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霜威++郭海英
摘 要: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力量是政策支持。如今體育消費已經到達爆發的臨界點。擴大內需為體育產業發展帶來難得機遇,體驗經濟的到來助推體育產業發展。體育產業面臨的五大挑戰:有效需求與供給不足,市場主體不成熟;群眾體育發展滯后;體育產業核心層薄弱;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缺乏;具體實施任重道遠。
關鍵詞:體育管理;體育產業;體育消費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2-0062-02
一、針對體育產業國務院給出了新的文件
提升體育產業的發展、增加體育消費和全民健身的舉措于2014 年 9 月 2 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由李克強總理提出,一個多月以后,國務院出臺了相關的正式文件。該文件顯示,首先,體育產業已經升級為國家的戰略。政府發展體育的兩個重要方面是強健國民體魄、助力經濟發展。體育產業市場化、商業化得到積極鼓勵和支持,體育賽事的完全商業化運作表征著思路上的本質轉變,也反映出政府的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的市場化和商業化。其次,政府希望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市場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不再有審批過程。審批和轉播權限制的解禁,是一次理念上的飛躍。版權在經濟市場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賽事版權成為吸引投資者的新型籌碼。最后,群眾對體育的需求日漸增長,政府已將此升級為國家戰略。當然市場上也存在不同的聲音,國家戰略不太被看好。但我們理性的來看待,國務院文件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層浪,直擊阻礙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其根本原因所在,賽事審批、轉播權限、場館的利用、職業體育等都是涉及到大量商業利益的。體育產業在經濟轉型和文化振興等層面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體育產業改革中,由于政策的改進產生的經濟效益將呈現一個不斷上升的趨勢,體育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二、我國體育產業迎來的發展機遇
1.政策導向對體育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體育產業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重視,有著明顯的信號。中長期內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不光是體育產業本身的潛在市場,還有我國龐大的人口以及人均 GDP 帶來的價值需求,還有政策推動體育產業改革不斷深化。2014 年 10月,國務院文件表明,體育消費和體育業的發展有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急需激活體育市場。政策的諸多限制導致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僵硬,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體育產業沒有一個很好的商業環境。但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提高,體育產業將得到不斷的繁榮和發展,將吸收全社會的諸多資本,激活整個產業模塊。
2.迎來了體育消費的爆發臨界點
當下,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資本大量積聚,公民對品質生活的要求急需提高,體育越來越受大眾關注,經濟總量的持續高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較快增長進一步刺激了體育消費。居民的消費結構有了較大的變化,由簡單的衣食住行向多元消費轉化,體育消費的占比不斷提高,這和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有著莫大的關系,不分行業,不分老幼,運動和健身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永不過時、經久不衰。
3.經濟發展中內需的擴大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國家經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國民間資本流通緩慢,體育產業作為擴大內需的一個舉措,體育場館、健身器材、賽事舉辦都可以促進消費,同時可以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公民的身體素質,也可以拉動經濟的發展,保持我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
4.體驗經濟將助推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西方學者曾提出,隨著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的發展,社會資本和資源已經極大豐富,接下來體驗經濟將迎來其發展的黃金時期。大眾對身體和精神的體驗將進一步升級,體育行業正是體驗經濟的寵兒,同時也倍受大眾的關注和喜愛,每個人都有想投入其中體驗的身體和心理的訴求,這將是一個廣大的市場空間,有很大的市場容量。運動和體育是一項無論科技怎么發展都無法取代人自身的項目,高科技只能是輔助,只能親力親為、親身體驗,而且大家樂于體驗。
三、中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1.有效需求與供給不足,市場主體不成熟
體育產業經過多年的盲目發展和不受重視,需求與供給存在失衡的特點,大眾需求和現有體育行業的供給不太符合市場規律,普通大眾對國內體育品牌認可度不高,且體育場館收費居高不下,數量還遠遠低于大眾的需求,嚴重制約著我國體育業的發展,民間資本很難滲透進去,民眾的運動需求得不到滿足,體育市場規模較小,跟西方國家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國家應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吸收大量公民參與體育產業的建設。
2.群眾體育發展滯后
