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玨
“會做互聯網的人,只要能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它的變現是天然的。
做企業級服務市場的釘釘是天然盈利的?!?/p>

釘釘的辦公室里掛著各種各樣打滿雞血的標語:“向死而生,釘釘是自己的事業”“你信就是信念,不信就是忽悠”“對自己要以身作則,對團隊要將心比心,對業務要身先士卒”。釘釘的工牌上,則印著創始人陳航(花名無招)最喜歡的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釘釘(DingTalk)是阿里巴巴集團專為中國企業打造的溝通與協同多端平臺,專注于提升企業的辦公與協同效率。
2015年1月16日,釘釘正式上線。用戶數從發布第一日起就持續上漲。過去的兩年里,釘釘已經擁有超過300萬家企業組織,遍布全國340個城市,覆蓋100多個行業,其中不乏英特爾中國、復星集團、銀泰、恒生電子、新華保險、申通快遞、華數等廣為人知的行業領軍企業。這些用戶平均每6秒就發起一通商務電話,每1秒發出一條DING消息。
2015年,企業級服務市場聲名鵲起,各方資本大量涌入,一時間成為了各家互聯網企業爭相搶奪的戰略高地。釘釘的爆發是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進入春天后開出的第一朵花。從目前取得的成績來看,釘釘在這片藍海中已經摸著了門道并迅速形成了巨大優勢。
狂奔的2016
去年年末,釘釘頻頻出現在各大年度榜單中,大有席卷天下之勢。知名分析機構艾瑞咨詢提供的艾瑞APP指數2016年度榜單中,釘釘持續數月名列榜首。360手機助手公布的“2016年度十佳新銳商務人群最嗨APP”中,釘釘勇奪頭籌。獵豹全球智庫評選的“2016中國社交類APP年度排行榜”中,釘釘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企業級社交產品。
這一年,釘釘的步子跨得很大。陳航解釋說:“這里的人都是神經病!”說這話時,陳航已經連續一周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了。和很多互聯網企業一樣,釘釘的人很拼命。
2016年12月19日,釘釘3.3.0版本上線。除了已被人熟知的DING功能信息必達、打卡簽到、審批報銷、商務會議、云盤一站式服務等內容外,該版本新增了節日紅包模板、優化消息狀態、圖片涂鴉、郵件聊天互通功能。
連陳航都記不清這是釘釘自測試以來的第幾個版本。過去的兩年內,釘釘版本更迭頻繁。優化產品、提升客戶體驗是每一個產品經理和運營團隊最在意的事,釘釘尤甚。這個團隊沒有一名銷售人員,因為團隊的200多名員工,人人都需要面向客戶,包括工程師。在陳航看來,只有真正面向客戶深入市場,才會知道產品的問題所在。
傳統的模式在銷售崗和開發崗中間豎起了一道屏障。前者沖鋒陷陣向企業用戶售賣產品,一旦交易達成則轉交后續的技術人員進行對接,自己則不再跟進。后者則醉心產品研發,往往容易忽略真實的市場需求。釘釘的團隊則是兩者兼顧,與客戶共同成長。目前所有版本的所有改進和更新都來自客戶的真實需求,這徹底變革了互聯網企業的工作方式與管理方式。
從上線的第一天起,釘釘對“效率”的追求就從未停止過。用戶發出的DING消息將會以免費電話、免費短信、應用內消息的方式通知到對方,讓緊急信息高效觸達;C-SmartWork。提供多種方式考勤,支持無網絡信號打卡;日志智能報表能讓管理者實時掌握團隊業務數據;審批支持自建模版表單,滿足個性需求。你甚至無法用“沒看到消息”為由推脫工作——釘釘會顯示此消息已讀或者未讀。
同樣帶有社交基因,釘釘與微信最大的區別在于:微信填補個人閑暇時間,而釘釘則是提升效率、節省工作時間。與此同時,陳航對釘釘還有更高一層的期望:為一家企業帶來透明和公正。
通過釘釘的簽到、日志等一系列服務,并結合相應的權限,公司每一個員工的工作量、工作結果都是透明的。由此延伸出去的評判標準、績效考核等也會相應地公平公正。通過釘釘,誰是企業中真正的優秀者一目了然。平等和自由來自透明和公正。
除此之外,釘釘對于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也足夠重視。其安全團隊背后有著強大的阿里巴巴信息安全部作為支撐。在技術方面,釘釘利用端到端加密、第三方加密托管等創新技術來實現安全保障。在制度方面,釘釘將所有信息分開存放于不同的服務器,設置不同的加密秘鑰,由不同團隊負責。如果有人試圖從服務器竊取信息,各企業后臺的報警器會被觸發,實現預警。
作為一款長期服務企業的應用,用戶收益周期很長,因此用戶留存率十分重要。根據全球知名咨詢公司Gartner對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20%的現有用戶,未來將創造出80%的收益,用戶留存率上漲5%,盈利水平將提升75%。釘釘目前的用戶留存率維持在80%左右,作為一個僅僅步入市場兩年的應用來說,這樣的成績已然可喜。
助力中小企業,
搶占企業級服務市場
釘釘的成功,與陳航團隊近乎偏執的瘋狂以及阿里集團在背后的強大支撐不無關系。而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的需求井噴則為釘釘的成長提供了沃土。
陳航算過一筆賬。中國有4300萬家企業,真實存活的企業大概有2500萬家,其中有10萬家是大型企業。此前,企業級服務市場的目標客戶正是這些處于金字塔頂端的客戶,剩下的中小型企業無論是社會資源還是人才儲備都十分稀缺。他們沒有能力和預算去引入一套現代化的智能辦公系統。他們的工作方式和阿里巴巴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陳航形容中國的中小企業就像是長在戈壁灘上的一棵樹一樣,生存不易。
這樣的差距,是可以通過學習改變的。阿里巴巴的工作方式不見得適合所有行業,但是工作方式體現出的是一家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思考方式,這是可以大規模傳播的。釘釘不是行業的專家,所以釘釘所做的是搭建一個平臺,并尋找最優秀的企業來此傳播各行各業最優秀的管理方式和思考方式。
一方面,釘釘著眼于這類中小企業,幫助其進入移動辦公時代。除了向用戶提供基本的即時通訊功能,釘釘還期望通過移動互聯網,將更多的優秀管理方式傳遞給這個被忽視的群體。
另一方面,陳航十分看好企業級服務市場。在美國,40%的資產投入產出來自企業級市場,60%來自個人市場。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是1:9。除了10萬家大型企業之外,其余的中小企業其實在移動化辦公時代,一樣需求巨大。既然傳統的軟件運營企業沒有搶灘登陸,那么中小企業所孕育的市場,自然需要有人頂上。釘釘就是看準了長尾效應,下手又狠又準。陳航大膽預測,未來5-10年,企業級服務市場會蓬勃發展,成為下一個億萬級市場。
當O2O熱潮逐漸退去之時,企業級服務正悄然成為互聯網巨頭及各家投資機構關注的新重點。在后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對于高效溝通及管理模式的需求被放大,各種解決方案潮水般涌來,在云端存儲、數據加密等安全性能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終將被顛覆。
在企業級服務市場,釘釘是全球第一家不依賴銷售和渠道,僅通過打造極致用戶體驗實現自我傳播的產品。陳航對釘釘信心滿滿:“當你覺得你的產品能切實解決別人的問題這件事情就夠了。會做互聯網的人,只要能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它的變現是天然的,做企業級市場的釘釘是天然盈利的。”
這一市場才剛剛開始井噴式爆發,未來誰會搶占先機,引領行業變革?競爭與博弈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