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幼梅+鄭培榮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承擔著育人的職責,教師的言行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起著榜樣的作用,我們常說教師要為人師表,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教師就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堅守自己的職業素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是教育教學的根本。
【關鍵詞】教師 職業素養 教育教學 職責 能力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它承擔著培養下一代的責任,可以說它是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用生命去感動生命的一種職業,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性,下面從幾個方面闡述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一、思想素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學識.而且還承擔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責任。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養,必須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和較高的政治素養,同時還要經常自察、自省、自糾,通過積極的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選擇能力,精神境界,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養,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二、知識素養
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具有比較淵博的知識素養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就要學會學習,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拓寬知識面,構建多元的知識體系,提升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使自身的知識素養跟上現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論,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地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不斷地更新知識體系,從而使教師的知識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進而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功能。
三、職業道德素養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應遵循的準則和行為規范。它在教師的職業素養結構中占據主體部分,它在調節教師全部道德品質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思想前提。而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通過不斷地學習,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了解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內容和意義,并通過自身的修養,將其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信念和意志,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進而外化為自己的道德素養。
四、能力素養
教師的能力素養是一個多因素的復雜體,主要包括言語表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思維觀察能力、了解學生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教師的能力素養是教師進行和完成教育教學工作所需具備的,也是教師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保證。
五、嚴謹治學
嚴謹治學是處理教師和教學之間相互關系的職業素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改進教育教學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同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還要不斷的反思。反思教學方式方法是否得當,反思自己的課堂調控能力是否得當,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通過這樣不斷地反復地學習——探究——反思——總結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養,從而達到嚴謹治學的目的。
六、為人師表
教書是教師的職責,育人是教書的根本,也就是說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所在。因此,教師的言行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是榜樣的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位優秀的教師要模范尊守社會公德、儀表整潔、舉止得體、談吐文明、風度優雅、胸懷坦蕩寬廣,同時還要具備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進取的精神、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以及敢于創新的精神、勇于面對挫折的勇氣,這些都是為人師者應具備的素質。
總之,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承擔著育人的職責,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遵從教師這個職業的準則,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因為一位職業素養失衡的教師遠比一個教學水平低下的教師更可怕。因此,良好的職業素養是教育教學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