財政部公布的《全國公共財政支出》這一文件若仔細閱讀可以發現:“體育”作為財政支出中單獨的一項列支是從 2008 年奧運年開始,之前一直作為“文化體育與傳媒”的一個分支。此外,體育消費在公民消費中所占的比例過低,大眾對體育這一塊還相對比較陌生,沒有很好的一個宣傳教育渠道。CCTV5的覆蓋面較低,很多偏遠地方接收不到。大眾參與度過低,民間大多體育運動比較奢侈,收費較高,明顯限制了大眾的體育參與度,打擊了他們的體育熱情。從體育消費和總消費支出對比可以看出明顯無法對稱。除以人口基數的比例,人均支出只有2元,這在日常生活中的比例過低。
就群眾體育產業的互聯網行業來說,我國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以至于迄今為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從軟件開發到市場推廣和應用都存在嚴重的脫節,國外產品占了主導作用。現在只變成有B2B,將來的 B2C,以及O2O的整個過程,商業價值空間會存在于每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最后,體育產業行業的整體水較低。體育產業公司和西方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嚴重缺乏運營經驗,尚未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大型綜合平臺。
3.體育產業營業額度較低
我國同西方國家相比,沒有像NBA,以及歐洲各國的甲級聯賽這種大型體育賽事,這和國家的政治體制有關,也和體育行業的監管有關。但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有必要也必須成為一個體育強國,要從國家層面重視體育發展,弘揚體育精神,要讓民眾看到希望,也要積極引導民眾參與我國體育建設之中。我國CBA和國足的營業額以及轉播率遠遠低于歐美賽事,這嚴重影響了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CBA和國足的表現也很不盡人意,甚至國足的表現引起了公憤。然而和國足相比,恒大讓人眼前一亮。現在國內的很多龍頭企業也開始涉足體育行業,這是一個很好的勢頭,對繁榮我國體育市場有著積極的作用,國家應該給予政策的優惠和支持。此外,我國人口雖多,但大多數人尚未參與到體育建設當中來。體育產業應該作為國家和城市基礎建設的一部分,納入規劃,專項撥款,尤其在二線、三線城市,以及縣城和鄉鎮建設體育場館,免費和降費,降低參與體育產業的門檻,釋放我國人口紅利,這對繁榮體育市場和保持我國經濟高速增長有著非常的意義,體育產業必將是下一個經濟增長極。
4.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缺乏
我過體育市場發展快,但起步晚,很多方面缺乏周密的考慮。民眾大多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體育行業,以至于我國體育行業在國際上也處于明顯的弱勢。長期以來,體育產業變成一種貴族運動,民眾參與度很低,缺乏專業的指導和訓練以及管理人才。我國人才培養體系過于細化,有些具有明顯特長的人才缺乏管理經驗,有些具有管理經驗的人才卻又不具備體育產業的特長,和NBA,歐美各大足球俱樂部相比,人才劣勢明顯。這需要政府支持,同時企業也應當擔負一定的責任,高校也應該積極應對這種人才缺乏的困境,可以考慮培養復合型的全面型人才以支持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
5.具體實施任重道遠
國務院出臺的政策給很多業內和業外人士都指明了我國體育產業在新常態下的發展方向和方針,然而有識之士也不免表現出擔心,由于我國政治和經濟體制同西方國家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時體育產業涉及面很廣,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改革和實施起來都有很大的阻力。首先,體育賽事的審批環節取消對繁榮體育市場有著非凡的意義。但這里仍然存在權利和利益腐敗的空間,監管環節比較模糊,不能做到公開透明,腐敗不能根除,“簡政放權”的改革只能徒具其型。體育賽事和政府部門的交涉過多,在舉辦大型賽事范圍內對交通和治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這種協商層面過多,難以快速、靈活地舉辦。其次,體育產業的基礎投資較大,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本,在資本甄選過程中也容易滋生腐敗,需要出臺嚴厲、健全的監管環節。綜上,我國體育產業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新型行業,需要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激活體育市場,釋放其強大的創新活力,多方面融合,降低體育產業參與門檻,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本和民間投資,體育市場必將繁榮,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新的增長極,我國體育產業將助推我國經濟繼續創造奇跡。
參考文獻:
[1] 李陽乾,胡振東.探析體育產業新政背景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當代體育科技,2015,(35):179-181.
[2] 牛瑩,劉遠祥.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機遇和挑戰[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
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三),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3.
[3] 符名達.體育產業新政背景下中國體育產業與信息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2015
年中國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文集,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2015:2.
[4] 蘇寧.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時間動態與空間格局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
[5] 朱亞成.體育產業新政背景下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對策[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6,(1):48-53.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