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燕
摘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市場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傳統公共項目的融資模式已經不足以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進一步滿足融資的需要,新型的PPP融資模式應運而生。而這有助于完善與彌補傳統公共項目融資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滿足公共項目的融資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更好的發展。PPP融資模式下,需要特別關注其會計核算的問題,促進其更加規范化發展。在此背景下,文章簡要概述了PPP項目的相關概念,分析其在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建議,希望提供一些思考。
關鍵詞:PPP項目;會計核算;概念 ;問題;解決方法
所謂的PPP項目也被人稱之為公私合營或者是公私合伙制。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傳統公共項目的融資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而為了更進一步彌補傳統公共項目融資模式中存在的問題,PPP項目融資模式應運而生。從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研究角度出發,可以發現PPP項目下具有工程量大的特征,而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PPP項目能夠對市場的變化作出迅速的反應,從而會對PPP項目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完善PPP項目中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的質量,有利于提高對PPP項目的監督力度,從而提高PPP項目的質量。
一、PPP項目的相關概念
(一)PPP項目的概念
一般來說,所謂的PPP項目主要指的是一些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其投入建設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資金不足的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和當地的企業進行良好的合作,發揮企業的作用,來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技術支持以及相關的管理經驗,并且企業在項目建設完成,投入使用后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就當前而言,PPP項目的運行機制具有自身的過程規范:一是相關的政府需要組織企業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并與企業簽訂經營協議與合同;二是企業需要將自身的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驗投入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包括項目建設的工程分包、融資與運營管理等工作。從目前來說,PPP公共項目主要是由各地的投資管理中心或者是私營企業承擔,來滿足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技術需要,從而有利于促進項目能夠順利的完工與運行。
(二)PPP項目的會計核算概念
所謂的會計核算指的是通過對貨幣活動的核算來衡量其經濟活動,借助于相應的理論知識來對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活動進行一個詳細的記錄,并嚴格按照會計核算的要求與步驟來開展工作,通過報表、財務報告等形式,為項目的相關利益者提供較為準確的經濟信息、會計信息,使其能夠對整個項目的工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來加強對項目建設的控制力。而PPP項目中的會計核算,強調的是對項目會計問題的確認,力保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控制權能夠掌握在授權人手中,在協議內容完成后,該PPP項目的管理公司就需要將經營權交還給授權人。
二、PPP項目中會計核算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PPP項目的范圍界定不夠準確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推動下,PPP項目的發展規模不斷提升,涉及的領域也逐漸擴大,不管是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如地區的教育設施建設;還是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設施建設、綠化設施建設等等,都可以從中尋找到PPP項目的身影。可以說在PPP項目的發展中,優越的資金管理經驗,有利于促進我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然而事物的發展具有兩面性。隨著PPP項目的發展,范圍的增加,出現的不足也越來越多,且PPP項目發展的結構與形式同最初相比也有一些變化。從當前來說,我國PPP項目的建設,由于種類與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大,而相關的管理部門卻沒有提高對PPP項目的認識,在PPP項目的管理上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管理方式,因此無法提高對PPP項目的監督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的執行效率,影響到了基礎設施的正常建設。
(二)PPP項目中以政府為主體的會計核算問題
在PPP項目中,政府是一個重要的主體,要分析PPP項目中存在的會計核算問題,就需要從政府這個主體出發,來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政府的角度而言,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收支性核算是常用的固定資產核算方式,如在公共設施的道路或是橋梁的建設上,就只需要在PPP項目上記錄相關的經濟活動信息與確認資產,而不需要在政府的會計賬面上再做核算。所以說,在PPP項目建設中,政府擁有的是設施的所有權,而企業擁有的是設施在運作經營過程中獲得利益的權利。因此,在PPP項目中,政府與企業二者扮演的角色是相互分工的。不過,政府在取得基礎設施的所有權時,需要特別注意資產處理的問題,其中資產處理的方式并不是以全額的投資來作為處理的基礎,政府會計人員在處理政府資產的時候,應該要先清理掉資產中包含PPP項目的部分,接著再進行資產核算,避免出現資產虛增的現象。除此之外,由于政府對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總額的不了解,就有可能在使用和分配資產收益的時候,缺乏一定的公益性,從而會影響到公共基礎設施的正常運營。
(三)PPP項目企業主體的會計核算存在的不足
對于大部分的PPP項目來說,基本上都是政府將公共基礎設施的部分使用權以及收益權轉讓給相關的投資企業,從而來獲得企業的資產支持、技術支持等。所以,在PPP項目剛剛成立的初始階段,企業與政府都需要對整個項目的運營與建設等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特別是在PPP項目中的資產確認問題上。PPP項目資產能夠分為兩大類型:一是特許經營權資產;二是完全資產。企業需要提高對這兩類資產的認識程度,分清資產核算的不同之處,從而來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與水平。
三、完善PPP項目會計核算的建議
(一)PPP項目企業在成立初始階段的會計核算
在PPP項目企業剛成立之際,首先需要明確整個項目的產權主體,接著根據有關的標準與規定來劃分PPP項目的整體會計核算內容,特別是在公與私的問題劃分上,需要從政府與投資單位兩個角度出發,綜合考慮二者的利益,并且進行合理的劃分;其次,要根據明確之后的會計核算單元,來綜合分配在PPP項目中存在的資產、負債以及收入等內容,并且要定期向社會公布會計核算的內容,來保證產權主體能夠獲取到對稱的財務信息,從而保障產權主體利益的維護。
(二)PPP項目企業在建設階段的會計核算
在PPP項目的建設階段中要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一方面需要對PPP項目的總資產進行合理的劃分;另一方面,需要根據劃分后的結果與產權,劃分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接著要按照會計核算的相關規定來開展核算工作。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關于特許經營的資產,由于借款的發生是極易出現資產化問題,因此可以將其歸結到無形資產中去,并且按照無形資產的核算方法來核算特許經營資產,從而提高整體項目建設會計核算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三)PPP項目企業運營階段的會計核算
PPP項目在建設期后,就會開始進入項目的運營期。而在PPP項目的初始運營階段,主要是由投資公司來負責運營工作,而在對收益的確認上需要將這部分的收入歸根到企業的營業收入中去,通常來說是劃分到投資收益科目下,這樣會對企業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有可能會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經濟生產。對于特許經營項目來說,在達到預定的可使用年限后,需要開展攤銷處理工作。在攤銷的過程中,不能夠在公司的收益中反映出攤銷的部分。但是,在公共設施的運營過程中,為了使設施能夠正常運行,就需要開展維護工作,而維護的資金投入就需要計入到當前的損益中去,并通過會計核算來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從而提高核算的合理性。
四、結語
在我國PPP項目的會計核算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化發展的步伐,相關的政府部門就需要強化對PPP項目會計核算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意識,完善管理的方法,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來維護企業與自身的利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府、學術界人士以及社會人士來強化對PPP項目的認識,加強對PPP項目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祝青華.PPP項目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商,2015(10).
[2]何雙杉.論我國PPP項目會計核算的完善[J].時代金融,2015(15).
[3]王盼盼.PPP項目會計核算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5(19).
[4]鄭自愛.PPP項目會計核算相關問題思考[J].江蘇商論,2015(26).
[5]馬健.PPP項目會計核算初探[J].經濟期刊,2015(11).
(作者單位:眉山岷東開發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