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樹熙
摘 要:基于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1990—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與GDP時序數據,采用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以及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等計量方法,就兩者間的定量關系進行統計檢驗與分析。結果顯示,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GDP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GDP間存在由前者到后者的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根據檢驗分析結果,結合榆林市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現狀,提出改善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若干對策建議。
關鍵詞: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
中圖分類號:F12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2-0102-03
引言
現代經濟把投資、消費與對外貿易看做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和經濟增長關系密切,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和必要前提。固定資產投資作為投資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通過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利用先進技術裝備,建立新興產業部門,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和生產力布局來促進經濟增長。
多年來,國內眾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研究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大多數研究結果認為,投資對經濟增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在投資對經濟增長作用大小及兩者間具有的因果關系等問題上存在著諸多不同的觀點。另外,起初學者們對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研究往往只停留于宏觀層面,對各地區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并不多見。近年來,雖對各大城市和省域的研究逐漸顯現,但又因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存在嚴重不平衡,研究某個地區的固定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只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相應的指導意義。定量研究地處晉陜蒙能源“金三角”的新型資源城市榆林市投資與經濟增長的文獻尚未可見。作為我國西部省份所屬的發展較快的落后地區,長期以來,榆林市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能源資源的投資開發。在此背景下,運用相關計量統計方法,定量測度和分析能源新城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系,為市政部門科學安排和統籌規劃投資領域及項目提供必要的量化參考依據和信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區域概況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地處中西部結合地帶,綿延的黃河環繞而過,萬里長城橫跨東西,東臨黃河與山西隔河相對,西與寧夏、甘肅相連,南與本省延安相接,北連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是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五省的邊境地區。榆林市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素有“中國科威特”之稱。截至2010年,榆林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以煤、氣、油、鹽最為豐富。煤炭探明儲量1 460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1.18萬億立方米,石油探明儲量3.6億噸,巖鹽探明儲量8 857億噸,分別達全省總量的86.2%、43.4%、99.9%和100%。2003年3月,國家批準陜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在榆林市啟動建設。憑借強勁的資源開發轉化,在2003年起的十年間,榆林市經濟增速有八年居陜西省第一,總量由原來的落后位置躍升至陜西省第二,榆林市名副其實成為“十二五”陜西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然而,自2014年以來,受能源產品價格低迷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雙重影響,榆林市高速運行的經濟背后面臨諸多困難,出現很多問題。榆林市能源化工產業“一柱擎天”,產業結構單一和資產投資不合理,量化厘清榆林市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運行現狀、特點和關系,研究如何應對資源經濟退減、接續產業弱小、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經濟、社會和投資建設問題已刻不容緩。
二、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檢驗
(一)數據選取與平穩性檢驗
選取榆林市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經濟增長的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FI)作為投資的指標,計量單位均為億元,樣本數據取自1990—2015年。為消除時序數據存在的異方差,對原始數據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記為lnGDP和lnFI。為避免偽回歸,對序列做協整分析前需要給予平穩性檢驗。由lnGDP和lnFI時序圖看出兩者遞增趨勢明顯且變動相似,初步判斷兩者均非平穩,且可能存在協整關系。
采用ADF方法對兩個時間序列數據lnGDP和lnFI進行單位根檢驗,用軟件分析如表1。其中,Δ和Δ2是對其進行一階差分和二階差分。由表1可知,lnGDP和lnFI二階差分后平穩,是I(2)序列,服從同階單整,可以做協整檢驗。
(二)變量序列的協整關系檢驗
設回歸方程為lnGDP= α+ βlnFI+ε,其中α、β為常數,ε為殘差項,利用OLS法對兩變量序列進行協整回歸,結果如表2。
R2=0.987330,R2=0.986779,F=1792.242,P=0.000000,
D.W.= 0.564606
回歸分析顯示,模型的擬合度很高,且兩變量系數t和F回歸方程均通過相應的和檢驗。接下來用ADF檢驗法判斷殘差序列εt的平穩性,檢驗結果顯示,p值為0.029,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認為殘差序列εt為平穩序列。故檢驗認為,lnGDP與lnFI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且由協整系數0.86可以看出,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拉動效應,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經濟增長近0.86 %。
(三)誤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為彌補長期靜態模型的不足,建立短期動態模型。當短期項偏離長期均衡時,誤差修正模型的修正機制能夠按照特定的調整力度和方向使變量保持長期均衡。對每個變量滯后2期,并用法進行回歸,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為:
DlnGDPt=0.529825+0.348672DlnFIt-0.290489ECMt-1
