[5]王明松.清毒化瘀湯聯合羥基脲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3(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