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雨
能飄白發(fā)說微時
◎劉興雨
一般提起孫中山的異性伴侶,人們往往只提早年的原配夫人盧慕貞和晚年的宋慶齡,而不知道這中間還有一位重要的女性——陳粹芬。
從19世紀90年代初一直到孫中山當上臨時大總統(tǒng)的1912年,整整20年的時間,陳粹芬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而這20年正是孫中山四處奔波,為革命奔走呼號艱苦備嘗的時期,也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
1891年,孫中山26歲,在香港學醫(yī)。初次見面,孫中山就對陳粹芬說要決心推翻滿清,率志士收復河山。一個19歲的姑娘聽一個熱血青年侃侃而談,她怎能不心生崇敬。之后,二人結(jié)為革命伴侶,在海邊的紅樓租屋而居。
在后來的日子里,孫中山下南洋、去日本,一路上被通緝、被懸賞、被驅(qū)逐,陳粹芬始終義無反顧地追隨在他的身旁,她不但照顧孫中山的日常生活,還參與了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1895年到1900年是革命進行的最艱苦的時期,在這危機四伏的日子里,陳粹芬以女性的溫柔體貼、勤勞細心使孫中山獲得了極大的精神慰藉。洗衣、做飯,任勞任怨,陳粹芬使那些背井離鄉(xiāng)的亡命客大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無形中增添了大家對孫中山這個領(lǐng)袖人物的向心力。
后來提起這些往事,陳粹芬說:“我當時并不害怕,我想大家拼命去做,總會有辦法。”劉成禹對她非常敬重,題詩詠之:“望門投宿宅能之,亡命何曾見細兒?只有香菱(陳粹芬的另一名字)賢國嫗,能飄白發(fā)說微時。”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陳粹芬悄然與孫中山分手:“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了中華民國,救國救民的愿望已實現(xiàn)。我自知出身貧苦,知識有限,自愿分離。并非中山棄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負我。”
后來陳粹芬被孫中山兄長孫眉和孫中山之子孫科供養(yǎng),和孫中山的原配盧夫人相處融洽。1960年,陳粹芬87歲,臨終的時候,她摘下戒指交給孫中山后人孫必勝,說這是孫中山當年送給她的禮物。
(摘自《歷史有張陰陽臉》安徽人民出版社圖/廖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