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雄
解熱鎮痛藥在快速緩解頭痛、牙痛、關節痛、肌肉痛、痛經等方面效果顯著,但服用時要掌握以下四大要領,效果才最佳。
按時、按量服用 “按時、按量服用”是服用藥品的最基本常識。病人服藥的劑量、次數和時間都是根據藥物的療效、病人的體質和病情的輕重而定的。不能減量或擅自加量長期服用,服藥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般不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止痛藥。如止痛超過5天,解熱超過3天,癥狀還不能緩解,應及時咨詢醫師或藥師。
盡早服用 任何疼痛都不能忍,即使輕、中度疼痛,也絕不可忽視。在出現急性疼痛時,是最容易治愈的,經濟負擔也更小,通過治療可以排除或降低這種疼痛發生病變的危險。有時正是由于患者一忍再忍,不及時用藥,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但是,若原因不明的疼痛,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忌用刺激性飲料沖服藥物 除一些特殊藥物外,大部分藥物應用白開水送服,不宜用可樂或果汁等飲料沖服,尤其不宜用茶、咖啡服藥。因為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可以和一些藥物成分相互作用,導致藥效減弱或增強。用飲料沖服藥物,既可能因成分相互作用令藥物失效,還可能對胃腸造成傷害。
注意其副作用 有數據表明,長期服用解熱鎮痛藥的患者中,大約有10%~25%的人會發生消化性潰瘍,其中不到1%的人還可出現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并發癥。此外,60歲以上,支氣管哮喘、肝腎功能不全、凝血機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礙(如血友病)患者慎用解熱鎮痛藥;有消化道潰瘍史、胃腸道出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如果服用期間出現胃腸道出血、潰瘍或過敏等情況,應立即停藥并咨詢醫師。