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華
一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課堂紀律不好維持,但當他們聽到節奏歡快的英語歌謠時,他們一定會立刻停止喧鬧,安靜聆聽,孩子們很喜歡英語歌謠,所以我就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投其所好,經常教他們一些英語歌謠,再配以夸張的動作與表情來達意,每每看到孩子們沉浸其中無比快樂,我會感到很滿足、很幸福。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早早走進了一年級(3)班的教室,用歡快的英語數字歌謠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
師:同學們,Miss Wang給你們教了一首有關數字的English Song,還記得嗎?唱給teacher聽吧!
生: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fingers,four little,five little,six little fingers,seven little,eight little,nine little fingers,ten fingers on my hands.
歌曲之后,我用這樣的話語導入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一年級(上)Modue 8 Unit 1的課文:Boys and girls,你們知道嗎,“黑眼圈”的Panda 當Daddy了!讓我們來數一數它總共有幾個孩子?(我當時只想讓孩子們帶著疑問去分別認數1-10的英語數字,課文的內容也是用實物panda的個數來表示1-10的英語數字的,課文中Big Panda拿著小棒子說“Count and say. How many?”)(第一組1只,第二組2只,第三組3只……第十組10只)孩子們很耐心地一組一組仔細地數著:
G1:one baby panda
G2:one,two,two baby pandas
G3:one,two,three,three baby pandas
G4:one,two,three,four,four baby pandas
G5:one,two,three,four,five,five baby pandas
G6:one,two,three,four,five,six,six baby pandas
G7: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seven baby pandas
G8: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eight baby pan-das
G9: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nine baby pandas
G10: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ten baby pandas
正當孩子們挨著組一個一個認真數完了的時候,下課鈴聲響了!
我很慶幸地舒了一口氣,在為我已完成讓孩子們依次反復數完數字而高興和滿意,至于那句無心的導入語“孩子們讓我們來數一數Panda有幾只babies”,我早已忘卻,生活中一只panda也不會有這么多babies.作為教師的我,也未曾給自己的問題尋找答案,在我眼里這節課的目的是認讀English Numbers one—ten!多數字加法我根本就沒想著去涉及!
下課鈴響了之后,我滿足地收拾著教具,準備離開教室。一位聰明可愛的孩子走到我跟前,向我交上了他的答卷:“Miss Wang,Panda總共有55個babies.”半張裁得歪斜的紙上列著這樣的式子:1+2+3+4+5+6+7+8+9+10=55(只)……自這一節課后,我的內心很強烈地要求我自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以往的英語教學!
反思一:小學英語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小學生的記憶是在形象記憶的基礎上向抽象記憶逐漸發展的過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形象記憶和單詞的抽象記憶是相輔相成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趣的英語歌謠教學內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學活動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增強學生的語感,而且能夠啟發學生思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小學英語動畫歌唱是以聽覺感知為主的形象記憶,而歌詞和旋律可激發兒童對詞的抽象記憶。小學英語歌謠動畫是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押韻的、有節奏的、充滿童趣且朗朗上口的一種英語說唱形式,歌謠這一藝術形式在所有的語言文化中,和童話、民間故事一樣,一直伴隨著兒童的成長。歌謠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小學生活潑好動,課前紀律不好維持,但當他們聽到節奏歡快的英語歌謠時,他們一定會立刻停止喧鬧,安靜聆聽,所以歌謠可以幫助我們安靜學生,幫助我們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組織英語課堂的熱身、導入部分,我們也可以運用合適的英語歌謠來引導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在新課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歌謠來教學新字母、單詞、句子;我們不僅可以在詞匯、句型教學中運用歌謠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在枯燥的語音教學過程中使用押韻上口的歌謠;在情感教育、情感提升教育環節中也可以運用歌謠;另外,在教學回顧、歸納、總結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運用歌謠來鞏固本節課的知識等。
反思二: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大多圖文并茂,具有故事性、交際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等特點。英語教師要想上好每一節課,就要認真鉆研教材教學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內容時,不能扭曲教學內容真正的設計思路,否則很容易犯低級錯誤。比如,這節課Panda是拿著魔術帽與魔術棒在進行魔術表演,變出了許多little pandas,而并非我“創造性”冠名的Father Panda and Baby Pandas;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能想到什么說什么,不計后果,要充分分析學情;學習任務安排要有始有終,要根據學情科學合理地設計,合理有效的任務安排能增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
總之,小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是我們成人無法想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非常重要,興趣會時不時地迸出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智慧之花。
為什么剛進學校的小學生活潑可愛,思維活躍,而隨著年級的增長,有了老師的“教導”,反而慢慢變得“啞口無言”,沒有了純真,眼中充滿畏懼,沒有了孩童的靈氣與智慧呢?因為枯燥的“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還存在,我們廣大英語老師還不夠“稱職”,不“夠格”,我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外語教學理念與方法,對語言教學規律還比較茫然……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而后自省;知困然后自強。我會做一個自強的人,不會一直讓我和我的孩子們“困”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