R2=0.342202,R2=0.279555,F=5.462354,D.W.=1.690440
各系數的t檢驗值,在5%顯著水平下均通過顯著性檢驗。誤差修正模型描述的是均衡誤差對經濟增長的短期動態影響,因變量lnGDP的波動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投資波動的影響,另一部分是偏離長期均衡的修正機制影響。分析結果說明,短期內,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存在和長期一樣的正向影響,固定資產投資每變動1%將引起GDP同方向變動0.35%。
(四)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間是否構成因果關系以及怎么樣因果變化,還須給予格蘭杰(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經過相關檢驗設定,取最優滯后階數為1,得到檢驗結果顯示,對于第一個原假設,P值為0.047 4,小于5%的檢驗水平,故拒絕原假設,認為lnFI是lnGDP的Granger原因;對于第二個原假設,P值為0.405 9,不能拒絕原假設,認為lnGDP不是引起lnFI變化的Granger原因,故檢驗得到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間存在由前者到后者的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分析
通過對榆林市1990—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定量分析,現得出以下結論:(1)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FI)和地區生產總值(GDP)的對數序列lnFI和lnGDP都是非平穩時間序列,但它們經過二階差分后平穩,即lnFI~I(2),lnGDP~I(2)。(2)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拉動效益,且誤差修正機制有力確保兩者間的長期均衡關系不被打破。(3)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說明,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單向格蘭杰原因,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以來,榆林市固定資產投資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和貢獻意義不言而喻。
(二)政策建議
根據上述量化分析和檢驗結果,結合榆林市依托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和加快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建設現狀,給出如下投資與經濟發展建議。
1.榆林市能化產業的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比較顯著,因此,應繼續保持對該領域的投資開發力度,但要優化投資結構和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推進榆林能化產業技術革新和轉型發展。
2.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扶持和推進一產和三產相關行業、企業的發展,加大對特色農業、地方文化旅游和新型現代服務業的投資建設力度,利用資源經濟發展的優勢基礎,帶動其他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達到所有產業的良性互動。
3.榆林市是經濟發展較快的落后地區,城市功能和服務體系還相對落后,政府應該將充足的財政收入向交通道路、文化教育、公園綠化、醫療保健、環境衛生和社會公共服務等關乎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傾斜,資源經濟要反哺民生經濟,讓人民享受發展帶來的成果。
4.在加大投資力度和優化投資結構的同時,應協調和綜合利用好消費和出口另外“兩駕馬車”,共同提振活力的榆林經濟。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榆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培植多元化消費模式,刺激和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其次,爭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加快建設資源和能化產品的外運通道,千方百計增加優勢資源的出口效益,最終促成“賣出去”和“買進來”的雙向互利發展模式,跳出“資源詛咒”,推進資源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5.轉變政府職能,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將民間資金轉化為有效投資,從而減輕財政負擔。憑借能源資源的“暴利”模式,榆林市民間資金較大,但實際利用率很低,外流較嚴重。為了控制民間資金外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強對民間投資的金融服務和咨詢,降低中、小企業的設立門檻,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引導和允許民營資本對基礎設施、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等。
參考文獻:
[1] 雷輝.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2):50-53.
[2] 李紅松.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地區差異比較[J].生產力研究,2004,(5):104-105.
[3] 王成勇,柯蓉.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周期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5,(8):125-128.
[4] 譚伊茗,王國興.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3,43(4):84-88.
[5] 柴禎,張思文.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及因果關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25):86-87.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aking national energy base,Yulin City,as an example
YAN Shu-X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Abstract:Yulin national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base in 1990 - 2015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GDP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using cointegration test,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Grainger causality test,tes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co integration and investment GDP fixed assets in Yulin city;the former to the latter by the existence of one-way Grainger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GDP in Yulin city.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ulin cit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Yulin c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Yulin city;fixed assets investment;economic growth;co integration test;Grainger causality test
[責任編輯 王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